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描述吸气、呼气的过程 :
肋骨间
的肌肉
收缩
膈肌
收缩
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
肋骨向上向外运动
膈顶下降
胸腔容积增大
膈肌
舒张
胸廓前后、左右径减小
肋骨向下向内运动
膈顶上升
胸腔容积减小
肋间的
肌肉
舒张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想一想,议一议
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气体
在大气中的含量(%) 78 21 0.03 0.07 0.9
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
2.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多了,如何证明?
1.呼出气和吸入气(环境中的气体)相比,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有什么变化?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甲
乙
A
B
1.乙瓶中的石灰水变混浊说明:
2.在实验装置中,设置甲瓶
的目的是:
3.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的差别:
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对照。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了气体交换。
原因是:
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有哪些?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①肺泡数目多;
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有哪些?
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吸气时,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肺部
毛细血管
肺泡
CO2
O2
血液
肺泡
二氧化碳
氧气
组织处的毛细血管
CO2
O2
组织细胞
血液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氧气
肺中的氧气最终被运到哪里去了?氧气最终是在哪里被利用的?
有机物 氧 二氧化碳 水 能量
肺中的氧气最终被运到组织细胞,在线粒体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线粒体
呼吸作用:
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
肺泡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氧气
氧气
外界空气
呼吸道 肺
氧
肺部
毛
细
血管
CO2
扩散作用
血液循环
组织
处毛
细
血管
组织
细胞
O2
CO2
扩散作用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
液中的运输
呼吸的全过程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解读曲线:
时间/秒
曲线A
曲线B
升/量容肺
0
5
10
15
20
0
5
10
15
20
1
2
3
4
5
1
2
3
4
5
升/量容肺
·
·
·
·
·
·
·
·
·
·
·
·
·
·
·
·
·
·
·
·
·
6
时间/秒
1.曲线A和曲线B分别表示人体处于何种状态?
2.两曲线反映的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有何不同?
3.两曲线的呼吸频率分别是多少?
曲线A:安静状态;曲线B:运动状态。
与曲线A相比曲线B呼吸深度深,呼吸频率快。
曲线A:18次/分;曲线B:27次/分。
3.(8分) 图(一)为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二)为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容积变化示意图,图(三)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A指
的是 ,
图(二)所示曲线中的 段
表示人体吸气过程,请结合图(一)、图(二)完整叙述人体的吸气过程: 。(4分)
(2)图(三)中1代表的物质是 ,血液从毛细血管的B端流到C端后,其成分的变化是 含量增加。
识图作答 (根据“[ ]”内编号,横线填文字。)右图是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问:
①肺泡的结构特点是:肺泡壁 , 由 构成。这一特点,使肺泡适宜于 。
②图中 [1] 是 ,
[2] 是 。[1、2]气体交换
是通过 作用
来完成的。
③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
后,血液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