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变色龙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 变色龙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30 17:3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变色龙》测试习题
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恐吓(xià) 伶俐(líng) 混蛋(hún)
B.猪崽(zǎi) 乞丐(gài) 径直(jìng)
C.没收(mó) 戳到(chuō) 赫然(chì)
D.畜生(xù) 咳嗽(sou) 醋栗(cù)
2.下面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咳嗽 厨师 无缘无故
B.首饰 荒唐 鄙夷不屑
C.不赖 骄贵 一想天开
D.赔偿 惦记 无精打采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无精打采地在广场上走来走去,像是有心事的样子。
B.人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C.他梦想自己能飞到月亮上,真是异想天开。
D.他拿着棍子走来走去,恐怖着这群示威者。
4.契诃夫以“变色龙”作为小说题目的用意是( )
A.说警官奥楚蔑洛夫像变色龙一样,一会儿脱下大衣,一会儿又穿上大衣。
B讽刺沙皇制度下,统治阶级的走狗奥楚蔑洛夫之流趋炎附势、狡诈多变的性格。
C.讽刺奥楚蔑洛夫一会儿怕狗的主人,一会儿又不怕狗的主人的多变性格。
D.说明当时的社会制度迫使人们不得不经常改变自己的态度。
二、能力提升
5.《变色龙)以一种动物为题而实写人,这种写法是 ( )
A.借喻 B.借代 C.双关 D.暗喻
6.仔细阅读下面介绍狗文化的文字,按要求做出修改。
[A]狗是“六畜”,而“六畜”是人丁兴旺的象征。[B]一家人对于狗来说,带来了欢乐,带来了陪伴,也带来了忠信的守护。儒家君子倡导的“忠信”,完美地体现在狗的身上,狗从来不会虚伪地奉承,也不会被利益所诱惑。[C]它只是在主人空闲之余,给主人带来快乐,在主人外出时,给予这个家忠诚的守护。儒家的“外忠内信”,体现在狗的身上,即是对诱惑的拒绝,对家的守护。狗正是这么一位践行着儒家传统文化的具有忠信品格的真正“儒者”。
(1)[A]处画线句中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处画线句中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画线句中有一处标点不当。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中考前夕,同学们讨论如何度过漫长的暑假,张杨想邀约李璐到河边游玩,李璐不想去。同时也想劝张杨不要去。李璐的表述最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不行,我父母说不安全,那里经常发生溺水事件,不让我去。
B你脑子有病吧,河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人多又不安全,反正我不去。
C.我俩年纪小,家长又没时间陪伴,河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假期人多会更不安全,我们都不要去了。
D.去那里?你是不是不想活了。你想去就去,我可不陪你去。
8.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B.老舍,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龙须沟》,等等。
C.我国清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被鲁迅先生称为“神魔小说”。
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戏剧家契诃夫,其短篇小说往往带有讽刺意味。
9.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小偷、车夫和老头①
萧红
木柈四车在石路上发着隆隆的重响。出了木柈场,这满车的木柈使老马拉得吃力了!但不能满足我,大木柈堆对于这一车木柈直像在牛背上拔了一根毛,我好像嫌这柈子太少。
“丢了两块木柈哩!小偷来抢的,没看见?要好好看着,小偷常偷柈子……十块八块也能丢。”我被车夫提醒了!觉得一块木柈也不该丢,木柈对我才恢复了它的重要性。小偷眼睛发着光又来抢时,车夫在招呼我们:“来了啊!又来啦!”
郎华招呼一声,那竖着头发的人跑了!
“这些东西顶没有脸,拉两块就得啦吧!贪多不厌,把这一车都送给你好不好?……。”打着鞭子的车夫反复地在说那个小偷的环话,说他贪多不厌。
在院心把木柈一块块推下车来,那还没有推完,车夫就不再动手了!把车钱给了他,他才说:“先生。这两块给我吧!拉家去好烘火,孩子小,屋子又冷。”“好吧!你拉走吧!”我看一看那是五块顶大的他留在车上。
这时候他又弯下腰去,弄一些碎的,把一些木皮扬上车去,而后拉起马来走了。但他对他自己并没说贪多不厌,别的坏话也没说,跑出大门道去了。
只要有木柈车进院,铁门栏外就有人向院里看着问:“柈子拉(锯)不拉(锯)?”
那些人带着锯,有两个老头也扒着门扇。
这些柈子就讲妥归两个老头来锯,老头有了工作在眼前,才对那个伙伴说:“吃点儿吗?”
我去给他们买面包吃。
柈子拉完又送到柈子房去。整个下午我不能安定下来,好像我从未见过木柈,木柈给我这样的大欢喜,使我坐也坐不定,一会儿跑出去看看。最末老头子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的了!这时候我给他工钱。
我先用碎木皮来烘着火。夜晚在三月里也是冷一点儿,玻璃窗上挂着蒸汽。没有燃灯,炉火颗颗星星地发着爆炸,炉门打开着,火光照红我的脸,我感到格外的安宁。
我又到窗外去拾木皮,我吃惊了!老头子的斧子和锯都背好在肩上,另一个背着架柈子的木架,可是他们还没有走,这许多的时候,为什么不走呢?
“太太,多给了钱吧?”
“怎么多给的!不多,七角五分不是吗?”
“太太,吃面包钱没有扣去!”那几角工钱,老头子并没放入衣袋,仍呈在他的手上,他借着离得很远的门灯在考察钱数。
我说:“吃面包不要钱,拿着走吧!”
“谢谢,太太。”感恩似的他们转过身去走了,觉得吃面包是我的恩情。
我愧得立刻心上烧起来,望養那两个背影停了好久,羞恨的眼泪就要流出来,已经是祖父的年纪了,吃块面包还要感思吗?
(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萧红散文集》)
【注】①文章创作于1935年3月至5月间,之前萧红从封建地主家庭出走,在哈尔滨过着饥寒交迫、漂泊无定的生活。②柈:bàn,大块木柴。
(1)用下列诗句批注阅读本文的感受,恰当的一项是( )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运用表格中提示的方法,结合描写车夫或老头言行的语句,具体分析他们的形象特点。
方法提示
形象分析
推敲词语,如动词、副词语气助词等

推敲句子,如句式、句子长度等

推敲说话方式,如称呼、话语量、主动发话与被动应答等

(3)结合全文,赏析下面这段文字,可以从表达方式、行文节奏、画面色调等角度思考。
夜晚在三月里也是冷一点儿,玻璃窗上挂着蒸汽。没有燃灯,炉火颗颗星星地发着爆炸,炉门打开着,火光照红我的脸,我感到格外的安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萧红和杨绛在各自的文章中都写到了“愧”,谁的“愧”打动了你?为什么?
杨绛《老王》结尾:“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养提升
10.【表达与交流·书面表达】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宠物狗成了一种时尚,但随之而来的是:在公园里、居民小区里狗粪随处可见,狗叫声影响了人们的正常休息;更有甚者,狗伤人的恶性事件时常发生,请你就此现象,给养狗者提一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8·重庆A卷)近日,重庆某中学开展“诵读名家进校园”活动,邀请重庆市的诵读名家来校进行诵读示范和指导,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诵读我宣传】
(1)【语言与思维·言语整合】为营造活动氛围,动员师生积极参与,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句式对称,有感召力,2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目我主持】
(2)【语言与思维·言语整合】活动现场,首先由学校朗诵队朗诵了朱自清的《春》,接着,著名插音员陈老师将朗诵朱自清的《背影》,请你给这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词。(要求:衔接自然,富有感染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策划】
(3)【策略方法·实践策略】在名家诵读感染下,你班决定持续开展诵读活动,请你设计两种与诵读有关的活动,写出活动的名称。
活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B解析:A项“吓”应读hè;C项“赫”应读hè;D项“畜”应读chù。
2.C解析:“骄”应为“娇”,“一”应为“异”。
3.D解析:D项用词不当。“恐怖”应为“恐吓”。
4.B解析:回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变色龙”的讽刺意义。小说讽刺了奥楚蔑洛夫之流趋炎附势、狡诈多变的卑劣性格。
二、能力提升
5.C解析:作答时,应弄清双关的含义,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6.(1)在第一个“六畜”后加“之一”。
解析:象征人丁兴旺的“六畜”不仅有狗,故在第一个“六畜”后加“之一”。
(2)将“一家人”和“狗”调换位置。
解析:逻辑上存在语序不当,故将“一家人”和“狗”调换位置。
(3)将第二个逗号改为分号。
解析:“在主人空闲之余”和“在主人外出时”的句式结构相同,从逻辑上应分为两个分句。
7.C解析:本题考查情景对话的能力。A项,语言太直白,态度生硬,不够委婉;B项,“你脑子有病吧”属于不文明用语,出言不逊,非常不礼貌;C项,理由说明充分,表述最恰当、得体,体现了关爱对方的情感,有说服力;D项,“你是不是不想活了”出言粗鲁,不够礼貌,错误引导,会伤害对方的自尊。
8.C解析:文学常识积累,应记清楚古代作家的生活年代和外国作家的国籍,吴承恩是明代小说家。
9.(1)A 解析:由小说中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可以感受到作者从内心发出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唤。
(2)①“那还没有推完,车夫就不再动手了!”“这时候他又弯下腰去,弄一些碎的。”从句中的副词“就”又“可以看出,车夫盘算时机开口要木样的奸猾以及得寸进尺的贪婪。②“丢了两块木柈哩!小偷来抢的,没看见?要好好看着,小偷常偷柈子…”车夫的话中有感叹句、反问句、祈使句。他从容地运用各种句式,显得居高临下,没有把主顾放在眼里,可以看出车夫的世故、精明。③老头与“我”说话时都是被动应答的,他们以为“我”多给了钱,却不敢贸然来问,一直等到“我”询问时才应答,可见他们的诚实、本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题目要求我们结合“车夫”或“老头”的言行,去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
(3)示例一:前文的叙述描写非常简洁,这两句的描写却很细腻,使文章的节奏紧缓有别,这段话还为下文事情的发展蓄势,让文章起伏有致。
示例二:火光冲破黑暗与寒冷,让人安心,炉火爆炸的声音欢快喜悦,窗上的蒸汽腺胧而温馨,“我”的脸被火光映红,是全文唯一的亮色。寥寥数语描绘的画面,表现了“我”在饥寒交追的生活中片刻的安宁与满足,显得格外珍费,令人感动。
(4).示例一:杨绛的“愧”打动了我。杨绛在和老王相当长时间的交往中并没有将这个善良却不幸的老人当作自己的朋友,这和老王对待她的态度并不对等。当杨绛终于明白这一点的时候,她深深地自责,不留情面地剖析自己,在文中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表现,她的愧怍、反思令人教敬佩。
示例二:萧红的“愧”打动了我。萧红虽然自己处境艰难,但她却依然竭力帮助其他穷苦人。当善良的老人为了一口食物向她感恩时,她羞愧难当,觉得不该领受如此沉重的感恩,她为自己无力帮助他们而自责羞愧。当萧红对老无所养发出反问时,我感觉到了她伟大的悲悯情怀。
示例三:两人的“愧”都打动了我,杨绛对老王施予善意但保持距离,一朝惊醒,深刻自省,是知识分子坦诚的表现,萧红面对弱者,伸出援手却不自诩,受到感恩反而更警醒自责,表现出最朴素真挚的道义担当。她们两人的“槐”都表现了最珍贵的良知。
解析:本题要求我们去感悟文本的情感倾向。萧红和杨绛在各自的文章中都写到了“愧”,这一人类最真实的情感无疑都能够让我们深受感动。
三、素养提升
10.示例:请宠物狗饲养者及时给狗做好卫生防疫工作,不要随意放养。
11.(1)示例一:名家示范入耳 经典作品润心
示例二:学名家诵读 赏经典魅力
(2)示例:在朗诵队同学们清纯甜美的声音里,我们仿佛嗅到了百花的芳香,看见了放飞的风筝,感受到了春的物勃生机。同样是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为我们诠释了深沉含蓄的父子之情,接下来有请著名播音员陈老师引领我们重温经典!
(3)示例:课文诵读大比拼 诵读技巧分享会
解析:(1)写宣传标语,要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要通俗,句式要整齐,修辞要显明。特别是主题要鲜明,一定不能脱离“诵读名家进校园"的主题。(2)拟写串词时应注意:首先确定关键词和情境,然后扩展语句。可运用修辞等手法,使语句有文采。(3)活动方案的主题“诵读名家进校园”已经给定,我们只要围绕给定的主题设计活动的名称即可。切忌偏离主题,活动内容要有可操作性,即可行性强,活动的名称要简洁明快,具有启发性、鼓动性和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