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带上她的眼睛
刘慈欣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是一种起源于近代西方的文学体裁,是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
刘慈欣,1963年六月生,山西阳泉人,高级T程师,科幻作家。主要作品包括7部长篇小说,9部作品集,16篇中篇小说,18篇短篇小说,以及部分评论文章。获得2011年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奖,2010、2011年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科幻作家奖等。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全频带阻塞干扰》等,其中《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裎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2015年8月23日,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
作者简介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及科幻小说的特点;熟读课文,理清小说脉络
2 学习本文写法,并明确其作用;学习前有伏笔,后有照应的写法;学习本文的对比写法;学习本文运用动作、心理、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进而体会人性之伟大.
字词知识
1.字音字形
点缀( ) 迟钝( ) 蒙眬( )
闲暇( ) 凸现( ) 拍摄( )
蔚蓝( ) 合拢( ) 心有灵犀( )
天涯海角( ) 覆盖( ) 一缕( )
彪( ) 忙碌( ) 地毯( )
硅酸盐( ) 镍( ) 安慰( )
草籽( ) 岩浆( )
zhuì dùn lóng
xiá tū shè
wèi lǒng xī
yá fù lǚ
biāo lù tǎn
guī niè wèi
zǐ jiāng
字词知识
2.多音字
ké(外壳)
qiào(地壳)
zhòng(重量)
chóng(重复)
hú(桃核)
hé(核心)
壳
重
核
字词知识
3.形近字
缀zhuì(点缀)
辍chuò(辍学)
胧lóng(朦胧)
眬lóng(蒙眬)
瑕xiá(瑕疵)
暇xiá(闲暇)
涯yá(天涯)
崖yá(山崖)
字词知识
4.重要词语释义
点缀:
迟钝:
朦胧:
闲暇:
蔚蓝:
吟唱:
心有灵犀:
天涯海角:
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变得更美好。
(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模糊,不清楚。
泛指空闲。
类似于晴朗的天空的一种颜色。
吟咏歌唱。
指彼此心意相通。
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教学板块一
默读,知大意,理情节。
1.作者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了,领航员小姑娘被困在了地心,再也无法看见地面世界,所以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2.请同学们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段(小标题前的部分):开端:我带上她的眼睛去休假。
第二段(草原):发展:草原旅行我与她感受迥异。
第三段(落日六号):高潮:她因落日六号出事被困地心。
第四段(透明地球):结局:我能感受她的歌声与话语。
板块二
品读,析语言,探写法。
跳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1.“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棵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种子”指什么?这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种子”指:那次旅行看到的情景对“我”精神方面的影响:我已开始感受自然界的诗意。
作用:是对前面所写的在裤脚上发现了两三棵草籽的引申,暗示了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如何理解“‘我怕封闭……’一道闪电在我的脑海里出现”这句话?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女孩的话比喻成一道闪电,生动地表现了“我”猛然醒悟的情状。
2
3.作者描写了“我”与“她”对草原的感受不同,我对草原有怎样的感受?她对草原有怎样的感受?小组展示课本剧。
明确:我虽然对草原景色有感叹,但觉得草原的一切都寻常。
而她对草原的一切景致都感到惊喜,渴望地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渴望地听草原上的每一种声音。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小溪中的一条小鱼,都会令她激动不已;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风中一缕绿草的清香都会让她落泪。
4速读课文第四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1.“在以后的岁月中,我到过很多地方,每到一个处,我都喜欢躺在那里的大地上”,我“喜欢躺在那里的大地上”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可以看到停泊在地球中心的“落日六号”地航飞船,
可以感受到从几千公里深的地球中心传出的她的心跳。
可以想象着金色的阳光和银色的月光透射到这个星球的中心,听到了那里传出的她吟唱的《月光》,还听到她那轻柔的话音,从而产生“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的想法。
5,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运用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明确: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找出课文中运用伏笔的地方,并找出文中照应的文字:
伏笔:“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
照应:“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年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伏笔:“热,热得像——地狱。”
照应:“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中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伏笔:“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
照应:“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本文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请举例说明。
A.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
——但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飞船里中微子通信设备的能量最后耗尽,这种联系在两个月前就中断了,具体时间是在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
B.“我太怕封闭了。”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
疑难探究
板块三
研读,析人物,悟主旨。
分析人物,感悟精神
1. 文中这么多的伏笔和照应,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表现出小姑娘的处境。小姑娘的处境怎么样 ?
小姑娘身陷绝境。
2.她的心态如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平静。从第44段里找到的。
3. 身陷绝境却如此平静,请问小姑娘强大的精神力量从何而来?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齐声朗读第44、45两个自然段,看看小姑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①强烈的敬业精神?;②为科学献身的精神;③对生养了自己的这颗星球的无限的热爱。
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明确:通过写她深陷地心只能通过传感眼镜感性地了解地球的故事,歌颂了乐观、敬业为了科学而不怕献身的精神,也表达了最平凡的事物才更需要我们去珍惜的哲理。
总结课文
文中的伏笔与照应,构思巧妙,引人入胜,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科幻作品的无穷魅力。希望本文的学习能够为大家打开一扇阅读科幻作品的大门,领略科幻的神奇。
作业
1平时我们接触过不少科幻小说,请展示一下这些科幻小说。 2完成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