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拟行路难(其四) 课件 (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拟行路难(其四) 课件 (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1 16:1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一单元 拟行路难(其四)
人教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二年级 语文

课堂目标
学习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阅读方 法理解古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杜甫《春日忆李白》
题 解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后擅长音乐的晋 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号为一绝。《乐 府解题》记:“《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
“每因酒酣而歌之,听者莫不流涕。”
有些学习和模拟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以一“代”或
“拟”字,以表示是学习或模拟之作。

南朝宋时,鲍照模拟和学习乐府,经过充分的消化吸收,得 其风神气骨,自创格调,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
《拟行路难》就是鲍照所开创的“歌行体”作品的集中体现。
《拟行路难》为“歌行体”诗歌,篇幅短长不一,声律、韵 脚也较为自由,句式比较灵活,平仄亦不拘泥。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朗读吟咏 初悟诗情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借水叹愁

酌酒消愁 悲歌泄愁
吞声添愁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孟子?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 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意:①作者之意;②读者之意。 志:作者之志,作品之志。
逆:探究、推测






自己的 切身体会
作者写作 诗歌的本意
推测
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立足语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 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概括为:(1)解读语言,揣摩诗意;
(2)切己体验,体会诗情。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 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 们的生平、思想情感和为人处世态度,全面了解他们所 处的生活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此所谓“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
知人论世
概括为:(1)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
(2)了解作者生活环境和时代。
知鲍照其人
鲍照(约414—466)字明远,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 鲍照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
鲍照出身寒微,身地孤贱,自称“家世贫贱”。二十多岁时,在临川 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临川国侍郎。

鲍照:“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可闻者,岂可数哉!大丈夫岂可 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南史》卷十三)
后来鲍照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 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

世人称鲍照为鲍参军。有《鲍参军集》传世。
“总四家而善美,跨两代而孤出,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 代。”(南朝·钟嵘《诗品》)
论鲍照其世
鲍照所处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门阀制度是封建 等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形成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盛行。
门阀, 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后世把 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
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 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
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深层探究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吞声添愁


借水叹愁 酌酒消愁
悲歌泄愁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深层探究


吞声添愁


酌酒消愁 悲歌泄愁
以水起兴
认 命 不认命 难认命

实则

表面 借水叹愁


“命”,诗中指门第决 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 第就决定什么样的人生 起点和人生命运。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深层探究



内核

表象





社会政治黑暗
世路坎坷艰难
人生遭遇不平
艺术特点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探究提炼
全诗特点:
1.语言质朴,明白晓畅
情感真挚,真切感人
托物寓意,比兴遥深
浑朴莽苍,格调非凡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5.声韵自由,句式灵活
“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清·沈德潜《古诗源》)
自主迁移
运用提升
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 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蝶躞垂羽翼? 弃置 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 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思考:请用“以意 逆志,知人论世”的 阅读方法简要分析本 诗的思想情感。

同学们,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 许多才人名士,“才秀”而“人微”,他们虽有才华有抱负,但 “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 怆。可喜可庆的是,我们处于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 代,只要我们是“德才均秀”的人,在这个时代,是可以大有作 为的!
谢谢大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