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共4小题)
1.写同音字组成词语。
fèi: 弃 花 腾
biàn: 别 护 子
2.看拼音,写词语。
tiào yuè kuān kuò cāng ying zhé lǐ jūn yún
yán sù qīng xī liàn xí shuāi dǎo bó zi
3.下面的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4.按要求写句子。
(1)九曲黄河让我懂得百折不回,莽莽昆仑使我学会立地顶天。(仿写句子,用上划线的字)
(2)续写句子。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艺术是花,美丽处处可见;
艺术是一首歌, :
艺术是 , 。
(3)读《唯一的听众》中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写下来。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她在想: 。
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她在想: 。
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5.
小花鹿
去年生日那天,爸爸送我一只美丽的“小花鹿”。它既不会跑,也不会跳,是个泥制的储蓄罐。
“小花鹿”可真讨人喜欢。圆圆的脑袋上,一对粉红的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它的脸上嵌着两只明亮的眼睛,透蓝的眼眶里,那圆溜溜的黑眼珠还真有神采呢!一张小嘴微微摄(juē)着,像是要跟我说话。“小花鹿”的身体是橘黄色的,上面还有大红色的梅花斑纹。它那条又小又短的尾巴向上翘着,显出一副调皮的样子,它整天静静地蹲在我的写字台上。我在它的脖子上系了一条绿丝带,打了个蝴蝶结,这一下,它变得更加神气和漂亮了
自从我有了“小花鹿”以后,那些话梅啦、山楂啦、橄榄啦,不像过去那么吸引我了。我不再随便买零食吃,把节省下来的钱,从“小花鹿”后脑勺上的小口子里塞进去。每当我这样做的时候,“小花鹿”就像吃到了鲜嫩的树叶一样,高兴得眯起眼睛笑了。一天又一天,一个月又一个月,不到一年,“小花鹿”变得沉甸甸了。我抚摸着它,高兴地说:“这下我就可以去买许多书啦!你的功劳真不小啊!
(1)文中的“小花鹿”指的是 。
(2)“小花鹿”可真讨人喜欢。请为文中的“讨”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A.查究,处治
B.研究,推求
C.索取
D.求,请求
E.招惹
(3)第2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直线画出来。
(4)作者自上而下有顺序地描写了“小花鹿”的外形:
脑袋→ → →小嘴→ → →
(5)自从我有了“小花鹿”以后,我发生了什么变化?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6.森林里有许多动物,它们平时会做些什么呢?玩具店里的玩具,在夜深人静时,它们会交谈些什么?会不会举办一个大联欢会?……请你发挥想象,编一个故事吧!故事要完整、有趣,题目自拟,350字左右。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4小题)
1.【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同音字的辨析与应用,同音字,音同形不同,义也不同,完成时要结合题目中已知的语素,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
【解答】废弃:抛弃不用。
花费:因使用而消耗掉。
沸腾: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产生大量气泡。
辨别: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
辩护:针对指控提出事实、理由来申辩。
辫子:把头发分股交叉编成的条条儿。
故答案为:
废 费 沸 辨 辩 辫
【点评】要想掌握好词语,首先就要对字进行区分,无论是同音字,还是形近字,都要熟练掌握并运用。认清同音字,关键是能根据它们表示的不同意思,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
2.【分析】看拼音写词语是低年级语文的一个基础题目类型,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跳跃 宽阔 苍蝇 哲理 均匀
严肃 清晰 练习 摔倒 脖子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
3.【分析】考查了对古诗断句的能力,完成本题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诵读,然后结合诗句的结构、用词及所表达的感情进行断句。
【解答】B.错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思是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姑苏”是一个词语,之间不应停顿。“夜半”是一个词语,之间不应停顿。故正确的朗读节奏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A、C、D正确。
故选:B。
【点评】诵读诗歌时,一定要注意停顿、重音的确定,将诗歌读得富有节奏和韵味。
4.【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和续写以及想象能力,解答好此题,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和平时的多多练习来完成。仿写句子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要通顺连贯。
【解答】(1)是《中华少年》中的一段文字,仿写时用上“让”和“使”字,例句句式是:……让……使…….根据这个句式可仿写为:小小蚂蚁让我懂得团结一致,平凡蜡烛使我学会舍己为人。
(2)续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本题是说艺术是什么,怎么样,根据以上内容,接下去可续写为:艺术是一首歌,悦耳动听,艺术是一盏灯,为我们照亮前进的路。
(3)发挥想象,想象老妇人心中的想法,想象要合理。通过阅读《唯一的听众》这篇短文,结合本题句子意思,本题可想象填空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她在想:这个孩子缺乏自信。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她在想:我应该鼓励他,让他重拾信心,这样他的琴技才会进步。
故答案为:
(1)小小蚂蚁让我懂得团结一致,平凡蜡烛使我学会舍己为人;
(2)悦耳动听 一盏灯 为我们照亮前进的路;
(3)这个孩子缺乏自信 我应该鼓励他,让他重拾信心,这样他的琴技才会进步。
【点评】仿写、续写、想象这类题目要求学生要充分发挥想象,依照例句格式进行仿写,注意想象要合理。
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5.【分析】文中写了我的储蓄罐“小花鹿”的外形和作用。小作者的语言充满童趣,对“小花鹿”的介绍由表及里。表达了小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解答】(1)考查了词语的理解,阅读文章,结合句子:爸爸送给我一只美丽的“小花鹿”。它既不会跑,也不会跳,是个泥制的储蓄罐。从这两句话可知,文中“小花鹿”指的是“储蓄罐”。
(2)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结合句子:“小花鹿”可真讨人喜欢。这句话中的“讨”的意思是惹的意思,这里是说小花鹿惹人喜爱。
(3)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中心句的理解。文章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小花鹿”的外形。处处流露出小作者对它的喜爱。所以中心句是:“小花鹿”可真讨人喜欢。第二自然段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4)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熟读文章第二自然段可知,作者自上而下有顺序地描写了“小花鹿”的外形。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脑袋→( 耳朵)→(眼睛)→(小嘴)→( 身体)→(尾巴 )→(脖子 )。
(5)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结合句子:自从我有了“小花鹿”以后,那些话梅啦、山楂啦、橄榄啦,不像过去那么吸引我了。我不再随便买零食吃,把节省下来的钱,从“小花鹿”后脑勺上的小口子里塞进去。从这句话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
(1)储蓄罐;
(2)E;
(3)“小花鹿”可真讨人喜欢。
(4)耳朵 眼睛 身体 尾巴 脖子;
(5)自从我有了“小花鹿”以后,那些话梅啦、山楂啦、橄榄啦,不像过去那么吸引我了。我不再随便买零食吃,把节省下来的钱,从“小花鹿”后脑勺上的小口子里塞进去。从这句话可知答案。
【点评】理解分析文章内容是做题关键。题干都是与理解文章内容有关的。所以做阅读题必须学会归纳总结。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6.【分析】本题为自命题的想象作文,要求发挥想象,编一个故事,结合“森林里有许多动物,它们平时会做些什么呢?玩具店里的玩具,在夜深人静时,它们会交谈些什么?会不会举办一个大联欢会?……”这一提示,可编一个童话故事。想象作文必须有一个“美好”的中心。无论是颂扬真、善、美,还是抨击假、恶、丑,都要对人们进行健康的、积极的思想宣传,或对读者起到启示、教育的作用,或给人展示一种美好的前景,让人充满幸福的期盼。写想象作文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据,要合乎情理,不能胡编乱造。现实生活是孕育美丽的幻想和美好愿望的土壤,离开现实生活的想象就会变成空想,变成胡思乱想。比如孙悟空是想象的产物,可他一半像人,一半像猴,综合了人和猴的特点。写想象作文应和写记叙文一样,在写法上也要写“实”,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即用现实生活记叙文的方法去写未来的生活,让人读了有身临其境之感。写想象作文也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达,章法结构的组织,使人读起来能感到文通宇顺,条理清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解答】范文:
橡皮的聚会
在四年级四班的教室里,同学们去上体育课了。橡皮们纷纷跳出铅笔盒开起了会议。
一块橡皮自豪地说:“我从橡皮厂里出来时,那里的叔叔和阿姨可好了,他(她)们给我加了一层粉红色涂料,漂亮极了!我的小主人非常爱惜我,用完了赶紧把我放进铅笔盒里。还定期给我洗澡呢!”“唉,我真羡慕你呀!我原本也是既干净又漂亮的,”一块满身是洞的橡皮,满脸愁容地说:“可是,落到我那淘气的小主人手里,你们看,扎得我浑身是铅笔眼儿,疼死我了!”“呀,这真太可气了!”橡皮们都替他打抱不平。
橡皮们述说着自己在主人那里不同的经历,觉得各自的待遇真是天壤之别,有的高兴,有的难过。
正在这时,一块老年橡皮说:“我们要请铅笔帮忙,让它们给那些不爱护文具的同学写一张纸条,让他们醒悟!”橡皮们纷纷行动起来……
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回到教室,一些孩子找不着橡皮,哭了起来。突然,他看见了桌子上的纸条:小主人,我那么愿意为您服务,请爱惜我吧!
同学们后悔极了,他们决定找回橡皮,永远爱惜他们。
从此,橡皮们变得干净极了
【点评】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小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以橡皮的聚会为主线,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述了橡皮们不同的遭遇,告诉同学们要爱护学习用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让不同遭遇橡皮自己开口叙述各自的待遇,神态、语言生动感人,读来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