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导读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导读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1 20:3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三年级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主张“课外阅读”课程化,建议多引导学生读经典名著,多读整本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课外阅读,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根本性的要求,它告诉我们,语文仅靠课堂上几篇课文的学习,提高语文素养是不可能的,学生只有通过课余时间的大量阅读,才会增强对语文课的理解,提高文学修养。
【学情分析】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阅读策略,有了一定的阅读速度。《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3-4年级)的学生的阅读建议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我给高年级的孩子推荐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以孩子的视角来看此书有趣之处,以此引导学生去读此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能让学生对阅读此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就可以耐心地读完这本书。
【文本解读】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
【教学目标】
通过这节阅读指导课,激发学生对《鲁滨逊漂流记》的阅读兴趣。
初步学会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通过欣赏梗概,赏读精彩片断等方式,激发学生读课外读物的兴趣。
3.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并能与好朋友分享读书的感受。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通过欣赏梗概,赏读精彩片段等方式,激发学生读课外读物的兴趣。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读《鲁宾逊漂流记》的兴趣。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准备】小说《鲁宾逊漂流记》、故事梗概、精彩文段、电影片断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是一种旅行,“读万卷书”也是一种旅行,读书是一场心灵旅行。在书中,你可以穿越古今,可以游历中外,可是翱翔天宇,可以畅游海底。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穿行在文字间,暂时逃离这个车水马龙的闹市,来一次说走就走的读书之旅。
聊聊此书影响
1.(课件出示)对此书的一些评价语。
师:1985年,美国《生活》杂志在百万读者中开展“人类有史以来”最佳书的评比活动,在最后推选出的10本最佳书中,这本书排名第二。法国思想家卢梭说: 每个正在成长的男孩都应该先读读这本书。同学们,是不是对这本书已经开始有所期待啦?
生:是!
2.播放由此书改编的电影的片断。
师提问:刚才的电影片断中提到了此书的书名是什么?作者叫什么?
生:观看视频后回答问题。
聊聊此书的作者
师:从刚才的视频中我们知道写此书的作者叫丹尼尔·笛福(1660-1731),他是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家。出生在伦敦的商人家庭,他干过各种行业,到过欧洲大陆许多国家,也参与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在年近60岁之际开始创作《鲁滨逊漂流记》,大获成功,赢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称号。其他小说有《辛格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一个骑士的回忆》等,均受读者欢迎。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就是他写的《鲁滨逊漂流记》。请大家准确给读读书名。
生:(读书名。)
推荐此书的阅读兴趣点
师:读一本书,只要有一点吸引读者,就可以让人读下去。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有以下几个阅读的兴趣点——
这是一本源自真实的故事的书。
(1)课件出示:(指名学生读)
十八世纪初,在英格兰的大街小巷,人们议论着一个传奇的人物:1704年,水手塞尔科克登上了一艘海盗船去寻找宝物,中途与船长发生了争吵,结果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他随身只带了一点武器与一本《圣经》。弹药用完之后,他只好靠快跑追捕山羊,徒手觅食,过着茹毛饮血般的原始生活,后来,他居然跑得比一般的猎狗还快。就这样,他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下来,直到四年以后,航海的人们发现了他……
1711年,塞尔科克回到了伦敦,并在报刊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成了闻名一时的人物。这段传奇般的冒险经历激发了一个作家的灵感,不久,以他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就发表了。
(2)自由畅谈:如果你是鲁滨逊,你漂流到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你觉得你会遇到哪些困难?
2.这是一本妙趣横生的书。
(1)有趣的名字
原文精彩片段赏读一:
不久,我就开始和他谈话,并教他和我谈话。我告诉他,他的名字叫 “星期五”,这是我救他命的一天,这样取名是为了纪念这一天。
交流想象:“星期五”是野人的名字,多有趣!说说你想象中的野人是什么样子?
师:你们想象中的野人真是各具各色,但是这个叫星期五的野人长这样——
原文精彩片段赏读二:
这个野人生得眉清目秀,非常英俊。他身材修短合宜,四肢挺直又结实,但并不显得粗壮。他个子很高,身体健康,年纪看来约二十六岁。他五官端正,面目一点也不狰狞可憎,脸上有一种男子汉的英勇气概,又具有欧洲人那种和蔼可亲的样子,这种温柔亲切的样子在他微笑的时候表现得更为明显。
师小结:这个有着有趣名字的野人,长得哪像个野人呀,简直就是一位气质非凡的男神呀!真让人想迫不及待地去认识他!
有趣的关系
原文精彩片段赏读三:
晚上,我就把门从里面闩上,梯子也收进来。这样,如果星期五想悄悄来到我的身边,就必然会弄出许多声响把我惊醒。在我用梯子爬进爬出的地方。此外,我每夜都把武器放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
思考并畅谈:读过这段文字,你觉得“我”和“星期五”是什么关系?
原文精彩片段赏读四:……我与他谈话真是快乐无比。不仅如此,我越来越感到他是多么地天真诚实,我真的打从心底里喜欢上了他。……我对他说,我们可以动手造一条跟这一样大的船,让他坐着回家。他顿时跑去把斧头取来交给我说"拿着它,杀了星期五吧!不要赶他走!"他说这几句话的时候,态度十分诚恳,眼睛里噙着眼泪。
思考并畅谈:读过这段文字后,你觉得“我”和“星期五”又是什么关系?
师小结:“我”和“星期五”从敌对关系到朋友、甚至是生死之交,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书会告诉你们!
其他有趣之处
原文精彩片段四赏读:
A.有趣的住所:两处住所,一处是城堡或称为帐篷,在小山脚下,四周建起了围墙,后面是一个岩洞,岩洞已扩大成好几个互相连通的洞室,那堵围墙当时是用树桩围成的,可现在已长成了又高有密的树林,谁也想不到后面会有人住。
我还有一座乡间别墅,每年的7月可以住在这里,我在茅舍外也修了一道坚固的围墙,围墙是由两层篱笆筑成的,有一人多高,桩子打得很牢固,中间又塞满了树枝,出入同样用一架梯子爬上爬下,这样我可以安心地在里面住。
阅读后畅谈交流:如果你去鲁滨逊家串门,你更愿意去那一处住所,为什么?
B.有趣的“家庭成员”:狗,小山羊,猫,鹦鹉,野人......
3.这是一本野外生存指南。
话题交流:如果你在野外独自生活,会遇到哪些困难?
学生畅谈,教师总结。
4.这是一本教你勇敢的书。
对比阅读:
原文:(女生读)我看不到有任何出路,除了饿死,就是给野兽吃掉。夜色降临,我想到野兽多半在夜间出来觅食,更是愁思满腔。我想,若这儿真有猛兽出没,我的命运将会如何呢?恐惧时时包围着我。
原文:(男生读)回到“城堡“,我躺在吊床上,觉得这个家确实完满无缺,舒适安定,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和满足。我现在完全改变了对忧愁和欢乐的看法。与初来岛上相比,我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欢乐。
对比阅读后质疑:鲁滨逊从最初的“恐惧”到后来的“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欢乐”究竟经历了什么?
生:自由猜想内容。
师:此书的作者说“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相信只要你认真地读,一定能从阅读中获得勇敢的力量。
说说打算如何读这本书
老师建议:
猜想 封面
浏览 序言
对话 目录
细读 内容
摘录 精彩
评价 作品
交流 感悟
制定阅读计划:从今天开始阅读,两周以后我们进行这本书的读书交流,到时候,将举行知识抢答、精彩内容分享、表演、读书小报展评等活动来分享和交流我们的阅读收获!
以小诗小结课堂
亲爱的孩子们,
请与我一起,
带着好奇,
带着梦想,
带着追寻,
走到书里来。
这里有世间最迷人的景致,
这里有人间最动人的情感,
这里有最好的朋友......
在等你们。
来吧,孩子们,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

【教学反思】
书与读者也许是讲究缘分的吧,我首次上《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的原因是:我去支教,支教的学校每学期给每个班每个学生配一本必读书,我带三年级的语文,我的班级领到的正是此书。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我觉得他们读此书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一来他们刚从低年级步入中年级,识字量有限,会制约他们深度阅读;二来这是一本外国名著,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学生都很陌生,所以他们阅读起来是比较吃力的。可是,既然此书已经配给我们班了,我就得想办法调动孩子们的阅读胃口,让他们有兴趣、有耐心地读完。
如何才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呢?说实话,我自己并不喜欢冒险、探险类小说。但是,作为语文老师,不能以自己的阅读喜好来影响学生。即便老师不喜欢,但是对孩子们有益的书籍,就得想办法引导他们去阅读。于是我并且摒弃自己对此书内容的喜欢,试着揣摩孩子们可能会感兴趣的地方在哪里?经过一次一次地阅读,我找出四个阅读兴趣点:
1.这是一本源自真实的故事的书。
2.这是一本妙趣横生的书。
(1)有趣的名字
(2)有趣的关系
(3)其他有趣之处
A.有趣的住所
B.有趣的“家庭成员”:狗,小山羊,猫,鹦鹉,野人......
3.这是一本野外生存指南。
4.这是一本教你勇敢的书。
以上四个阅读兴趣点中,我重点抓“妙趣横生”这一点,通过欣赏原文片断、对比阅读、预测内容、畅谈想象等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阅读期待和阅读兴趣。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搭建了一个令他们激发信心、释放才智、张扬个性的平台,让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带的三年级的孩子们在我上完这节导入课后,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整本书的阅读当中去,许多孩子不到一个星期就把这本书阅读完了。由此可见,只要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他们就一定会投入地去读,并且会把阅读当做一种自觉的行为。
在本次陇原“四有好老师”宣讲活动中,我选择了将《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导读课带给宣讲活动地区的孩子们和老师们。因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恰当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有益于对孩子进行情感熏陶,品德塑造,更是引导孩子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主张“课外阅读”课程化,建议多引导学生读经典名著,多读整本书。对于单篇课文阅读教学,老师们很熟悉,而如何让“课外阅读课程化”这是许多一线老师困惑的问题。所以我打算以此作为一次教研课,让更多的语文老师听过以后共同讨论、交流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思路。
宣讲活动时,我选择了高年级的孩子,因为他们已经基本跨越了生字障碍,这个学段,是进行大量课外阅读,实现语言积累的好时机。因此,在这一学段中,指导他们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就显得尤为重要。
宣讲活动以后,我无法确定我这样一节导读课后,会有多少孩子会投入地去阅读此书,但是在短短的40分钟之内,我和学生在一次又一次共读中,不断地在书中相遇。孩子们,在共读中,遇见了一位好读书的老师;老师在共读中,遇见了善思乐学的孩子们。这样的共读,让师生彼此更加信赖。这样的遇见,不仅仅是师生的遇见,还可能是读者与作者的遇见。这样的阅读,也应证了萧伯纳的“苹果——思想互换论”。整本书导读中,在富有仪式感的师生共读中,让阅读轻松而美好,这份轻松与美好,会成为师生的集体记忆。因着这份美好,也许孩子们从此爱上阅读、享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