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七年级历史(下)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时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七年级历史(下)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时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01 14:4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测试题
?
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
?A.秦 B.西晋 C.隋 D.元
2. 他226年称帝,建国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发展生产,社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他结束了分裂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三国时代,成为又一位统一全国的皇帝,他是(? ? ? ? )
?A.司马懿 B.司马炎 C.司马昭 D.司马睿
3.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比较秦朝与隋朝的相似点,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 ? ? )
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
B.都是历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C.都采取残酷的手段加强思想控制
D.都为巩固统治修建了巨大的工程
?4. 经过学习,王鹏同学认为隋朝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隋朝得以统一全国的必然因 素有( )
①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的民族交融 ③江南经济的发展 ④大运河的开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 581年,建立隋朝的是( )
?A.隋炀帝 B.李世民 C.隋文帝 D.黄巢
6.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下列哪两位皇帝的统治最能说明这个道理(? ? ? ? )
?A.汉文帝、汉景帝 B.隋文帝、隋炀帝 C.唐高祖、唐太宗 D.唐太宗、武则天
7.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材料主要说明大运河(? ? ? ? )
A.加速了南北的统一 B.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快了隋王朝的灭亡
?8.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 )
①解决黄河水源不足 ②加强南北交通
③显示隋王朝的强大 ④巩固对国家的统治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9. 如图诗中“至今千里赖通波”是指隋朝大运河( )
A.有千里之长
B.成为南北交通枢组
C.起到防洪作用
D.发挥灌溉作用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更看中门第。隋朝实行科举制,使普通的读书人也能走上仕途。这体现了科举制(? ? ? ? )
A.促进贵族向平民转化 B.简化人才选拔的程序
C.扩大官员的选拔范围 D.保证世袭贵族的特权
?11.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诗歌反映了我国隋朝创立的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这一制度是(? ? ? ? )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行省制度 D.分封制
12. 他在位时开创科举、开凿大运河,造福后世。他好大喜功、不惜民力,结果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下列历史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 ? ? )
①建立隋朝?②设置进士科?③下令开凿大运河?④开创“开元盛世”局面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13.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改变古代读书人命运的科举考试开始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4. 科举制正式确立时在位的皇帝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5.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 )
A.隋朝繁荣而短暂 B.隋朝实现了南北统一
C.隋朝因暴政而亡 D.隋朝开通了大运河
?16. 隋朝作为统一的朝代存在的时间是( ? ? ? ?)
?A.581~618年 B.589~619年 C.581~600年 D.588~618年
17.朝大运河是世界上伟大的工程之一,它的修建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1)隋朝大运河是哪个皇帝在位时期开凿的?

(2)开凿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3)运河的开通起到了什么作用?

(4)分别写出字母 A、B、C 所在位置的相应地名。

?
18.通问题是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朝开凿的大运河
(1)如图是哪一朝代开凿的运河?该运河的中心在哪?

(2)从如图可以看出该运河沟通了哪五大水系。

(3)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商人,从A点出发经大运河到洛阳,要经过运河的哪一段?(写该段的名称)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4)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运河的开通的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C 2.B 3.C 4.A 5.C 6.B 7.C 8.B 9.B 10.C
11.B 12.B 13.A 14.A 15.A 16.B
二、 非选择题
17.(1)隋炀帝。
(2)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3)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 济和文化的交流。
(4)A余杭、B涿郡、C洛阳。
18.(1)隋朝;洛阳。
(2)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3)永济渠。
(4)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试卷第8页,总9页
试卷第9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