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01 19:3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3课 土地改革 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之后实行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这次土地改革的目的、主要地点、步骤和结果是怎样的?
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有何重要意义?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根本原因: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1、土地改革的原因:7%50%57%14% (2)现实需要: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1)时间:1950年比较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不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内容: 材料研读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结合这段文字,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还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就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同时,这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 3、土地改革的经过 (1)时间:
(2)具体措施:
相关链接 为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这次土地改革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与过去的土改政策有所不同。这样做可以使中农放心,他们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也有利于稳定城市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1950年冬——1952年 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靠剥削为生,剥削的主要方式是地租 一般占有土地,也有租入土地的,自己参加劳动,但以剥削为其生活来源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剥削的方式主要是剥削雇佣劳动。 多数占有土地,也有租入土地,主要靠自己劳动,不剥削他人,也不出卖劳动力 占有一部分土地或没有土地,一般需要租种土地耕种,或出卖一部分劳动力,受剥削一般全无土地,完全或主要以出卖劳动力为生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标准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农民分到了劳动工具 4、土地改革的结果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相关史事 全国约有350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分别不同情况,用更长的时间,采取适合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来完成民主改革的任务。
1959年,西藏地区开始进行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经过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主。西藏地区民主改革西藏地区民主改革西藏地区民主改革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1)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地位: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国家发展:①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②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相关史事 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 “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毛泽东共和国反腐败第一大案知识拓展 1951年冬开始,全国范围内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刘青山、张子善案件是“三反”运动中轰动全国的一起案件。1、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请在右侧的?中画√。 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
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
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 2、在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土地改革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
想一想,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了什么变化? 农民分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产量增长;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1、【2019?重庆B卷11】1950年6月,新中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改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公斤。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新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B.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C.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D.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B中考真题演练 2、【2019?四川乐山中考19】下列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D.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2019?江苏盐城中考22】宣传画是反映时代特征的一种形
式,请欣赏下列宣传画,回答问题。(1)宣传画一中的“大
会”的出现与建国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从
国家发展方面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C土地改革;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4、【2019·山东德州中考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辟新纪元】
材料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