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教案+素材+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教案+素材+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30 22:08:11

文档简介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
《神奇的探险之旅》.教案
文题解读:“探险之旅”就是探险的旅途。“神奇的探险之旅”就是探险的旅途中遇到的神奇的事。也就是写探险故事。
二、习作要求:(探险故事=记事作文)
你喜欢探险吗?你读过有关探险的书吗?这次习作就让我们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吧。
三、习作提示:
你希望和谁一同去探险?从下面两列人物中各选一个,和你一起组成一支探险小队。
1、人物:
①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
①好奇心强、性格活泼的同学
②知识渊博的生物学家
②胆子大但行事鲁莽的表哥
③见多识广的向导
③心细而胆小的妹妹
※你想去哪儿探险?打算带上哪些装备?可能会遇到什么险情?下面的提示供你参考。
2、场景:茫茫大漠、热带雨林、海中荒岛、幽深洞穴、南极冰川……
3、装备:指南针、地图、饮用水、食物、药品、帐篷……
4、险情:遭遇猛兽、暴雨来袭、突发疾病、猛蛇出现、断水断粮、
误食毒果、遭遇食人花、野人袭击、迷失方向……
四、习作重点:
1、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创编探险故事,探险故事不是科幻故事,我们的想象要依托现实生活,也就是说我们所想象的险情是现实世界中可能存在的,可略有夸张,但不能是幻想出来的,比如茫茫大漠为探险场景,我们就可以想象出①迷路、②缺水、③中暑、④遭遇沙暴等故事情节。
2、运用多种写作方法。把探险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同时要注意情景上的转折,让故事具有一定的曲折性。
五、理顺写作思路:
1.选择同行的队友。
2.选择探险的地点。
3.了解探险地点的概况,预测可能遇到的险情及求生办法。
4.准备必带的装备。
5.怎样把困境写惊险。
6.设计险情出现的顺序,衔接方式。
六、学习过程:
(一)选择同行的队友。
?从两列中各选择一个,和你自己组成一个三人的探险小队。
①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
①好奇心强,性格活泼的同学
②知识渊博的生物学家
②胆子大但行事鲁莽的表哥
③见多识广的向导。
③心细而胆小的妹妹。
(二)选择探险的地点。(搜集资料)
茫茫大漠、热带雨林、海中荒岛、幽深洞穴、南极冰川……
(三)了解探险地点的概况,预测可能遇到的险情及求生办法。
1、茫茫沙漠:
①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面积 33.76万平方公里;
②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部,面积4.88万平方公里;
③库姆达格沙漠,位于新疆南部东端,面积1.95万平方公里;
④柴达木沙漠,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面积3.49万平方公里;
⑤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高原西南,面积4.43万平方公里;
⑥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面积4.27万平方公里;
⑦乌兰布和沙漠,位于河套平原西南,面积1.15万平方公里;
⑧库布齐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面积1.86万
平方公里。
※险情:海市蜃楼现象、缺水、遭遇龙卷风、迷路、晒伤……??
※沙漠求生: ①了解海市蜃楼的知识:
发生在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就是太阳光遇到了不同密度的空气而出现的折射现象。海市蜃楼,只能在无风或风力极微弱的天气条件下出现。
②缺水问题:喝足水、带足水、学会找水的各种方法。
首先挖井找水做饭。团队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晚上露营后挖井工作。假如是一次10天时间的沙漠探险活动,大约要挖三次井,这些“井水”是给骆驼饮用的,在沙漠中生长植物的地方,如芦苇、胡杨生长较多的地方,一般下挖到2.5米左右可以出水,这就需要大家轮流挖井,这项工作大约需2-3个小时。 其次,建立饮水备忘录。沙漠中如何饮水最好、最科学有诸多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可以常饮,但每次只喝一小口,这是最利于人体吸收的方法;但也许人的生理机能有所不同,也可每天采用四七次饮水,其中四次大量饮水1-2次是补充;早上出发时猛喝一次水,直喝到喝不下为止。这样一直行进到中午,期间不再饮水。在中午简单的午餐后再次饮水,但不像早上这样多。下午行进中由于气温较高再少量补充一两次水;晚上晚餐时再大量饮水一次。
③遭遇龙卷风:准备降落伞,跳伞。
④迷路:出发前,在手机安装一款户外定位神器——北斗盒子。一旦迷路遇险,通过北斗盒子发出坐标和现场情况的短信息,救援中心会通过北斗调度指挥系统监控北斗盒子,了解情况安排就近救援团队前往事发现场进行救援。
⑤晒伤:要“夜行晓宿”,千万不可在烈日下行动。
⑥动身前一定要通告自己的前进路线,动身与抵达的日期。
⑦前进过程中留下记号,以便救援人员寻找。
⑧学会寻找食物的方法。
⑨学会发出求救信号的各种方法。
2、热带雨林:中国的西双版纳、海南岛、雷州半岛
※险情:迷失方向、遭遇泥石流,滑坡,沼泽,深潭,洪水等自然灾害、误食毒果、蛇、食人花、野人
※求生方法:
①迷失方向:出发前,在手机安装一款户外定位神器——北斗盒子。一旦迷路遇险,通过北斗盒子发出坐标和现场情况的短信息,救援中心会通过北斗调度指挥系统监控北斗盒子,了解情况安排就近救援团队前往事发现场进行救援。
②遭遇泥石流,滑坡,沼泽,深潭,洪水等自然灾害:
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马上向沟岸两侧高处跑,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
注意:野外扎营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址,尽量避开有滚石 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或山谷、沟底。
③误食毒果:找解毒草或解毒药。
④蛇:一动不动、用手枪打蛇的七寸。
⑤食人花:把东西扔向它。
⑥野人:送他东西感化他。
3、幽深洞穴:织金洞(贵州毕节) 、芙蓉洞(重庆武隆)、黄龙洞(湖南张家界)、腾龙洞(湖北利川)、雪玉洞(重庆丰都) 、本溪水洞 (辽宁)?
※险情:
※求生方法:
(四)准备必带的装备。
1.沙漠:
①长衫、长裤、短裤、遮阳帽,并在帽子的后面压一块白手帕。
②一双合脚的柔软的高腰沙漠靴。
③太阳镜最好有两副,一副是平时使用,另一种是防风沙的。
④一个大号水壶、一盒爽身粉、手电筒、宽胶带、小圆镜、
塑料袋等小物品。
⑤北斗盒子---户外定位神器。
⑥食物、饮用水、药品、地图……
2.雨林:
①长衫、长裤、遮阳帽、钱、食物、饮用水、地图、药品
②太阳伞、驱蚊水、墨镜、 军刀、睡袋、水壶、弩、
北斗盒子---户外定位神器、指南针、打火机等 ③专门学习热带雨林知识。
(五)怎样把困境写惊险,突出“险”呢?
运用环境描写或细节描写来渲染惊险刺激的紧张气氛烘托人物当时的心情,从而达到更生动的表达效果,如“突现海市蜃楼的现象”,听到“怪异可怕的声音”,身陷“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人物惊慌失措时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
例段:海和天都变成了黑色,飓风卷起的海浪有几层楼那么高,大雨打得人睁不开,喘不上气来。船好像被巨人一手抓了起来,又狠狠地扔下去一样剧烈颠簸。我和妹妹拼命地抱住一根柱子,我想:我们这次可能要死了。
解析:
?环境描写:就是抓住所处地点的不同景物运用比喻、拟人、
夸张等修辞方法进行描写。(写得可怕些)
?细节描写:就是写在这一环境中人物特有的的表现(语言、
动作、神态、心理),营造出了故事紧张刺激的气氛。
(六)设计险情出现的顺序,衔接方式。
按事情发展顺序可采用如下方法:
①时间变化衔接; ②地点转换衔接;
③顺序词衔接; ④过渡词、句衔接;
⑤其他方式:如,语言衔接……
(七)思考写作提纲:
题目:①直接以单元标题《神奇的探险之旅》为标题;
②围绕探险二字拟题《一次难忘的探险经历》;
③以探险地点或者主要探索经历为题目《冲出热带雨林》《大漠历险记》……
开头:选择不同的叙述方法巧妙开篇。
①可以采用顺序法开篇交代清探险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
示例:
一艘环游世界的机船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跳水》
?采用顺序法自然交代故事的主要信息及起因。
②也可以在开篇就进入故事情节之中交代故事的背景、起因,自然地引出探险地点和主要人物。
③还可以采用倒叙法开篇,先写故事的结尾或者探险的情节,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再开始叙述整个探险故事,解开悬念。
示例:
幽暗的山洞被几只强光手电筒照得通亮,叔叔拉着我和同桌于亮高兴地欢呼。我们眼前的几个看起来很旧的箱子里装满了各种宝石、黄金………你要问我们这是在哪儿,是怎么找到这些宝贝的,请听我慢慢讲来。(习作实例)
?采用倒叙法,先说出故事的结果。
中间: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创编曲折的故事情节。
根据我们所选择的探险地点的自然环境和具体条件,基于生活实际来想象出一些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险情”,并将【如何遇险,遇险时的情节及脱险求生】的过程写具体,让情节变得跌宕起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了做到情节具体生动,我们要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方法和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方法。
例如:课文《跳水》的故事情节安排:
猴子抢走孩子的帽子,爬上桅杆
②孩子一路追赶,直到桅杆最高的横木处
③孩子走上横木才意识到危险,惊恐万分
④危急时刻,船长急中生智,用枪逼迫孩子跳水求生
⑤孩子跳水,水手们救出孩子,一场危机解除。(做结尾)
整个故事情节的设置十分曲折、紧凑,扣人心弦。
※先设计故事情节,用小标题标出来。
※然后再想每个情节怎样抓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述。
※最后想情节怎样连接。
结尾:选择不同的结尾方法:
用探险故事的结果作结尾。
示例: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跳水》
②在故事结局之后另起一段写这个探险故事带给我们的感受、道理。
示例:
这就是我的丛林探险故事。这次探险之旅让我明白:探险虽然危险重重,可是只要有信心、勇气与智慧,一切困难都能被战胜。(习作实例)
(八)范文提纲:
?按事情发展顺序,用时间词连接各情节(即:连接各段)。
题目:神奇的探险之旅
开头:用顺序法交代故事主要信息、点题。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好奇心强、性格活泼的朋友小刚,还有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李叔叔一起踏上了去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探险的旅途。
中间:1.装备。 (略写)
2.环境、迷路。(略写)
3.误食毒果。 (详写)
4.遭遇毒蛇。 (详写)
5.走出丛林。 (略写)
结尾:写感受、点题。
这次探险之旅让我明白:要探险有信心、有勇气还不行,必须还得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重点写遇到的困难、求生的具体方法,其中贯穿心情的变化。
(九)范文赏析:
神奇的探险之旅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好奇心强、性格活泼的朋友小刚,还有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李叔叔一起踏上了去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探险的旅途。
临行前,我们准备了好多东西呢:长衫、长裤、遮阳帽儿,并带了好多食物、地图、药品、太阳伞、驱蚊水,还有睡袋呢……出发之前,我们还学习了好多热带雨林的知识。
早晨,怀着对西双版纳雨林的憧憬我们出发了。我们进入丛林,只见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阳光根本照不进来。各种杂草铺满地面。不知名的藤蔓缠在树上,地上根本没有路。叔叔用锋利的铲子开路,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后面。小刚疑惑地说:“这是往哪个方向走呢?”我也早已转向,赶紧拿出指南针,结合地图辨别方向。
才走二十几分钟,我和小刚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我抱怨道:“这里太潮湿了,闷死了!”我们怕蚊虫叮咬,都捂得严严实实的。现在好了,感觉要中暑了一样。叔叔只好让我们原地休息一下。坐着坐着,我看见小刚摘下一颗红果子偷偷放进了嘴里。过了一会儿,我发现他脸色变白,手捂肚子吐了起来。叔叔紧张地问:“你是不是碰了什么,或者吃什么啦?”“我……”小刚一五一十地说。“唉,好奇心会要命的啊!那果子是有毒的呀!等着,我去给你找解毒的草药……”说完,叔叔一头钻进了丛林深处。
叔叔刚走,我就害怕了。我的小心脏啊,都要跳出来了。我和小刚背靠背地坐下。只听丛林里不时传来怪叫声,身边有许多不知名的小虫飞来飞去,奇形怪状的树枝像怪兽张牙舞爪……忽然,头上传来 “咝咝”声。“啊?”树枝上有一条色彩斑斓的蛇,正朝我们吐芯子呢!那一瞬间,我的头翁的一下,心跳一定是停了。怎么办?我马上镇定下来:记得书中介绍过,遇到蛇,一动也别动。如果动了,蛇攻击你的可能性会更大。就这样,似乎过了一个世纪,可怕的蛇慢慢爬向了别处……
不久,叔叔回来了。他给小刚吃了草药,小刚好些后我们才继续上路。在天黑前,我们终于走出了丛林。哈哈!第一次探险的经历真刺激啊!
这次探险之旅让我明白:要探险有信心、有勇气还不行,必须还得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十)精彩开头:
1.疑问开头:你知道南极生活着哪些动物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踏上南极之旅。
2.开门见山:今年暑假我去西双版纳探险了!和我同行的有……
3.自然引入法:“探险”,一听就是个刺激的词语,能去探险的人必是勇敢的人。我望着地图上大片的蓝色,冒出一个大胆的念头,我要去海上探险。
(十一)、精彩结尾:
1.总结式:此次探险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探险所需的机智勇敢和忍耐坚持。
2.点题感悟:这次探险让我们认识到危险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自信和希望。
3.道理结尾:这次探险虽然途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危险,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遇到困难不能退缩,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就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4.环境结尾:探险归来,阳光暖暖,风儿柔柔,花香阵阵,他们都在为我点赞呢!
5.发现道理:原来大自然还有这么多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我想只要有探索秘密的决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探险家。
?学习小结?
1.探险团队怎么组织。
2.对探险地点要了解。
3.想象遇到的困难、求生的方法。
4.探险应该带上的装备。
5.怎样写探险路上的“险”。
6.怎样把故事边写连贯、完整。
五下六《神奇的探险之旅》.素材
一、常识介绍:
海市蜃楼
1、发生在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就是太阳光遇到了不同密度的空气而出现的折射现象。沙漠里,白天沙石受太阳炙烤,沙层表面的气温迅速升高。由于空气传热性能差,在无风时,沙漠上空的垂直气温差异非常显著,下热上冷,上层空气密度高,下层空气密度低。当太阳光从密度高的空气层进入密度低的空气层时,光的速度发生了改变,经过光的折射,便将远处的绿洲呈现在人们眼前了。在海面或江面上,有时也会出现这种“海市蜃楼”的现象。
2、“海市蜃楼”现象出现的时间:
我国蓬莱的蜃景大多出现在每年的5、6月份,俄罗斯齐姆连斯克附近蜃景往往是在春天出现,而美国阿拉斯加的蜃景一般是在6月20日以后的20天内出现。
?3、海市蜃楼,只能在无风或风力极微弱的天气条件下出现。
二、沙漠中的危险及克服的方法
1、沙漠温差很大,以IO月、11月为例,白天地表温度可达5OC上下,夜晚则可降至OC以下,11月如遇寒流温度可降至一1OC以下,因此沙漠探险中,冬季、夏季服装应具备:白天沙漠的阳光会灼伤皮肤,可以选择长衫、长裤,但长裤在艰难的行进中会大大消耗你的体力,因而可选择短裤。最难忍的灼伤皮肤情况将会出现在后脖颈上,你的衣领摩擦在脖子上会疼痛无比,最简易的办法是带顶遮阳帽,并在帽子的后面压一块白手帕以阻挡强烈的阳光。 2、一双合脚的沙漠靴是最重要的,一定要高腰,柔软,如果是新鞋,最好在进人沙漠前,先在城市中穿一两个星期,“磨合”好了再穿进沙漠。 3、太阳镜最好有两副,一副是平时使用,另一种是防风沙的,可用摩托镜或滑雪镜。 4、一个大号水壶、一简爽身粉、手电筒、宽胶带、小圆镜、塑料袋等等小物品都会在沙漠中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比如爽身粉可以擦在你运动时经常被摩擦身体部位;小圆镜用于求生时反射信号;塑料袋用于防尘。 5、与骆驼为伍 若一个人进行沙漠探险是危险的,所以沙漠探险多数情况下是团队行为,因而每一个人都要发扬团队精神,也只有如此,你才能体会到沙漠探险的乐趣。 6、挖井找水做饭 团队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晚上露营后挖井工作。假如是一次10天时间的沙漠探险活动,大约要挖三次井,这些“井水”是给骆驼饮用的,在沙漠中生长植物的地方,如芦苇、胡杨生长较多的地方,一般下挖到2.5米左右可以出水,这就需要大家轮流挖井,这项工作大约需2-3个小时。 7、饮水备忘录 水,是沙漠探险中永恒的主题,关于沙漠中如何饮水最好、最科学有诸多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可以常饮,但每次只喝一小口,这是最利于人体吸收的方法;但也许人的生理机能有所不同,也可每天采用4七次饮水,其中四次大量饮水1-2次是补充;早上出发时猛喝一次水,直喝到喝不下为止。这样一直行进到中午,期间不再饮水。在中午简单的午餐后再次饮水,但不像早上这样多。下午行进中由于气温较高再少量补充一两次水;晚上晚餐时再大量饮水一次。更不能走背风坡,要挑迎风坡走。当地人翻沙丘时,一般是顺着沙湾走。
8、行走沙漠的另一大危险来自风沙,遇到风沙时该怎么做才最安全
最好背对风区,衣服遮盖,尽量远离沙丘。有准备的话,还可以躲到骆驼驼峰后。一切看情况才能预备突发情况,不然你也不会去啊。
※※
9、前往险峰、沙漠、无人区等恶劣户外环境,迷路遇险后不能准确定位是导致搜救困难甚至救援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基于此,HUTS为旅游险投保用户免费提供基于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发的户外定位神奇——北斗盒子,信号覆盖全国,在中国任何范围内都可实现卫星短信报平安、一键SOS告警、位置分享等功能。一旦迷路遇险,无需担心手机信号问题,通过北斗盒子发出坐标和现场情况的短信息,救援中心会通过北斗调度指挥系统监控北斗盒子,了解情况安排就近救援团队前往事发现场进行救援。
三、沙漠求生七个原则: 1、 喝足水、带足水、学会找水的各种方法。 2、 要“夜行晓宿”,千万不可在烈日下行动。 3、 动身前一定要通告自己的前进路线,动身与抵达的日期。 4、 前进过程中留下记号,以便救援人员寻找。 5、 学会寻找食物的方法。 6、 学会发出求救信号的各种方法。 7 、翻沙丘怎么走也是很有学问的。由于风力的作用,沙漠内的沙丘有虚、实之分,如果分辨不出来,不但找不到翻越沙丘的最佳路径,反而会白白消耗体能。 一般情况下,沙丘的背风坡是虚沙,迎风坡是实沙。因此,翻沙丘时不能直直走,更不能走背风坡,要挑迎风坡走。当地人翻沙丘时,一般是顺着沙湾走。
四、热带雨林探险需躲避的十大风险
热带雨林是地球最危险的地方之一,和极地,沙漠,并列地球最危险的三大区域。在其中行走,你要抵御各种各样甚至比其他地区更复杂的情况。
1、方向
在除热带雨林以外的其他的地方,我们有很多办法可以分辨方向,但当你深入雨林中以后,由于浓密的树冠层的阻挡,你很难确定太阳究竟在哪里。这时候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指南针或者GPS来确认方向。
  2、极端的温湿度
  在热带雨林内部,没有所谓“干”的说法,所有的地方都是潮湿闷热的。由于大量的树木阻挡了空气流通,在雨林里行走,你会觉得自己是在一个蒸笼里行走。空气湿度常年保持在80%-99%,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身体的汗液无法晾干,所有的衣物都会感觉粘在身上。当汗液长期黏在身上,人代谢出来的盐和皮脂会给细菌提供一个非常良好的培养基。细菌会在你身上大量繁殖使你产生皮肤炎症。这种时候你就只能祈祷有一个干净的水源或者下一场暴雨了。由于极端的湿度,生火也变得困难,很多时候你可能无法找到一点干柴来给你自己提供一个稳定的火源。
  3、气候造成的极端地形
  由于大量的降水,在热带雨林中很容易出现泥石流,滑坡,洪水等自然灾害。你也会遇到沼泽,深潭,瀑布,溶洞等在其他地区并不常见的地形。在不熟悉的区域你必须非常小心。避免自己陷入危险的环境。
  4、昆虫
  由于热带地区降雨丰富且温度适宜,所以一年四季昆虫都是多到爆的状态。它们会在你的行程内一路跟着你,有点机会就会咬你一口或者吸你点血。由于热带地区的物种非常丰富,你会发现困扰你的不仅仅是蚊子,还有很多小到甚至可以钻入你吊床蚊帐的小虫子。他们可一点都不友好且千奇百怪,即使是昆虫学家也无法完全辨识。地面上更是像昆虫大会一样,不时就会有各种东西爬过,而你并不知道他们是否有毒。
5、微生物
在一个完整的生态圈内,怎么会少了微生物这么重要的一环呢?绝大部分的微生物在你正常状态下是无法对你造成伤害的。但一旦你的身体有了一点点的外伤,或者仅仅是皮肤被衣服磨的发红,总之只要是你的表皮层有任何的破损,或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这些微生物就会给你造成很大的麻烦,病毒,细菌,会让你的身体很快的红肿,发炎。如果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会造成你消化系统的炎症。这些在我们户外运动中都是会致命的。
  6、蚂蝗
  臭名昭著的蚂蝗是不会放弃热带地区这么优越的环境的。由于潮湿,热带地区的蚂蝗非常多,而且品种丰富。蚂蝗可以说是热带雨林最让人讨厌的生物。从细如丝线到大如乒乓球,各种蚂蝗会让你大开眼界。而且悲剧的是,目前为止其实并没有一种东西可以完全防护蚂蝗。因为他们不单单在水里,在地上。他们会在高处,比如树上。一旦发现下面有动物经过,他们立刻会从树叶上“飞”下来落到你身上,而你并不知道。吸饱血以后就悄然离开。如果仅仅是吸血也就算了。但他们吸完血的伤口会持续很久都不愈合,而且它们的嘴里会有各种细菌病毒,增加你感染的风险。
  7、植物
  由于非常之激烈的物种竞争关系,植物自然也进化出了更多的保护自己的方法,有毒,有刺植物在热带雨林中非常普遍。他们会划伤你的衣服,背包,然后划伤你。如果你不小心扶了一个有刺的树,那就为你的手祈祷把。热带地区有毒植物的数量也比一般地区要多,不管你在外面吃任何的植物食物,一定要小心是否有毒。往往这些看似人畜无害的植物会要了你的命。
  8、动物
  热带雨林里的动物也是多种多样,每天晚上睡觉前你都会伴着各种奇怪的声音入睡,早上被各种奇怪的叫声吵醒。食肉动物的危险之前很多帖子都说过,在此不再赘述,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太关注的杂食动物,食草动物,如果你在它们的哺育期遇到,他们也会为了宝宝跟你拼命。而猴子猩猩之类的动物,如果你进入了他们的领地,他们会毫不客气的朝你扔任何他们可以扔的东西,而且极准。当然,现在大部分的动物都知道人类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存在。会主动避开人类,但在雨林深处仍有很多人类未曾涉足过的地方。那里的动物可不会只是跑开了。猩猩会因为好奇或者你的食物太香,等你睡着以后轻而易举的潜入你的营地,撕开你的衣物,背包,鞋子,寻找一切它觉得好玩或者好吃的东西。而在雨林里如果没有了这些,你可能寸步难行。
  9、心理
  热带雨林环境由于大量的植物生长,其实在绝大部分时候你是看不到天的。在城市可能感觉不到,但在雨林中你会因此产生巨大的压力。再加上高温高湿,蚊虫骚扰,心理素质不是那么好的人会心理崩溃。即使没有伤病,也会让你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10、人类
其实在写这一部分的时候我想了很久要不要写出来。但我还是决定写,因为事实实在是太残酷。在雨林中,最危险的其实并不是以上我所写的这些自然环境内的东西,而是人类。由于交通闭塞,很多雨林中的部落虽已开化,但还是会对外人有戒心,甚至敌意。由于热带雨林的难以进入,很多偷猎者以及制毒的毒贩,都会选择在热带雨林里生活。而这些人是不会和你讲道理的。在这种环境下你甚至连呼救的可能都没有。再凶残的动物都会有行为模式,而最难琢磨的,是人心。有一个很有名的法则,叫做“黑暗丛林法则”就是形容你遇到一个陌生人,你是无法知道他是善意还是恶意的。很多人会选择保存自己而去攻击别人。其实,对方想的可能和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