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古诗三首 马诗 课件(2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0 古诗三首 马诗 课件(2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1 07:0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古诗三首(一)
马 诗
唐 李贺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生字




luò
chuí
záo
fén
xiè
网络
铁锤
凿穿
焚烧
郑燮
络:络纱 络丝 络线 脉络 网络
锤:锤打 锤子 铁锤 千锤百炼
凿:凿井 开凿 凿子 凿壁偷光
焚:焚香 焚毁 焚烧 玩火自焚
生字组词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朗诵全诗,注意节奏
李贺的《马诗》共有23首,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这里所选的是第五首。
课前导入
诗人介绍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鬼”之称。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主要作品:《马诗二十三首》《梦天》《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著有《昌谷集》。
多音字


yān 燕山 燕国
yàn 燕子 燕窝



sì 相似
shì 似的
lào 络子
多音字


dāng 当前
dàng 适当


luò 脉络
注释
燕(yān)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诗中指边塞。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沙漠。此指西
北沙漠地带
诗词赏析
比喻
燕山:山名。
比喻,钩:古代武器
以雪比喻沙,以钩比喻月,从一个富有特色的景色写起,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
译文:月光下,辽阔的沙漠一望无垠,黄沙万里,在月光下犹如无边的积雪。燕山山脉的上空,高高地悬挂着一弯秋月,放射着清冷的光辉,恰似一把弯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诗词赏析
诗词赏析
这两句描写了一片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大漠”“燕山”是边塞征戍之地。“沙如雪”“月似钩”,略作点染,极精炼地勾勒出战场的典型环境。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诗词赏析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什么时候才能够。
用黄金装饰的马
笼头。象征被重用
迅速、痛快地跑。
明写骏马在沙漠中奔跑,实写何时自己能被重用,报效国家
“何当”领起作设问,传达出无限期盼之意;“快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诗词赏析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什么时候才能给马配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让它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驰骋,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呢?
诗词赏析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两句借马抒情,以马自喻,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而又得不到赏识发出呼喊,表达了一种愤慨之情。
全诗诗意
月光下,辽阔的沙漠一望无垠,黄沙万里,在月光下犹如无边的积雪。燕山山脉的上空,高高地悬挂着一弯秋月,放射着清冷的光辉,恰似一把弯钩。
什么时候才能给马配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让它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驰骋,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呢?
全诗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边塞战场的景象起兴,抒发了作者的壮志和情怀。
诗的前两句写景,平沙如雪,新月似钩,展现出辽阔旷远的边疆战场景象;
后两句抒情,想象跨马奔驰,盼望能够征战沙场,为国建功,情景相衬,鲜明地表达了诗人意图立功疆场的强烈愿望。
诗的主题
《马诗》这首诗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借咏马来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功立业的情感。
课堂检测
《马诗》这首诗是怎样借物抒情的?
《马诗》借马渴望带上金笼头,驰骋千里,抒发自己希望有一个广阔空间,施展抱负,报效国家。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何当”的意思是( )。
A.何时将要 B.什么时候 C.当时
(2)这两句诗中的“_______”表达了作者无限的企盼之情。“_______”象征受到了重用,“_______”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课堂检测
B
何当
金络脑
踏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