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 6.20天坛里的声科学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首师大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 6.20天坛里的声科学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首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5-01 19:1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首师大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六单元
20.天坛里的声科学
教学目标
1.了解天坛建筑中的声科学知识;会做回声的实验。
2.初步具有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及讲述调查结果的表达能力。
3.对天坛里的声科学具有探究兴趣,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科学成就而自豪。
教学重点
初步具有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及讲述调查结果的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对天坛里的声科学具有探究兴趣,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科学成就而自豪。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教师:
你们知道天坛的位置吗?
讲述:
天坛位于北京市崇文区天坛路,是北京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天坛内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具有奇妙的传声特征,显示了中国古代在建筑声学方面的杰出成就。1998年11月,天坛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研究探索
1.观察1
回音壁是什么样的?
人们发现,一个人对着回音壁的围墙说话,其他人将耳朵贴在围墙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听到那个人的说话声。
2.讨论1
围墙为什么能传声?学生讨论。
3.观察2
三音石在什么地方?
三音是位于回音壁圆心处的一块石头,因为人站在这块石头上拍一下手,就可以连续听到三次拍手的回音而得名。
1.观察3
圜丘是什么样的?
学生讨论。
2.思考
如果你站在圜丘上的平台中央说话或拍手,就会听到很响的回音。这是为什么?
阅读
回音壁是一座圆形的围墙。当人面对着墙壁讲话时,声音会在墙上反射。如前面示意图中那样:声音从某处沿围墙反射传到1,又从1反射传到2,再依次传到3、4……由于墙壁表面比较光华和坚硬,声音在反射的过程中损失的比较小,所以听起来还比较清楚,好像从近处传来的一样。
三音石正好位于回音壁的的圆心处。在三音石上发出的声音会均匀地传到围墙的各个部分,并被围墙反射回来,所以在三音石上可以听到很响的回音。反射后的回音,经过圆心又继续传播,当它们碰到围墙后又被反射回来。一般我们能清楚地听到二、三次的回音。
圜丘上的响声也是回音造成的现象。由于距离近,声音传播的时间快,几次的回音叠加在一起,耳朵来不及分辨先后到达的回音,所以听起来就觉得声音特别响。有机会去天坛公园时,可以亲自体验一下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的传声特征。
讨论
在什么环境中能产生回音?
学生思考。
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讨论。
调查
回音能做什么?
板书设计
20.天坛里的声科学
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的传声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