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练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02 07:1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是指(???? )
A .分封制 B .科举制 C .行省制度 D .三省六部制
2.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绵延2700多千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2014年在卡塔尔首都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B .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C .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
D .防洪灌溉,促进农业的发展
4.?隋朝为了实现国家统一,最后灭掉的割据政权是(????? )
A .陈朝 B .齐朝 C .梁朝 D .北周
5.?隋朝一位杭州书生,要到洛阳去探亲,如果走运河水路,按顺序应经过的河段是(??? )
①永济渠? ②通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 .①②③ B .④③②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6.?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度的主要作用体现在(?? )
A .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B .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C .把选拔各级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
D .结束了由世袭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7.?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
A .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 .完成南水北调
C .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 .便利对南方的控制
8.?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的科举制度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9.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
A .秦 B .西晋 C .隋 D .唐??
10.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的夜空,时间虽然短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使南北重新统一
B .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 .隋炀帝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D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二、填空题
11.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北达________,南至________,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12.隋朝开创的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选官制度________。
13.?看图,回答问题
运河的中心是:A.________(地名);
运河两端:B.北达________(地名);
C.南至________(地名);
(从北到南)运河四段: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14.台湾在隋唐时期的名称________。
15.唐朝时期不断完善科举制,________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16.? ________统一南北,励精图治,进行改革,促进了隋朝社会的繁荣。
17.隋朝工匠________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18.隋朝时,家住洛阳的一位商人要沿着大运河乘船去涿郡,他一定要经过________(填渠名)。
19. “金榜题名”、“连中三元”“十年寒窗”,从这一组词中你能猜到我国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这种以考试成绩录用的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这是 ________
20.隋朝开始实行________,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三材料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皇十七年(597年),“中外仓库,无不盈积”。到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 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 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扬州市区古运河新貌
材料三:?? 京杭大运河,世界上最长的古代人工河,与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佛加大佛塔并称为世界古代最宏伟的四大工程;但唯独京杭大运河,至今仍然是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隋文帝时期经济状况如何?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 请说明大运河的开凿与材料一的关系。
(3) 根据材料二对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谈谈你的感想。
(4)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成功申遗。结合材料三,从历史角度说明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理由。
22. 隋朝的统一,开创了隋唐时期300多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隋朝兴亡】
材料一?? 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材料二?? 炀帝遂恣荒淫。登基之初,即建洛阳,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
【人才选拔】
材料三?? 《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一千三百余年;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经济繁荣】
材料四
项目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材料五??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1) 隋朝走向繁荣开放主要与哪位皇帝有关?
(2) 材料二中列举了隋炀帝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你认为隋朝由盛而速亡的原因有哪些?
(3) 材料三中的“这一制度”指什么?它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 请你完成材料四中的结论部分。材料四、五反映了隋朝社会出现什么景象?
(5) 材料四、五反映的隋朝社会景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6) 【探究感悟】通过上述史实探究,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