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01 19:5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背景: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是,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为争取恢复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长期努力。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材料一:1963年12月到1964年2月,周恩来总理首度出访遥远的非洲,一共访问了非洲10个国家……宣布了同非洲国家发展国家关系五项原则和中国对外经济援助八项原则……坦桑尼亚前总统朱利叶斯·尼雷尔说:“无论是中国给予我国的巨大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中,还是我们在国际会议的交往中,中国从来没有一丝一毫要左右我们的政策或损害我们国家主权和尊严的企。”
——刘鸿武《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前世今生》
材料二:1964年到1967年,中国相继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打破西方核垄断。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进入太空轨道。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思考:为何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获得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从而成功?
1、新中国进一步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深得各国的尊重。
2、中国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与亚非等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3、中国国力增强;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提高了中国的高级地位。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意义:
美国长期实行敌视中国的政策,拒绝承认新中国,并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的方针,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1、中美关系正常化
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中美关系
二、中美、中日建交
思考:中美双方互相调整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从美国方面来看,……1969 年1月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主张利用世界上各种相互斗争的力量的对立,以维持均势,从而确保美国的霸主地位。他希望通过改善对华关系来抗衡苏联,……从中国方面来看,……苏联在中苏边境集结重兵,咄咄逼人。为了抵御来自北方的严重威胁,同时,为了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为了恢复和扩大国际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希望缓和同美国的关系。
——郭大钧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93》
材料一: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求。
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接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中美开始接触,所谓“小球推动大球”
1、中美关系正常化
周恩来说:"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我们相信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国人民大多数的赞成和支持。"
破冰之旅
材料: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访华。就在基辛格结束访华几天后,7月15号,尼克松发表公开讲话:明年访华。此言一出,全世界震惊。于是,一些同中国关系犹豫不定的国家,开始重新思考对中国的态度。
——《1971重返联合国》第一集:世界需要中国
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访华,同周恩来总理会谈。
1971年7月9日,叶剑英到机场迎接基辛格
1、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1年7月16日,中美同时发表《公告》。公告说:“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中美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钟,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
1、中美关系正常化
历史性的握手
1972年,尼克松总总统访华。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又称《上海公报》)。
“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
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9年《中美建交公报》
美国承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9年4月,中美正式建交
2、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1972年9月29日,周恩来和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中日建交
《中日联合声明》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
中日两国应当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处理好民族情感和国家利益;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日两国应当加强合作推动两国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两国共同发展等
你认为现如今应当怎样看待中日关系,
我们对日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改善和发展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推进与主要大国的关系。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1、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
三、全方位外交
周边是首要,
大国是关键,
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全球伙伴关系为主要路径,
全球治理为开拓方向
多边是舞台。
政治经济社会是内容
2、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表现:
170多个国家建交
A
举办一系列国际会议(如APEC)
C
参加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如WTO)
B
D
成功收复香港和澳门
关注气候
2、历史意义: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③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国力强大才是根本原因 !
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温馨提示:请从国家实力、外交政策、国际环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