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二年级 地理
在建筑保温材料尚末普及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往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在厚度上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观察图1-2-1,找出这种规律。思考墙壁厚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在建筑保温材料尚末普及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往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在厚度上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观察图1-2-1,找出这种规律。思考墙壁厚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区域气候环境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我国的特色民居
江南民居
新疆平顶屋
区域气候环境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云南吊脚楼
我国的特色民居
江南民居
新疆平顶屋
区域气候环境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云南吊脚楼
区域地理坏境对人类活动具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三大自然区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
区域地理环境
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
区域的发展水平和方向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历史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案例一
发展阶段 人类生产活动特点 人类活动的主要分布区 人类活动制约因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采集狩猎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不同历史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说出这一阶段人类活动主要生产方式和集中分布区?
2、思考这一阶段的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采集和狩猎阶段
发展阶段 人类生产活动特点 人类活动的主要分布区 人类活动制约因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采集狩猎阶段 以采摘野果和狩猎为生 少数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
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 极大的依赖地理环境
1、读图说出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
2、概括这些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3、分析这些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4、思考这一阶段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农业社会阶段
发展阶段 人类生产活动特点 人类活动的主要分布区 人类活动制约因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农业社会阶段
农业生产是主要生活来源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和盆地地区
地形、土壤、河流、气候等自然条件 开始改造地理环境(栽培植物、驯养动物))
分析这一阶段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能源资源,矿产资源,交通状况,是工业和商品贸易的基础。
①资源型工业城市:
——东营
黄河三角洲蕴藏着富的石油,随着油田的开发,东营市应运发展起来。
②临海型工业基地:——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日本无大型铁矿、煤矿等资源优势,借助优势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摆脱对矿产资源的地域依赖,工业基地分布在港口附近。
②临海型工业基地:——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日本无大型铁矿、煤矿等资源优势,借助优势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摆脱对矿产资源的地域依赖,工业基地分布在港口附近。
3. 工业社会阶段
发展阶段 人类生产活动特点 人类活动的主要分布区 人类活动制约因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工业社会阶段
生产机械化,能源需求量大。 矿产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海运发达的地区。
矿产资源、交通状况
充分利用地理环境提供的资源或区位优势发展经济。
世界主要有哪些高新技术产业区?
美国硅谷、加拿大北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中国中关村科技园区、俄罗斯新西伯利亚高新技术产业区、印度班加罗尔高科技区、德国幕尼黑高新技术产业区等。
更加深入地利用地理环境,对地理环境依赖减小。
思考这一阶段的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后工业化阶段
4.后工业化阶段
发展阶段 人类生产活动特点 人类活动的主要分布区 人类活动制约因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后工业化阶段
耗能、耗材的产业比重下降,高新技术广泛运用
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区
环境质量 更加深入地利用自然环境,对自然环境依赖减小。
发展阶段 人类生产活动特点 人类活动的主要分布区 人类活动制约因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采集狩猎阶段 以采摘野果和狩猎为生 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 动植物分布 极大地依赖地理环境
农业社会阶段 农业生产是主要生活来源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河流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 自然地理条件
开始改造地理环境,栽培植物、驯化禽兽
工业社会阶段 生产机械化,能源需求量大 矿产资源丰富或区位交通优越的地区 矿产资源、交通状况
充分利用地理环境提供的资源或区位优势发展经济
后工业化阶段 耗能、耗材的产业比重下降,高新技术广泛运用 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区
环境质量 更加深入地利用地理环境,对地理环境依赖减小
发展阶段 人类生产活动特点 人类活动的主要分布区 人类活动制约因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采集狩猎阶段 以采摘野果和狩猎为生 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 动植物分布 极大地依赖地理环境
农业社会阶段 农业生产是主要生活来源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河流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 自然地理条件
开始改造地理环境,栽培植物、驯化禽兽
工业社会阶段 生产机械化,能源需求量大 矿产资源丰富或区位交通优越的地区 矿产资源、交通状况
充分利用地理环境提供的资源或区位优势发展经济
后工业化阶段 耗能、耗材的产业比重下降,高新技术广泛运用 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区
环境质量 更加深入地利用地理环境,对地理环境依赖减小
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时代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科技的进步使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逐渐变小
不同社会阶段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同
各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体结构不同,对地理环境的要素需求不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小
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减弱,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减小。
水与北京城市发展的关系
案例二
水为城市提供水源、航运和灌溉。
“城因水生”
蓟城选址
“高勿近旱而水用足,
下勿近水而沟防省。”
——《管子》
向东、北扩大
“城因水迁”
观察:自辽代以来,北京古城在空间上是如何变化的?
北京古城的变迁与水源有什么关系?
“城因水困”
永定河断流
河流污染
(2015年)
“城因水困”
永定河断流
河流污染
(2015年)
“调水解困”
2004年与2016年北京市供水总量及来源构成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人水和谐”
控制人口
生态涵养
人类依赖于一定的自然环境而生存。
地理环境对人类自身发展进程有着深远影响。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016天津文综,1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汉唐时期的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图1 北方古“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图2 新“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1)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6分)
图1 北方古“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图2 新“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自然环境的恶化,沿线古文明中心的衰落。
[2019天津文综13]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吉林省珲春市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回答该市其他地区聚落很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地表坡度大;地势高、气温较低:水源相対不足:森林茂密;土层较薄。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