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高一年级 生物学
问题探讨:
人们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就像把一瓶蓝墨水和一瓶红墨水倒在一起,混合液是另外一种颜色,再也无法分出蓝色和红色。这种观点称为融合遗传。
讨论:
1.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当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后,子代的豌豆花会是什么颜色?
2.你同意上述观点吗?你的证据有哪些?
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后,子代的豌豆花会是什么颜色?
亲代
子代
孟德尔(G.J.Mendel,1822-1884)
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豌豆花
桃花
豌豆:自花传粉,一般都是纯种。
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自交:即自花传粉,植物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完成受粉的过程。
植物的自交只有豌豆这样的自花传粉的形式吗?
如玉米,雄花花粉落在同一植株的雌花上完成的传粉,也是自交。
遗传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性状(trait):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的统称。
相对性状(relative trait):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请分析本题(选自2020年市北京市春季合格考)
下列各对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 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
C.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 D.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
B
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豌豆的相对性状易于区分,便于观察分析统计。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杂交(cross):不同植物间的异花传粉。
供应花粉的植株叫作父本(♂)
接受花粉的植株叫作母本(♀)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正交和反交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F1: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的子一代
显性性状:F1显现出来的性状(如高茎)
隐性性状: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矮茎)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F2:杂交子一代( F1)自交产生的下一代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 高茎 × 矮茎
↓
F1 高茎
↓(自交)
F2 高茎 矮茎
株数 787 277 T=1064株
比例 2.84 : 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F2群体中显隐性性状分离比例大致为3:1不是偶然的。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提出如下假说:
(1)生物的遗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
遗传因子的性质是相对独立的颗粒属性,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显性遗传因子:决定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如D)。
隐性遗传因子:决定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如d)。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提出如下假说: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
显性纯合子:体细胞中有成对显性遗传因子的个体,如高茎(DD)。
隐性纯合子:体细胞中有成对隐性遗传因子的个体,如矮茎(dd)。
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如F1(Dd)。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提出如下假说:
(3)每对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可均等地分配到配子中→每一配子(花粉或卵细胞)中只含其中一个。
如高茎纯合子(DD):产生的一个配子为(D)。
矮茎纯合子(dd):产生的一个配子为(d)。
杂合子(Dd):产生的一个配子为(D)或(d)。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提出如下假说: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2
1/2
1/2
1/2
1/4
1/4
1/4
1/4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小结:
第一组概念:孟德尔的豌豆遗传实验
杂交、正交、反交、自交实验
第二组概念:基于孟德尔的豌豆遗传实验的实验现象
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
第三组概念:基于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遗传因子、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纯合子、杂合子
基因分离定律的概念梳理
遗传因子
性状
控 制
不同形式
显性遗传因子
隐性遗传因子
相对性状
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
控 制
控 制
纯合子
杂合子
不稳定遗传
稳定遗传
体细胞成对存在
表现型
自 交
遗传因子与性状的关系
父本:提供精子(或供应花粉)的亲本,用符号“♂”表示。
母本:提供卵细胞(或接受花粉)的亲本,用符号“♀”表示。
亲本:父本、母本合称亲本,用大写字母“P”表示。
杂交子一代: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用符号“F1”表示。
杂交子二代:杂交子一代自交后产生的后代,用符号“F2”表示。
配子:精子和卵细胞合称配子,精子称为雄配子,卵细胞称为雌配子。
合子: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的细胞,一般指受精卵。
杂交实验中使用的遗传术语
课后概念检测(教材第8页)
1.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1都表现为显性性状,F1的自交后代却发生了性状分离。据此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 )
(2)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 )
×
×
遗传因子
(包括)
显性遗传因子
(体细胞中成对
存在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
(两者杂交后代)
杂合子
( )
性状
(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包括)
性状分离
( 交)
(出现现象)
补充完善关于本节内容的概念图,关注概念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