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山水画的意境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山水画的意境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30 17:3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水画的意境》测试习题
基础训练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惆怅(chóu) 赋予(yǔ) 夔门(kuí)
B渲染(xuàn) 柏树(bǎi) 颐和园(yí)
C.暮霭(ǎi) 真挚(zhì) 掠影(lüě)
D.朝霞(zhāo) 熟悉(shú) 沁园春(qì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各自 祟高 关键 独创
B.画意 灵魂 真挚 辉惶
C.朴素 惨淡 意境 有赖于
D.碧空 观查 搏斗 扬州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杨绛先生对中国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爱,都非常纯粹,格调非常之高,令知道她的人对她高山仰止。
B.昨晚那小偷可真大胆,趁李大伯一家人熟睡之时,竟登堂入室,把金项链和家中存放的现金都偷走了。
C.第一次月考考砸了,面对别人的嘲笑,他却充耳不闻。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四月调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D.春天的遗爱湖,草长莺飞,风声鹤唳。漫步在遗爱湖畔,你一定会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二、能力提升
5.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意境是景与情的结合,是山水画的灵魂。
B.要深刻认识观察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情感,才能获得意境。
C.中国画不强调“光”,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画家要进行长期的观察,时间会影响观察对象的精神实质的表现。
D.画画光有意境还不够,还要有意匠。
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的是送别友人时的自然景象,没有直接抒写情感,而是寓情于景,读者能够体会诗人深厚的感情。
B.齐白石对虾的神态和精神熟悉极了,虾才在他的笔下活起来。可见,画家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感悟越是深刻,画出的画就越是传神。
C.山水画画家并不注重表现“光”,而注重准确表现景物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木然地画画,客观景物就会成为标本。
D.五代画家荆浩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有位画家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可见,画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
7.看见中秋月圆的场景,我们不仅会有颇多意境的联想,更有对亲人的思念。“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传统节日里,你有什么样的联想和感情表达?请在众多节日中选择一个,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中秋节——无论是赏明月,还是吃月饼,都表达出对家人团圆的渴望。

8.请结合语境,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漫步水乡同里古镇,走上古朴典雅的渡船桥,绿水悠悠,小船静卧,暮色渐近,飞鸟相还。渡船桥的桥联很精彩,联云:“春入船唇流水绿,人( )渡口夕阳红。”正是眼前之景,惟妙惟肖,精彩绝伦,读后让人涌起思乡之情。
9.阅读下面的材料,给“创造性思维”下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0个字。
创造思考教学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对于思考者或者文化而言,具有新颖性和价值;创造性思维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任务是将原来模糊的、不明确的问题清楚地勾画出来,或提出某种方案加以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①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走出去”战略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仅中国企业、中国产品要“走出去”,中国的优秀文化“软力量”也要“走出去”。而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知已知彼”。
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品质,“至善至美”“中和为美”的审美追求,“周而复始”“虚实相生”的哲学思考,都是中国优秀文化的精华。从诸子典籍、服饰器物、风土民俗中提炼出的文化内涵,就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底气。“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习近平主席从中国古代典籍中汲取智慧,每每在外交演讲中巧妙用典,“中国表达”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广泛传播,“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等文化思想越来越影响着其他国家和人民的价值观。只有认真发掘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中国文化才有“走出去”的底气,“民族的”才能成为“世界的”。
③要做到“知己”,我们不仅要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也要凸显当代中国文化的价值。刘慈欣的科幻作品展示了人类面对宇宙乾坤时的深刻思考、担当精神与共生智慧,其作品译介到欧美后受到普遍好评,刘慈欣本人也荣膺了“雨果奖”,为世界科幻文学殿堂贡献了“中国幻想”。世界著名歌唱家廖昌永只要在国外开独唱音乐会,一定会有三分之一的演出曲目是中国的民歌和流行歌曲。2018年5月7日,在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系列活动中,他又演唱了《绒花》《我和我的祖国》等作品,紧扣时代脉搏,主动传播中国声音,改变着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印象,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创造力。
④要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就要着力提高文化诠释的能力,用符合对方语境的方式来诠释我们的中国文化。这些年,我国借助国际著名的电影节、艺术节、书展、博览会等多种渠道,积极推介中国文化产品,增进了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网页动画《十三五》便以轻松活泼的形式,让外国友人从一个侧面了解和接受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文化。此外,我国青年学生也以说唱、街舞、桌游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文学、艺术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到对外交流活动中。用别人能够听懂的方式来讲述,用别人易于接受的方式来传播,才能真正做到“知彼”。
⑤坚定文化自信,把握历史机遇,只有既立足本土,又面向世界,中国文化才能真正“走出去”,世界才会在审美感中更加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
阅读文章,说说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做到“知己”和“知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素养提升
1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选择最适合做第③段论据的一则,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美国老牌动画电影公司迪士尼、梦工厂纷纷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元素,出品了《花木兰》《功夫熊猫》等优秀影片,不仅为美国电影公司赢得了更多的中国票房,还因中国传统元素的注入带来的视觉与思维的多重惊喜而受到世界各地影迷的欢迎,在票房与口碑上均大获全胜。
【材料二】2018年12月18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围名单发布,中国选送的电影《红海行动》作为九部入围影片之一将冲击奥斯卡奖。这部军事题材的商业影片,没有把单打独斗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当作精神制高点,而是把镜头聚焦在当代中国海军官兵这一集体上,展现了中国军人集体的英雄气概与大国崛起的精神气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完文章后,结合现实,你觉得为了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C
解析:C项中的“掠”应读lüè。
2.C
解析:A项中的“祟”应为“崇”,B项中的“惶”应为“煌”:D项中的“查”应为“察”。
3.A
解析:A“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品德的仰慕。符合语境。B.“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与语境不符。C.“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与语境不符。D。“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与语境不符。故选A。
4.A
解析:B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C动宾搭配不当,“突破”改为“实现”;D,否定词误用,去掉“不再”。
二、能力提升
5.C
解析:中国画不强调“光”,是因为中国画重在表现观察对象的精神实质,对光的要求并不高。
6.D
解析:D项“画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有误。
7.示例一:清明节——无论是燃香烛,还是踏青游,都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示例二:端午节——无论是赛龙舟,还是包粽子,都诉说着对故人久远的怀念。
示例三:春节——无论是放鞭饱,还是贴春联,都传递着对亲人安康的祝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本题注意结合节日习俗来仿写句子。
8.归
9.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对信息内容的概括归纳,给“创造性思维”下定义,要求提炼出主干内容,同时不违反原意,语言简明。
10.示例:要做到“知己”,不仅要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也要凸显当代中国文化的价值;要做到“知彼”,就要着力提高文化诠释的能力,用符合对方语境的方式来诠释中国文化(或:就要用别人能够听懂的方式来讲述中国文化,用别人易于接受的方式来传播中国文化)
三、素养提升
11.示例,我选择材料二,因为材料二中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红海行动》,展现了中国军人集体的英雄气概与大国崛起的精神气度,体现了当代中国文化的价值,能证明第⑤段的论点——“要做到”知己。也要凸显当代中国文化的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议论文的论据,材料一侧重于国外角度,材料二侧重于国内角度,通读第③段,材料二更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价值。
12.示例一,设立更多像孔子学院那样的对外文化机构,推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示例二:创建体现中国文化元素的主题乐园,吸引国外游客参观游览,传播中国优秀文化。
解析:解答此题时,不能脱离本文的内容,要在本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来作答,所提的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措施,还要结合现实,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