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2.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3.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4. 感悟生命的永恒。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1、学会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启发学生领会课文中通过精细的描写、含蓄的抒情、新颖的想象而感悟的人生哲理。
2、 对文中表现出的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适当点拨、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3、 教学用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19世纪,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打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懊丧。茫然中,他忽然发现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一次一次被风吹断,蜘蛛一次一次地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将军深受激励,后来重整旗鼓,终于在滑铁卢战役中打败了拿破仑,这位将军就是赫赫有名的威灵顿。
威灵顿将军受到蜘蛛的启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女作家宗璞写的散文《紫藤萝瀑布》,看看作者曾有过怎样的际遇?面对紫藤萝花,作者有些什么感悟?而我们又会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
(二)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生命的珍品。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它们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二、解题
"紫藤萝"亦称"紫藤"、"朱藤"、"藤萝",豆科,羽状复叶,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种、子供食用。因为,很多很多的紫藤萝花缀在一起,像瀑布一样从空中垂下来,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 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 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三、检查预习
1.读准下面加点词的音。
迸溅出bèng)忍俊不禁(jīn)仙露琼浆(qióng)盘虬卧龙(qiú)
2.解释下面的生词。
(l)迸溅:向外溅出或喷射。
(2)繁密:多而密。
(3)稀落:稀稀疏疏,出现得少。
(4)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5)酒酿;江米酒。
(6)挑逗:逗引,招惹。
(7)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忍俊:含笑。
(8)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9)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朗读全文。 (学生自读,老师范读)
2.思考并讨论作者写作时的线索,梳理结构。
(1)、用_____线勾画表示“我”观赏紫藤萝瀑布的行踪的语词;
(2)、用~~ 线勾画“我”所做、所思、所感的语句;
(3)、用几个短语简要而准确地概括勾画出主要内容。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读书,圈画有关语句,并概括内容。)
同学们刚才按老师的要求在书上进行了认真地勾画,同时也对勾画出来的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概括。下面,把老师的概括,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的行踪。大家在读书的时候一定注意到了,文中作者的行踪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看到紫藤萝瀑布就停住了脚步,然后是伫立花前抚摸花儿;最后是加快脚步离开了紫藤萝瀑布。行文思路相当清晰。
停住脚步
伫立花前
加快脚步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又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呢?相信同学们刚才已经找到了有关语句并进行了概括。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停住脚步 驻步赏花 (1—6段)
伫立花前 伫立忆花 (7—9段)
加快脚步 快步悟花 (10—11段)
板书设计:
停住脚步 驻步赏花 (1—6段)
伫立花前 伫立忆花 (7—9段)
加快脚步 快步悟花 (10—11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听写生字词)
二、赏析第一部分。
叫学生先读第一部分,注意体会文中的写作顺序、角度、方法及作用。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
(1)色: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
(2)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3)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2.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色——形——香)
讨论并归纳:先写每一穗花,再写每一朵花。先写花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然后写花的形状,“像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最后写花的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3.作者在描写时,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大量运用了比喻和拟人。
写花儿一串串“挨着”、“挤着”,花儿彼此“推着、挤着”、“叫着”“嚷嚷”“我在开花!”“我在开花!”,以拟人手法写出花的童稚般的欢乐,让人觉得花在骄傲而坦荡地为自己美丽的存在而欢笑嘻闹。
以“瀑”为比喻,赞美花之茂与繁。以“欢笑”、“挑逗”等拟人手法,突出花具有人的灵气,这样将比喻、拟人交替使用的还有用“帆”、“舱”喻花朵外形,用“忍俊不禁”拟花朵的情态,生动而形象地传达出花朵美丽娇媚的特征。
4、问:作者生动形象的给我们描绘出紫藤萝花的一些什么特点?
写花瀑,突出其繁盛;写花穗,表现其活泼热闹;写花朵,描绘出它们的美丽娇媚的特征。总的让人感到这一树紫藤花,是那么繁茂,那么热烈,那么欢乐,那么活泼,那么妩媚,那么充满了无限生机。)
5、再让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体味文中那美妙的语言、绚丽的画面和无限的生机。(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学生在各自试读的基础上展开朗读比赛。
三、课堂练习
阅读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1、语段开头写“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
A、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____________
B、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春红以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是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摘不摘花,“我”的心理很矛盾,请分析这矛盾的心理是什么?想摘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摘,除了没有摘花的习惯外,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生动地描写突出了紫藤萝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小结。
作业:写景片段练习。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色: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
紫藤萝树 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色: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
紫藤萝花 形:像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香: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第三课时
一、抽问检查复习。
二、朗读第二和第三部分,讨论以下问题
1、那关于“生死迷,手足情”的,指的是什么事?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弟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的事。(焦虑、悲痛)
2.作者为什么把花香说成“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讨论并归纳:这里运用了通感。即人的感觉相通,如花香是嗅觉感受,作者把它说成“浅紫色的”,这是视觉感受,“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是幻觉感受。运用通感使语言更加清新、活泼、灵动。
3.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那时的紫藤萝是怎样的?(用文中词语回答)写这段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稀落、伶仃、稀零。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气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4.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讨论并归纳: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稀落,遭遇不幸,过了这么多年,又开花,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这样生机勃勃,想到自然界生命的顽强和美好。而人类也是如此,小弟虽然身患绝症而死,但人类的生命长河并不因某个人的逝去而停止流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因此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5.提问:本文的倒数第二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深刻含义?
讨论并归纳:运用比喻、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这些花也正如人,人类社会也正如花一样由每一个一朵组成,虽然某些花或某个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6.提问:“本文的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刻含义”?
讨论并归纳:说明作者从花中得到感悟,心中的失弟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和前进的动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⑴ 生命是曲折的,但生命的存在却是美好的,永恒的。
⑵ 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中,可能会遭遇挫折和磨难。
⑶ 遇到不幸时,不能被厄运压倒,要保持着美好生命的信念。
三、小结
本文写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中心思想)
文章写景抒情多处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突出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四、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1."春红已谢"中的"红"是指:
2.第一段中划线一句中运用的动词"挨"和"接"能否互换?为什么?
3.在第二段中,摘写出写"我"的体验和感受的句子来。
4.文章题目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文题写出了紫藤萝的什么特点?
5.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花形——犹如瀑布 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烈
花色——热烈沉静 忆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花香——朦胧长久 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