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7.1、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同步提升策略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7.1、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同步提升策略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5-02 22:3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力与运动》同步提升策略
说明:⑴题号前面带“*”越多,此题越重要。⑵ 带“#”为难度大,选做。 ⑶如果不特别说明,g=10N/kg
《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同步提升策略
第一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夯实基础——预习导学知识点梳理】
1、力的作用效果:(1) (2) 。
2、力的三要素是: , , 。
3、 实验物理学的先驱和经典力学的奠基人—— 用“理想实验法”证明了力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4、同“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一样,课本上图7-4的实验也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科学推导,同样用到了 法。此实验中,让“同一滑块(或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为了让小车 。这一操作体现出的科学方法是 法。
5、伽利略通过实验加推理说明: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在水平方向不再摩擦受力的作用后(在绝对
光滑的表面上运动),将改为 运动。
6、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__概括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
7、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 的时候,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点拨一:牛顿第一定律可理解为①物体原来是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时还保持 状态.
②物体原来是运动(不管做何种运动)的,在物体不受外力后转换为 状态.
点拨二: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 + 而抽象概括出来的。物体不受力等效于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所以:物体在 时或所受合力为零时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典型例题】
【例1】:若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则物体( )
A.一定静止 B.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运动状态可能发生改变 D.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静止
【例2】: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个石块,使石块在水平面上匀速转动。他想,若石块受到的力都消失了,石块将( )
A.立即停止运动 B.落到地面上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继续匀速转动
【例3】:静止在空中盘旋的直升飞机,如果它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则直升飞机将会( )
A.继续在空中保持静止 B.往下匀速坠落 C.往下加速坠落 D.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2】和【例3】解题点拨:①物体原来是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时还保持静止状态. ②物体原来是运动的,不管是什么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都马上改为“匀速直线运动”.
【变式训练1】: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 )
A.沿原路径返回地球 B.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C.沿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D.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基础练】(时间40分钟 ;满分100)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 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或 。由于宇宙中实际上不存在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因而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直接用 来验证。
**2.正在加速下滑的雪橇,如果所受的外力都突然消失,则雪橇接下来的运动状态是 ;静止在斜坡上的汽车,如果所受的外力都突然消失,则汽车将 。
**3.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 的作用;若运动的足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它将做 运动。
*4.以相同的初速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小车,平面表面越光滑小车滑行的距离越 ,这是因为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如果在光滑的平面上运动,小车将会做 运动。
#5.如图所示,用力打击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飞出,这表明:   .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同时,这些棋子因为受到   的作用,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
**6.探究“物体不受外力的运动规律”,写出两个必须的实验器材: 、 ,这个实验用到两个很重要的研究方法是 法和 法。
**7.如上图,给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自由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小车在 表面速度减小的最慢;伽利略对类似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通过 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后来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揭示 关系的牛顿第一定律。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36分)
8.第一位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牛顿 C.伽利略 D.阿基米德
**9.正在加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这物体将( )
A.立即停下来? B.慢慢停下来?? C.继续沿直线匀速运动下去? D.向相反方向运动
10.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将(   ) A.一定静止  B.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  C.可能静止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1.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力才会运动 B.物体静止是因为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2.忽略一切阻力,原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石头被另一块大石头水平撞击,大石头的运动情况是 ( )
A.始终静止不动 B.动了一点,很快停下来 C.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慢慢停下来 D.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13.如下图所示,一个小球在一段光滑弧形斜槽AB上运动,当小球A运动到B时,小球所受的全部外力突然消失,那么小球将( )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立即停止运动 C.运动越来越慢 D.运动越来越快
#14. 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着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了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所受摩擦力不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 B.整个过程弹簧对木块一直受弹力的作用
C. 木块在离开弹簧后的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不变 D.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因为失去了弹力





##15. 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若m1<m2,则肯定相碰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
##16. 如下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
A.在B点保持静止 B.沿BE方向运动 C.沿BC方向运动 D.沿BD方向运动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7.如图所示,滑块从斜面顶端滑下后在水平木板表面上滑行。请画出滑块在木板表面滑行时水平方向上受到力的示意图。

18.如上图所示,物体A置于小车上随小车一起在平直路面上向右运动.当小车遇物体B受阻停止后,物体A在小车上仍向右运动,且速度越来越慢,请在图中画出这一过程中物体A在水平方向受力的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4分,共20分)
*19.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
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使小车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运动,小车滑行的距离如上图所示:
(1)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开始下滑,使小车每次进入水平部分时   大小相等。
(2)实验中可以看出,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后,运动的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小车所受摩擦力减小的原因是   。
(3)牛顿第一定律是由此实验直接得来的吗?   。得出手段是: + 。
【中考模拟练】
20.小明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在水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选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 。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动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运动。
*21.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此探究活动的各种表述,
错误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水平面越粗糙,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越远 D.运动的物体若不受阻力,将一直运动下去
22.看足球比赛的某同学突发奇想,如果在空中飞行的足球所受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关于足球的运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停在人中静止不动 C.飞行路径不受影响 D.竖直下落


《第二课时: 惯性》同步提升策略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 的时候,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点拨一:物体在某一方向上某一瞬间不受外力时,也有保持 状态或 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夯实基础——预习导学知识点梳理】
1、完成如右图1所示实验,纸片上面有鸡蛋,用手指猛力弹击纸片,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答:
2.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有 或 不变的性质(参考上面“点拨一”) 惯性是所有物体都具有的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无关。
3、惯性的大小只跟其 有关,质量越大,惯性 ;质量越小,惯性 .
4、为什么说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 ?因为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点拨二:对惯性的几种错误认识:
(1)误认为:惯性是一种力,如“在惯性的作用下”“受到惯性的作用”等。
(2)误认为: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惯性。
(3)误认为:物体速度大时惯性大,速度小时惯性小。
(4)误认为:惯性总是有害的。(大多数情况下,惯性对我们是有益的)
5、请举出利用惯性及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的实例.
(1)利用惯性的实例: ;
(2)防止惯性危害的实例: .
【典型例题】
【例1】:子弹脱离枪膛后能继续在空中飞行是因为( )
A.子弹受惯性推力 B.子弹具有惯性 C.子弹受重力作用 D.子弹受惯性力的作用
【例2】:下图7-1哪一幅是汽车突然启动时出现的情况?解释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为什么会向后倾倒?
点拨三:语言叙述模式:物体原来是静止(或运动)的,当……时,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由于___仍保持原来的静止(或运动)状态,所以物体……
答:乘客原来处于 状态, 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乘客的脚(由于摩擦)已经随车运动,而上半身由于 还要保持原来的 状态,所以会向后倾倒。
【例3】: 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力是改变汽车运动状态的原因。 B.小雨同学百米冲刺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汽车的速度突然变大,但其惯性不变。 D.汽车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例4】:国庆节日中放飞的气球下吊一物体在空中竖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气球突然破裂的瞬间,物体将继续向上运动,这是由于物体具有___________的缘故。物体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总会转而向下运动,这又是因为物体受到_________作用的缘故。
【变式训练2】:冬奥会上,女选手在进行冰壶比赛时,掷出的冰壶能在冰面滑行,是由于冰壶具有 ,而冰壶最终会停止下来,是因为 。
【例 5】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面四种现象有弊的是 ( )
A.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
B.往锅炉内添煤时,不用把铲子送进炉灶内,煤就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
C.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向前倾倒。 D.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例6】: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的高铁车厢里,如果你竖直向上起跳,下落时将会落到( )
A.起跳点的前方 B.起跳点的后方 C.起跳点上 D.都有可能
【变式训练3】:一列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顶上的一颗小螺丝钉松动后掉在地板上,则小螺丝钉落在地板上的位置是(  ) A.正下方 B.正下方的前侧 C.正下方的后侧 D.不能确定
【例7】:(多选)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和静止时的惯性一样大。 B、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是为了防止在意外情况下因惯性造成伤害。
C、汽车刹车时,由于惯性的作用,乘客上身向后倾。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受力情况无关
【知识点基础练】(时间40分钟 ;满分100)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 学习物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通过学习惯性,我们认识到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 (填“是”或“不是”)力,它的大小只与 有关。
2.原来静止的汽车突然开动时,车上的乘客会向 倾倒,原来运动着的汽车突然刹车时,车上的乘客会向 倾倒.
*3.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我们知道战斗机在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战斗前都要丢掉副油箱,这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它的惯性,以提高它的灵活性。
*4.如下图所示,在光滑桌面上铺有薄桌布,桌布上放置盛有水的两个杯子.当猛地将桌布从桌面沿水平方向拉走时,桌布上的杯子由于具有 ,(选填“会”或“不会”) 随桌布运动。
5.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经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如图所示,这是因为 突然停止时,锤头由于惯性仍然 ,所以就紧套在柄上.
*6.用手拍桌子,手感觉疼,说明力的作用是 ,同学们下楼时不能拥挤走得太快,否则前面的同学意外停下来时,后面的同学由于 会继续前进,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7、向上抛出去的篮球,由于 仍然能够前进。如果篮球抛出后受到的所有力都消失,则篮球将做 运动.
8.一块橡皮竖直放在书上,如上图所示,当书突然向右运动时,橡皮会向 (填“左”或“右”)倾倒,说明橡皮具有 。
*9、 2014年3月14日早上,某市市区长江路32号附近路面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部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汽车B刹车后由于 仍撞到汽车A;观察汽车A的尾部向上翘起,说明力能够使物体产生 ;此时对汽车A中的司机起保护作用的是 (选填“安全气囊”或“汽车头枕”).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0.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箭升空时速度增大,惯性增大 B.汽车刹车时速度减小,惯性减小
C.宇航员从地球到太空,惯性不变 D.只有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11.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能在空中向上运动一段时间才会落下来,这是因为(  )
A.物体有惯性,同时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的惯性大于它所受到的阻力
C.物体向上的惯性力大于向下的阻力 D.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作用力
12.乘客之所以会在汽车突然刹车时向前倾倒,其原因是(  )
A.汽车和乘客都没有惯性 B.乘客有惯性 C.汽车和乘客都有惯性 D.汽车有惯性
13.假如物体没有惯性,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人不会由于汽车刹车而向前倒 B.沾在手上的水珠甩不掉 C.人会被石头绊倒 D.投出去的标枪出手后马上就落到地上
*14.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突然减速,车顶上悬挂的小球(   )
A、向前摆 B.向后摆 C.保持不动 D.无法判断
#15、哥哥端着这一满盆水向前走,与迎面而来的弟弟撞个满怀,则盆中水最先泼到( )
A.哥哥身上 B.弟弟身上 C.同时泼到 D.不一定
*16.如下图(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观察到如图(b)所示的现象.由此可判断( )
A.小车突然加速运动 B.小车突然减速运动 C.小车保持匀速运动 D.小车可能做加速、也可能做减速运动



A B C D
**17.在水平轨道上有一辆实验车,其顶部装有电磁铁,电磁铁下方吸有一颗钢珠.在实验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钢珠因断电下落.如上图是描述钢珠下落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钢珠下落的路径.以实验车为参照物,正确描述钢珠下落路径的示意图是(   )
18.下列与惯性有关的生活现象中,为了防止物体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
A.锤头松了,将锤柄向下撞击地面,锤头紧套在锤柄上 B.洗过手后,用力向下甩手,可以甩掉手面上的水珠
C.汽车行驶时,驾驶员需佩戴安全带 D.跳远运动员为了跳得更远,在起跳前总要助跑一段距离
*19.如图所示,一架水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分别投下A、B、C三个同样大小的物体,若不计空气阻力,能表示A、B、C在空中的位置关系的图是( )




A. B. C. D.
#20. 小宇在家观看汽车拉力赛的电视节目,发现汽车行驶速度很快.其中途经一段“S”形弯道时,如图.他想:现场观看的观众为了更安全,应站的位置是图中( ) A. 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21. 甲、乙两位同学坐在静止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只静止的鸡蛋.列车向与甲的朝向相同方向启动时,乙将看到鸡蛋(  ) A.向甲运动 B.向乙运动 C.静止不动 D.在原位置转动
三、解答题(第22题6分,第23题6分,共12分)
## 22.拿生、熟鸡蛋各一个,不要将其打破,你能否判断哪一个是生鸡蛋,哪一个是熟鸡蛋,将你的
方法写下来,并简要说明理由。


##23.如图所示,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气泡水平仪.现发现水平仪中的气泡突然向后移动.由此可推断,列车发生的变化可能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中考模拟练】
24、今年4月25日,浙江象山一收费站,一辆严重超载的大货车紧急刹车停车交费时,车厢内约70吨钢筋瞬间刺穿驾驶室并将其掀翻。这是因为紧急刹车后,车虽然 ,但钢筋由于 仍然向前运动,才发生了事故。最终钢筋还是停了下来,这是在力的作用下,使钢筋的 发生了改变。
25.请你用物理知识解释:公交车在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甚至摔伤的现象,为避免因此受伤,乘客应采取何种防范措施(说出二种即可)


*26、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身边个别司机开车时不喜欢系安全带。对于交通规则中要求系安全带的理由,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的惯性。 B.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车内人员的惯性
C.系安全带可以减小由于惯性对车内人员造成的伤害 D.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车的惯性
27、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后,很容易摔倒,下面是对这种现象的解释:
①人的脚着地后受地面摩擦力作用而停下来; ②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③人向车行驶方向摔倒; ④从行驶的车上跳下的人原来与车共同处于运动状态
能解释这个现象的合理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
*28、某同学想:地球转动速度很大,北京地面的转动速度大约是360m/s,当跳起来落回
地面时,地面已转过了很大一段距离,自己就不会落回原地,所以只要不停地跳跃,就能
免费周游世界,这个同学的想法正确吗?请发表你的见解并说明理由? 答:不正确,因为人随地球一起运动(或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当人跳起来后,由于惯性人还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或人仍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所以人落回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第七章、力与运动》同步提升策略 【答案与解析】
《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答案与解析
【夯实基础——预习导学知识点梳理】
1、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3、伽利略,改变。 4、理想实验法,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控制变量法。 5、匀速直线运动。 6、牛顿。 7、不受外力,静止,匀速运动状态
点拨一: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点拨二:实验,推理。 点拨三: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典型例题】 【例1】:(D) 【例2】:(C) 【例3】:(A) 【变式训练】:(D)
【知识点基础练习】
1. 外力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静止状态 实验 2. 做匀速直线运动 保持静止
3. 阻力(或摩擦力) 匀速直线 4. 远 小 做匀速直线运动 5.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重力
解析:受到打击的棋子飞出去,棋子的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由于下方的棋子飞出,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桌子上.
6. 小车 斜面 木板 粗布 毛巾(任选三个);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
解析:在探究过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要相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摩擦阻力的大小,通过小车的运动距离远近看出,越远说明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如果不受力,小车的速度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并由此推想,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物体将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7. 木板 推理 运动和力 解析:接触面越光滑,小车受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所以在木板上速度减小得最慢.经过推理,若没有摩擦力,则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而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反应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8.C 9.C 10.C
11.D 解析: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要运动,并不需要力作用在物体上,故A错误;B.物体静止时因为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并不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故B错误;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C错误;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正确.
12. D 解析:此题的前提是“忽略一切阻力”,因此,原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大石头被另一块小石头水平撞击,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即开始运动.又因为没有阻力的作用,所以大石头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只有选项D的说法符合题意.故选D.
13.A 解析: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因此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运动到B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故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A.
14.A 解析:A.木块离开弹簧后,木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变,摩擦力就是不变的;B.木块离开弹簧后,就不再受到了弹簧施加的弹力;
C.木块离开弹簧后还能继续运动一段距离,但运动的越来越慢就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的缘故,摩擦阻力改变了木块的运动状态;D.木块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的缘故.故选A.
15.B 解析:车停止前,两个小球和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并且两个小球和小车具有共同的速度,当小车突然停止时,由于小球在光滑接触面上,因此两个小球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大小不变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两个小球间的距离不变,一定不会相碰.故选B.
16.B 解析:由于小球被静止释放,不计摩擦,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小球速度恰好为零,此时若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只受重力作用而竖直下落.所以,将沿BE方向运动.故选B.
17.解析:分析题意可知,此时滑块在木板上滑行时只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其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如下图.
18.解析:当小车遇物体B受阻停止后,物体A由于惯性在小车上仍向右运动,所以受到小车对其向左的摩擦力,且速度越来越慢.故答案为:如图所示



19.(1)速度;(2)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3)不是;实验+推理。
解析:(1)小车从同一点滑下,可以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2)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物体间的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由实验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变化越慢,小车滑行距离越大,由此可以合理推理:如果小车不受力,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得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
【中考模拟练】
20.(1)b;(2)远;(3)匀速直线.
解析:(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应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则b步骤错误,因为在斜面上铺上棉布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就不能保持初速度相同了;
(2)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由图示可知,木板的表面最光滑,则小车在木板表面受到阻力最小,运动的距离最长;(3)由实验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可以推知: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的速度将不变,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1、D 22、A.
【第一节,第二课时答案与解析】
《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惯性》答案与解析
【夯实基础——预习导学知识点梳理】
1、鸡蛋不会随纸片一起飞出去,因为鸡蛋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当纸片被迅速弹出时,鸡蛋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2、匀速直线运动,静止。 3、质量,越大,越小。 4、属性。 5、三级跳远,车祸。
【典型例题】【例1】:B 【例2】:静止,惯性,静止
【例3】:B 【例4】:惯性,重力。 【变式训练2】:惯性,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 【例 5】 C。 【例 6】A
【变式训练3】:A 【例7】:ABD
【知识点基础练】
1.运动状态不变 不是 质量。 2.后 前; 3.减小。 4.不会 桌布 惯性。
5.锤柄 向下运动 解析:这是因为向下挥锤柄时,锤头随着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柄撞击地面时,受到地面给它的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运动状态由运动变为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所以锤头就就紧套在锤柄上了.
6.相互的 惯性 解析: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加力的作用,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桌子对手产生反作用力,所以手感觉疼; 下楼时,人如果走的太快,当前面的同学意外停下来时,后面的同学由于惯性会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很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7.惯性 匀速直线 解析:因为铅球离开手前向前运动,当离开手后,由于惯性,铅球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
因为铅球离开手后,在空中处于运动状态,因此当铅球受到所有力都消失时,小球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即匀速直线运动.
8.左 惯性 解析:橡皮和书的原来状态是相对静止,当书突然向右运动时,由于惯性,橡皮还有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橡皮向左倾倒.
9.惯性 形状 汽车头枕 解析:(1)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汽车B刹车后由于惯性仍撞到汽车A;
(2)汽车A的尾部向上翘起,说明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
(3)在车辆发生追尾时,人体由于惯性会向后倒,此时车辆加速或减速的压力都集中在人体脆弱的颈部和头部,而头枕则对此起缓冲作用,保护人体头部. 10.C; 11.A; 12.B;
13.C 解析:A、假如物体没有惯性,会出现人不会由于汽车刹车而向前倒的现象,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假如没有了惯性,沾在手上的水珠怎么甩也甩不掉,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假如物体没有惯性,那么人就不会被石头绊倒,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假如物体没有惯性,投出去的标枪,出手后马上就落到地上,就不会向前飞行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14.A 解析: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突然减速,车顶上悬挂的小球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小球将向前摆.
15.B 解析:由题意知,哥哥端着一满盆水向前走,与迎面而来的弟弟撞个满怀,此时,人与盆被迫停止运动,而盆中的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向前洒出,故盆中水最先泼到弟弟身上.
16.B 解析:由于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减速运动时,木块底部也随之减速,而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会出现如图(b)所示的现象.选项A、C、D均与图(b)所示的现象不符.
17.C 解析:钢球随实验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向右行驶,当它落下前,速度与实验车的速度一样;当它下落时,由于惯性,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不变,但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因此以实验车为参照物时,钢珠作自由落体运动.
18.C 解析:A、锤头松了,将锤柄向下撞击地面时,锤柄静止,锤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结果就可以使锤头套紧在锤柄上,这是利用惯性,与题意不符;
B、洗过手后,用力向下甩手,手在外力作用下静止,水由于惯性继续运动,故可以甩掉手面上的水珠,这是利用了惯性,与题意不符;
C、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紧急刹车时,车在阻力作用下停止运动,而司机或乘客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被撞伤,这是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D、助跑的目的是让运动员在起跳前有一个较大的速度,起跳时,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他起跳前的速度,从而能跳的更远,这是利用了惯性,与题意不符.
19.B 解析:飞机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从飞机上先后投下A、B、C三个同样大小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由于惯性,A、B、C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继续向前飞行,A、B、C在下落过程中,都是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运动的距离不同,故A、B、C在下落的过程中,在同一竖直方向,并且最开始投下的距下落高度最大,即在最下方;最后投下的下落高度最小,即在最上方.
20.C 解析:由图可知,当车在路上行驶时,如果车失去控制,由于惯性,车将会沿原来运动的方向冲出,即会冲到图中的甲区和丁区,故人在乙区或丙区是安全的.
21.A 解析:当列车由静止突然向与甲的朝向相同方向启动时,鸡蛋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的状态,因此乙将看到鸡蛋向甲运动.
22.答:同时旋转两个鸡蛋,先停下来的是生鸡蛋.理由:因为生鸡蛋的蛋黄和蛋清是液态的,旋转时由于惯性蛋黄和蛋清继续保持静止,会与壳之间产生摩擦,使蛋很快停下,而熟蛋内外是一个固体,故旋转的快.
23.答:列车在制动或减速;因为当列车匀速前进时,液体和列车一起匀速前进,气泡在水平仪中间;当列车启动或加速时,液体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列车后方运动,把气泡挤向列车行驶的方向,即气泡向前移动;当列车制动或减速时,液体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列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把气泡挤向列车行驶的反方向,即气泡向后移动;所以气泡突然向后移动,列车在制动或减速.
【中考模拟练】
24.停下来;惯性;运动状态. 解析:由题意知,当紧急刹车时,车虽然停下来,但钢筋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因此才发生了事故.最终钢筋还是停了下来,这是在力的作用下,使钢筋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25.解析:坐公交车的时候,人和车都是运动的,当汽车突然停止时,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以前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会向前倾甚至摔伤。为了所有乘客的安全,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保护措施有:设有扶手、拉环、孕妇老人专座、温馨提示语、语音提示等。 26、C. 27、D。 28、解答:解:该同学的说法不正确,因为人随地球一起运动(或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当人跳起来后,由于惯性人还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或人仍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所以人落回原地.




图7-4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图1

图7-1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PAGE



7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