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一课时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人教版化学 必修二 第二章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光山一高
1.掌握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
2.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学习目标
1、一次能源:______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直接
流水
风力
原煤
石油
天然气
天然铀矿
2、二次能源:______ 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
例如:______、______等。
3、______是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二次能源,又称____。
电力
蒸汽
电能
电力
一次能源
自主预习检测
生活离不开电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
供电~Do you know
我国发电形式有哪些??
电的获取途径
2001年与2016年发电量分类占比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火力发电原理及过程
燃烧
蒸汽
发电机
化学能 热能 机械能 电能
火力发电的缺点
缺
点
排出大量温室气体
可能导致酸雨
能量转化效率低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
能否直接转化
思考
化石燃料
化学能
燃烧
热能
蒸汽
机械能
电能
发电机
本质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发生电子的转移
本质
火力发电的关键
燃烧
?
讨论与交流
氧化剂与还原剂直接接触进行反应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可不可以使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开呢?
将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分开在不同区域进行
怎样将电子从还原剂区域转移到氧化剂区域?
架设桥梁,构成闭合回路
实验探究
将铜片和锌片分别插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现象并解释原因。
实验1
解释:
Zn + 2H+ = Zn2+ + H2↑
Zn
Cu
稀H2SO4
稀H2SO4
Zn片溶解
并有气泡冒出
Cu片无明显现象
实验探究
将铜片和锌片一起插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现象并解释原因。
实验2
现象:
解释:
Zn片溶解,并有气泡冒出,
Cu片无明显现象。
Zn + 2H+ = Zn2+ + H2↑
Zn
Cu
稀H2SO4
实验探究
现象:
解释:
Zn片逐渐溶解但无气泡;
Cu片上有气泡冒出(H2);
电流计指针偏转。
?
实验3
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现象并解释原因。
Zn
Cu
稀H2SO4
G
实验现象剖析
指针偏转,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说明发生了电子定向移动。
Zn 比Cu活泼,用导线连在一起时,Zn片失去的电子( Zn-2e- = Zn2+)变成Zn2+进入溶液,电子经导线流向Cu片, 溶液中的H+由于电场作用下移向Cu片得电子被还原成H2(2H++2e- = H2 ↑)
Zn
Cu
稀H2SO4
G
现象:
Zn片逐渐溶解但无气泡;
Cu片上有气泡冒出(H2);
电流计指针偏转。
原电池
1.概念: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电子流出的一极
电子流入的一极
负极:
正极: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锌片(负极):
铜片(正极):
原电池总反应:
Zn-2e-=Zn2+
2H++2e-=H2↑
电极反应:
Zn + 2H+ = Zn2+ + H2↑
原电池工作原理
负极
正极
Zn-2e-=Zn2+
2H+ +2e-=H2
还原剂(Zn)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剂(H+)在铜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从锌极流出
流入铜极
经外电路
Zn2+
H+
SO42-
电流方向
“负极出电子,电子回正极”
原电池化学反应本质:
氧化还原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还原性相对较强)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还原性相对较弱)
正极、负极的判断
设计水果电池
利用苹果,柑橘,柠檬或其他水果
制作原电池
视频
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A
B
探究一:电极
稀硫酸 稀硫酸
Zn
Zn
Cu
Zn
偏转
不偏转
结论一:
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做电极
观察: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G
G
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探究二:溶液
结论二:两极之间充入电解液
Cu
Zn
酒精
Cu
Zn
硫酸溶液
偏转
不偏转
G
G
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探究三:电路
结论三:形成闭合回路
稀硫酸
Zn
Cu
G
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探究四:反应
结论四:有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Cu
C
NaOH溶液
G
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注意: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是首要条件。
(1)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做电极,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碳棒)为正极。
(3)两个电极用导线相连构成闭合回路。
(2)两个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4)有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实质)。
水果充电
利用苹果,柑橘,柠檬或其他水果
制作原电池给自己的小电器供电
视频
练习巩固
以下装置是否为原电池
A
A
A
A
A
A
Zn Cu
Fe C(石墨)
Zn Zn
Fe Cu
Si C(石墨)
稀H2SO4 CuSO4 溶液 稀H2SO4
A B C
Zn Cu
A
稀H2SO4 稀H2SO4 酒精 稀H2SO4
D E F G
√
√
√
×
×
×
×
Zn Cu
练习巩固
判断正、负极
Mg
Al
NaOH溶液
G
Si
C
H2SO4溶液
G
负极:Mg
正极:Cu
负极:Al
正极:Mg
Mg
Cu
H2SO4溶液
G
×
可令她百思不解的是,自从车祸后,她常常感到头晕头痛、夜间失眠、心情烦躁……医生绞尽了脑汁,格林太太的病情仍未见好转……
一位年轻的化学家来看望格林太太时,为格林太太揭开了病因!
请你当医生
课堂小结
化
学
能
与
电
能
间接:
直接:
化学能
燃烧
热能
蒸汽
机械能
发动机
电能
装置
原电池
概
念
构成条件
工作原理
本节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