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古诗三首 石灰吟 课件(2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0 古诗三首 石灰吟 课件(2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1 07:0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二)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下了此诗。据说此时的于谦才十二岁,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
创作背景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朗诵全诗,注意节奏
诗人介绍
作者介绍: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主要作品:《平阳道中》《咏煤炭》《暮春遇雨》《于忠肃集》等。
生字



chuí
záo
fén
锤:(chuí) 锤打 锤子 铁锤 千锤百炼
凿:(záo) 凿井 开凿 凿子 凿壁偷光
焚:(fén) 焚香 焚毁 焚烧 玩火自焚
生字组词
多音字


gǔ 骨头 骨气
gū 骨碌 花骨朵
注释
吟 :古代诗歌的一种。
等闲:平常。
浑 :全,全然。
清白:指高尚的节操。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打撞击。锤,敲打。凿,撞击。
千、 万,指撞击次数多,虚指,是夸张手法。
诗词赏析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万”是虚指,形容很
多次说明石灰开采很不容易
写出了石灰烧制过程
平常
“千锤万凿”“烈火焚烧”写出了石灰的来之不易。“若等闲”表现了石灰石面对严峻考验时从容、无畏的气概。
诗词赏析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译文:石灰要经历过千万次的捶打和开凿,才能被开采出深山。把烈火焚烧,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情。
诗词赏析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这两句诗写出了石灰开采、烧制的艰难,也象征着人一生所要面临的困难和挫折。
诗词赏析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使破碎
粉末
石灰的颜色
全,全然
暗指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了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的过程,而“浑不怕”三字又寓有其不怕牺牲的精神;“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作者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诗词赏析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诗词赏析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两句诗暗喻自己为国为民,永垂青史的志向。诗人以拟人的手法,歌颂了石灰不怕牺牲的精神。暗喻诗人不管要经历多少磨难,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做清白的人。
诗词赏析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歌颂了石灰不怕牺牲的精神。暗喻诗人不管要经历多少磨难,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做清白的人。
全诗诗意
诗意:(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诗的主题
《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课堂检测
一、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_________
浑 :_________________
清白:_________________
平常。
全,全然。
指高尚的节操。
选 择
  
千锤万凿(zuò záo )

烈火焚(hún fén)烧

粉骨碎(cuì suì )身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诗人______。
(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
(3)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表达的是作者怎样的志向?请用一个四字词语说明这种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谦
C
要留清白在人间
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