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欧阳海中心学校六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5分)
1.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
2.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状、形态等,没有产生新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 ,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将之称为 。
3. 和 是使铁容易生锈的原因。
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大量的 气体。
5.太阳系里体积最大的两颗行星是 和 。
6.银河系以外还有类似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恒星集团。比: 星系、 星系。
二、判断题(每小题0.5分,共5分)
7.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手上的细菌。 (判断对错)
8.我们喝的矿泉水里面没有微生物。 (判断对错)
9.发光的电灯是一种化学反应现象。 (判断对错)
10.大熊星座的主要特征是有北极星,小熊星座的特征是有北斗七星。 (判断对错)
11.虽然空气、电、声音是看不见的,但它们都是物质。 (判断对错)
12.两个不同倍数的放大镜组合起来观察物体,放大倍数可增大。 (判断对错)
13.近视眼镜可以放大物体的图象。 (判断对错)
14.月球上环形山的成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 (判断对错)
15.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 (判断对错)
16.银河实际上是由无数颗星星组成的一条闪亮的光带。 (判断对错)
三、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5分)
17.夏季,北斗星的斗柄指向( )
A.西 B.南 C.东 D.北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宇宙在膨胀 B.光年是时间单位
C.恒星是运动的
19.白糖加热时熔化为糖浆,这是 ,继续加热,糖炭化变成了炭,这是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20.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 )
A.火山 B.环形山 C.海洋
21.农历上半月的月相是 ,农历下半月的月相是 。
A.由圆到缺 B.由缺到圆
22.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
A.食盐 B.玻璃 C.碱面
23.夏季,三颗亮星( )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
A.角宿一 轩辕十四 心宿二
B.天津四 织女星 牛郎星
24.食物滴上碘酒后,变蓝色,说明食物中有( )
A.蛋白质 B.脂肪 C.淀粉
25.昆虫头上的触角是它的( )
A.眼睛 B.鼻子 C.耳朵
26.空气中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四、连线
27.连线:将星星与其所在的星座连上
牛郎星 天琴座
天津四 天鹅座
织女星 天鹰座
心宿二 小熊座
北极星 天蝎座
五、简答题
28.生产实践中,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的速度?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5分)
1.【分析】晶体是由大量微观物质单位(原子、离子、分子等)按一定规则有序排列的结构,因此可以从结构单位的大小来研究判断排列规则和晶体形态。
【解答】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故答案为:晶体。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晶体,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2.【分析】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还有物质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微观粒子(电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都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如铁的生锈、节日的焰火、酸碱中和,镁条的燃烧等等。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总结: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即为化学变化。
【解答】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状态和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考核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题时应注意两种变化的区别,属于识记内容。
3.【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解答】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隔离这些因素就能有效防止铁生锈。
故答案为:空气;水。
【点评】本题考查了铁生锈的原因。
4.【分析】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了大量的气泡,产生的气体可使燃烧的火柴慢慢熄灭,科学研究后发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解答】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实验中常用这种方法制取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
【点评】本题考查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二氧化碳。
5.【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解答】太阳系的行星体积从大到小依次为: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故答案为:木星;土星。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太阳系,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6.【分析】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没有尽头。
【解答】银河系以外还有类似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恒星集团。比如: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大麦哲伦云星系,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100亿个河外星系。
故答案为:仙女座;猎犬座。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宇宙,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二、判断题(每小题0.5分,共5分)
7.【分析】放大镜: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
【解答】细菌的直径大概在15﹣30nm范围内,而人眼的分辨大概是0.1mm,那么要看到细菌的话,用显微镜要用640倍才能看到,放大镜一般就是10倍左右。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了放大镜的相关知识,了解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放大镜一般能放大10倍左右。
8.【分析】在检验水的质量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大肠杆菌含量,所以要将水煮开也就是为了杀死大肠杆菌等其他细菌,还有就是那些小虫子啦:草履虫,变形虫,线虫等会让人的病,就像是线虫会让人拉肚子,所以不要喝生水哦。
【解答】生产桶装矿泉水的工艺较简单,一般是沉淀、过滤,较好的还通过吸附、消毒,但不能使用强杀菌剂(有毒)。这个过程不能除去滤过性病毒,也不能杀灭所有细菌微生物。在生产、运输、存放过程中还会被污染。桶装水在阳光下晒就会变绿,证明水中还有绿藻微生物。所以题干描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是:×。
【点评】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根据教材基础知识给出解答。
9.【分析】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都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如铁的生锈、节日的焰火、酸碱中和,镁条的燃烧等等。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总结: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即为化学变化。
【解答】电灯发光发热,但是没有新物质的出现,所以属于物理变化,并没有化学反应的发生。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以实际生活情景为背景考查化学变化及反应,考核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分析】整个北方天空都是比较暗的星,只有北极星和北斗七星比较明亮,所以这两个星座非常容易辨认
【解答】大熊座是著名的北斗七星所在星座。小熊座是著名的北极星所在星座。所以题目描述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北极星、北斗七星属于哪个星座是个易错易混的考点,学生要分清熟记。
11.【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解答】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虽然空气、电、声音是直接看不见的,但可以间接观察到,它们都是物质。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物质的定义即可作答本题。
12.【分析】放大镜: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
【解答】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了放大镜的相关知识,知道两个不同倍数的放大镜组合起来观察物体,放大倍数可增大。
13.【分析】凹透镜是由一面是凹面而另一面不透明的镜体组成。
【解答】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凹透镜所成的像总是小于物体的、直立的虚像,凹透镜主要用于矫正近视眼。近视眼主要是由于晶状体的变形,导致光线过早的集合在了视网膜的前面。凹透镜则起到了发散光线的作用,凹透镜成一个正立、缩小的虚像,使像距变长,恰好落在视网膜上了。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了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相关知识,知道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14.【分析】月球,天体名称,人类肉眼所见称为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解答】月球是地球已知的质量最大的卫星,月球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月球上环形山的成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所以题目描述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月球的起源莫衷一是。对月球的起源,历史上大致有三大派。而后期则在各种说法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研究结果而新形成了“大碰撞说”。
15.【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解答】水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最内侧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故答案为:水星。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太阳系,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16.【分析】银河是指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在欧洲古代古希腊称为γαλαξ?α?“乳之路“,在中国古代又称天河、银汉、星河、星汉、云汉。银河在天鹰座与天赤道相交,在北半天球。
【解答】晴朗的夜空,当你抬头仰望天空的时候,不仅能看到无数闪闪发光的星星,还能看到一条淡淡的纱巾的光带跨越整个天空,好像天空中的一条大河,夏季成南北方向,冬季接近于东西方向,那就是银河。银河实际上是由无数颗星星组成的一条闪亮的光带。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银河,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三、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5分)
17.【分析】在北半球,北极星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颗指示方向的星体了。在夜间找到了北极星就基本上找到了正北方。
【解答】北斗星的斗柄春季指向﹣﹣﹣﹣东方,北斗星的斗柄夏季指向﹣﹣﹣﹣南方,北斗星的斗柄秋季指向﹣﹣﹣﹣西方,北斗星的斗柄冬季指向﹣﹣﹣﹣北方,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利用北极星辨认方向,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18.【分析】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没有尽头。
【解答】本题考查了课本的基础知识,依据课本内容分析选项可知,A选项宇宙是在不断膨胀的,这种膨胀是一种全空间的均匀膨胀;B选项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走一年的距离,观点错误;C选项恒星都是在不停地运动着,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大小均不相同。
故选:B。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选出正确答案。
19.【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解答】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首先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状的白糖,没有产生新物质,这是物理变化。白糖继续加热,白糖的颜色逐渐加深,冒气泡,直至全部炭化,能闻到焦味,产生了不同与原来的新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如果继续加热,黑色的炭还会燃烧。
故答案为:B;A。
【点评】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即可作答本题。
20.【分析】月球,天体名称,人类肉眼所见称为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解答】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环形山和月海。
故选:B。
【点评】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探月获得的天体知识会更精细,我们要熟记月球的相关知识。
21.【分析】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解答】农历上半月的月相由缺到圆,达到农历十五的满月后,下半月的月相又由圆到缺,每月循环。
故答案为:B;A。
【点评】本题考查了月相的变化规律,结合生活常识作答,农历十五左右月亮最圆。
22.【分析】固体可分为晶体、非晶体和准晶体三大类。晶体按其结构粒子和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四类: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解答】晶体是由大量微观物质单位按一定规则有序排列的结构,因此可以从结构单位的大小来研究判断排列规则和晶体形态。像碱面、味精、白糖、食盐这样有固定几何形状的固体叫做晶体。
故选:B。
【点评】考查了常见的晶体种类。
23.【分析】夏季大三角指在夏季的东南方高空里由天琴座的织女星、天鹅座的天津四及天鹰座的牛郎星组成的三角形。
【解答】夏季天空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这三颗星分别是: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
故选:B。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夏季大三角,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选出正确答案。
24.【分析】脂肪会在纸上留下油渍,淀粉有遇到碘变蓝色的性质,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
【解答】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作答,食物滴上点酒后变蓝,说明食物中有淀粉。
故选:C。
【点评】考查了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
25.【分析】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解答】触角是昆虫重要的感觉器官,主要司嗅觉和触觉作用,有的还有听觉作用,可以帮助昆虫进行通讯联络、寻觅异性、寻找食物和选择产卵场所等活动。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故选:B。
【点评】考查了昆虫的特征的相关知识,知道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26.【分析】空气不是一种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剩下的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解答】空气中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的成分,及氧气的特性。
四、连线
27.【分析】星座是指占星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天上一群群的恒星组合。自从古代以来,人类便把三五成群的恒星与他们神话中的人物或器具联系起来,称之为“星座”。
【解答】夏季大三角指在夏季的东南方高空里由天琴座的织女星、天鹅座的天津四及天鹰座的牛郎星组成的三角形。心宿二,天蝎座α星(天蝎座的主星),中国古代又称大火。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恒星,也叫小熊座α星,以此连线健康。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星座,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五、简答题
28.【分析】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在有盐的情况下,生锈的程度会加深、速度会加快。
【解答】根据铁生锈的必要条件,隔绝氧气和水,就能减缓生锈的速度,所以生活中常用电镀、喷漆、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等方法来减缓铁制品生锈。
故答案为:一般通过电镀、喷漆、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等方法来减缓铁制品生锈。
【点评】考查了铁生锈的条件,隔绝这些条件就能减缓生锈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