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单元测试 (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单元测试 (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30 14:3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单元测试
姓名: 班级: 座号: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使国防建设更好的发展,中共确立了什么战略(??? )
A.?科技强军????????????????????????B.?为人民服务????????????????????????C.?可持续发展????????????????????????D.?科学发展观
2.人民空军正式诞生的标志是(??? )
A.?空军第一个飞行中队的组建?????????????????????????????B.?东北航校培养了一批航空人员
C.?空军司令部的成立??????????????????????????????????????????????D.?新中国的成立
3.中国人民解放军现有的四大军种是(??? )
①装甲兵? ②防化兵?? ③陆军?? ④海军? ⑤空军?? ⑥第二炮兵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②③⑤⑥
4.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中央军委将其更名为“火箭军”,并授予军旗。从“二炮”到“火箭军”,反映了中国核力量的发展历程。第二炮兵就是以“核反击”为主要任务的( ??)
A.?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B.?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
C.?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空军??????????????????????????????????????D.?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
5.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建设有了巨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
A.?综合国力的提高????????????B.?政府的重视????????????C.?广大官兵的努力????????????D.?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6.某部队的模拟实战军事演习中,在我国东海上空突然发现敌导弹来袭。指挥员果断下令,进行空中拦截。那么,来执行此命令的是(??? )
A.?导弹部队???????????????????????B.?海军航空兵???????????????????????C.?海军陆战队???????????????????????D.?水面艉艇部队
7.“必须高度重视战略前沿技术发展……选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超前布局、超前谋划、加紧在一些重要领域形成独特优势。”“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这表明我国军队、国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 )
①扩大军队规模②增加军队数量③加强军队改革和国防建设④加快推进“科教兴国”战略⑤走科技强军之路
A.?②⑤?????????????????????????????????????B.?①⑤?????????????????????????????????????C.?③⑤?????????????????????????????????????D.?④⑤
8.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的,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的是(??? )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三个代表”思想????????????????D.?互不干涉内政
9.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有(?? )
①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④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0.周恩来总理是淮安人民的骄傲,作为新中国的“外交之父”、“外交之魂”,下列哪一项内容体现了他高超的外交艺术( ? ? )
A.?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参加重庆谈判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1.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
A.?采取妥协退让的外交政策????????????????????????????????????B.?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采取明哲保身的外交方针????????????????????????????????????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12.一位美国记者评沦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 )
A.?日内瓦会汉??????????????????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上海APEC会议
13.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香港、澳门回归??????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14.学者孙天旭指:“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政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中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上述的不利形势。……”上述材料不能说明(???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利于缓解新中国的财政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利于缓和新中国周边的安全防务问题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利于新中国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
15.尼克松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感慨地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指的是(??? )
A.?中美关系改善??????????????????B.?万隆会议召开??????????????????C.?中美正式建交??????????????????D.?中日正式建交
16.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两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公报》。这意味着(??? )
A.?中美正式建交??????????????????????????????????????????????????B.?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美两国不再对抗??????????????????????????????????????????D.?有利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7.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某校刊拟出版“周恩来外交风云”为主题的专刊,下列内容不适合选入该专刊的是(??? )
A.?出席亚非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D.?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8.阅读“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对此图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逐步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C.?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19.1971年,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这表明 (??? )
①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②中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③中国与日本建立了外交关系? ④中国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个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中美关系开始缓和并逐步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日邦交正常化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60分)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图。

材料二:战略导弹部队是随着中国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而发展起来的……1966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领导机关在北京宣布成立,周恩来总理亲自为它命名:第二炮兵。
材料三:近年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取得了近千项科技成果。导弹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制成功,使部队测控技术一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武器装备初步形成固体与液体并存,核导弹与常规导弹兼有,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齐备的武器系统。
(1)材料一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6分)


(2)依材料二,指出我国战略导弹部队组建于哪一年?我国战略导弹部队另一名称是什么?(4分)


(3)材料三反映的信息是什么?(4分)


(4)通过以上问题,你有何认识?(6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材料二 周恩来健步走上讲台,平静地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印尼、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等纷纷离座,争相同周总理握手。就连之前态度一直非常强硬的菲律宾外交部长罗慕洛都高度评价周总理的讲话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示了民主精神的”。
——摘编自百度文库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扩大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为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争取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6分)


(2)根据材料二,周恩来总理参加的是哪个国际会议?中国是如何对待与会的亚非国家的?周恩来的讲话产生了什么影响? (6分)



(3)请你概括材料一、二表现出的中国外交理念的共同之处。(写出两点) (4分)



(4)根据材料三,分析积极的外交活动对国内和平建设的作用。(4分)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主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共同纲领》
材料二:不管怎样,朝鲜战争爆发……在朝鲜入侵韩国后,杜鲁门总统立即下令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中国(大陆)进攻台湾。更为不幸的是> 战争强化了西方对新中国政府的立场,导致中国被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孤立,美国继续支持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作为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并支持其占据联合国的席位。结果,中国无法获得各种形式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不得不完全依赖于苏联。
——美国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汤姆森?沃兹沃思公司出版)
材料三: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 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 开始了。
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朝鲜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二中提到的“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占据联合国席位”终止于何时? (6分)



(3)材料三中的“我”是谁? “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



(4)中美两国首脑进行多次会晤,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取得了重要的积极成 果。你觉得中美关系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答案
一、1—20 ACCBA ACBCC BBCDA BDCAB
二、
1. (1)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的辉煌成就;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科学技术达到先进水平。
(2)1966.7.1。第二炮兵部队。
(3)科技强军
(4)新中国的科技取得巨大进步或国防力量进步巨大。
2.(1)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万隆会议(或亚非会议)。同情、尊重、民主、平等地对待各国。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共同发展。(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4)积极的外交活动能改善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为国内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 (1)保障本国独立、自主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
(2)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中西方对立;被孤立;失去了联合国的席位;经济技术的封锁。1971年。
(3)尼克松;中美关系由冷战对峙开始走向正常化。
(4)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利益;国际形势的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