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高二选修一 6王安石变法(一)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历史高二选修一 6王安石变法(一)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01 15:3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高二年级 历史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岳麓版)
王安石变法(一)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文学上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世称“王荆公体”。熙宁二年(1069年),主持变法,熙宁七年罢相。1086年病逝于钟山,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或王荆公。
王安石(1021-1086)
一、如何勤苦尚凶饥——变法的社会背景
二、今人未可非商鞅——变法的内容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变法的作用
四、幻化空身即法身——变法的结果
五、自许高材老更刚——变法的政治思想
六、一去心知更不归——变法的得失
七、往事悠悠君莫问——变法的评价
一、如何勤苦尚凶饥——变法的社会背景







《清明上河图》局部
宋太祖赵匡胤
北宋缕悬法指南针
一、如何勤苦尚凶饥——变法的社会背景







“市”突破空间、时间限制,形成街市;商品经济向农村扩展,草市不断发展;益州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不断发展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
宋太祖刻石于太庙
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
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
——《宋论·太祖三》
《北宋、辽、西夏对峙图》(1111年)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偃武修文
强干弱枝
削弱军队
的战斗力
与辽、西夏战争败多胜少
积弱



叠床架屋
机构
重叠
官职
混滥
岁币、岁赐负担








增加财
政负担
荒年募兵
虚外实内
强干弱枝


军费开
支高涨



财政支出增长
积贫


财政危机

不抑兼并,土地集中,隐瞒赋税
财政收入锐减


稍夺其权
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

年代 收入(缗) 支出(缗)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神宗熙宁元年
(1068年) 6500万余 8000万余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宋仁宗时期,枢密副使富弼上书说
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

方庆历、嘉佑,世之名士常患法之不变也。
——(南宋)陈亮《龙川集》

宋代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进取精神,承平时代辅佐君王,以求四海清平。更为可贵的是在国势维艰黑云压城大厦将倾之时,他们那种挽狂澜于既倒勇往直前百折不回的大无畏精神。不计个人安危,将国家的生死存亡完全置于一已利益之上,这种理想精神在宋代士人身上表现尤为抢眼。
——黄全彦《宋代士人精神与辛弃疾的悲剧意义》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等人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等十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史称 “庆历新政”。但是新政触犯了官僚贵族们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庆历五年(1045年)初,新政宣告夭折。
范仲淹(989-1052)
然本朝累世因循末俗之弊……君子非不见贵,然小人亦得厕其间;正论非不见容,然邪说亦有时而用。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农民坏于繇役,而未尝特见救恤,又不为之设官,以修其水土之利。兵士杂于疲老,而未尝申敕训练,又不为之择将,而久其疆场之权。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宋神宗(1048年-1085年)
变法图强
强兵之法
取士之法
富国之法
二、今人未可非商鞅——变法的内容
二、今人未可非商鞅——变法的内容
1.均天下之财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安石曰: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措施 内容 作用
青苗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市易法
均输法
政府低息贷款给农民
政府调控市场
以钱代役
兴修水利
清丈土地
按土地等级收税
抑制兼并
保障农业生产
增加政府收入
政府协调供求关系
限制大商人
2.以变五代姑息羁縻之俗







措施 内容 作用
精兵
将兵法
保甲法
保马法
军器监
淘汰老弱
兵将相对固定
兵农合一
民户代养官马
减少军费开支
提高军队战斗力
加强对人民控制
专门管理武器制造
3.教化本也刑政本也







措施 内容 作用
改革科举制度
整顿太学

惟才是用

废明经科,设明法科
进士科考经义时务策
编《三经新义》,优秀学生直接为官,设武学等专门学校
提拔支持改革的官员,
打破按资升迁成规
为变法制造舆论
培养选拔具有真
才实学的人才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变法的作用








元祐初,户部尚书李常称:“昔先帝(神宗)勤劳累年,储蓄边备。今天下常平、免役、坊场积剩钱共五千六百余万贯,京师米盐钱及元丰库封桩钱及千万贯,总金银谷帛之数,复又过半,边用不患不备。”
——《续通鉴长编》卷四
富国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变法的作用








熙宁始务辟土,而种谔先取绥州,韩绛继取银州,王韶取熙河,章惇取懿、洽,谢景温取徽、诚,熊本取南平,郭逵取广源,最后李宪取兰州,沈括取葭芦、米脂、浮图、安疆等砦。
——《宋史·地理志》
强兵
四.幻化空身即法身——变法的结果







司马光(1019-1086年)
1085年,宋神宗去世,哲宗继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起用司马光,结果新法逐渐被废除,史称“ 元佑更化”。1093年,宋哲宗亲政,追贬司马光,贬谪苏轼、苏辙等旧党人于岭南,恢复王安石变法。1100年,宋徽宗即位,向太后主持朝政,旧党复起。1102年徽宗亲政后,新党再起,继续实行所谓“新法”。
《元祐党籍碑》
1119年宋江起义
1120年方腊起义
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塑像
感 谢 倾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