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个人和一幅画 2(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个人和一幅画 2(冀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1-26 19:5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一个人和一幅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生字.生词,理解“闲适 猎奇 流溢 兴趣盎然 莫名其妙”等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品读中,结合老人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体会老人身上的可贵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老人那种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美好情怀。
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老人身上的可贵品质和美好情怀;
2.理解这一幅画的的内涵;
3.体会侧面描写对人物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设计:
建议本课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由题质疑
板书课题“一幅画和一个人”,提问:齐读课题,请同学们说一说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有这些疑问——
1.我想知道是一幅怎样的画和一个怎样的人?
2.我想知道这幅画和这个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3.我想知道这个人和这幅画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问题能力,通过质疑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便于确定教学方向。)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把字音读正确。
2.出示重点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粗犷 闲适端详 猎奇 景致 挽留 山坳 流溢
郁郁葱葱 漫无边际 兴趣盎然 莫名其妙
3.出示一个( )的人和一幅( )的画,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适当的词语,并说出自己填写的理由。
4.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读书,采用互读互检等方式,练习正确流利读书。
5.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再次熟悉课文,尝试说出选择的理由。
(设计意图:发挥多维互动的学习优势,促进阅读,促进交流,促进读书能力培养和感悟能力。)
第二课时
一、出示中心话题,形成探究主题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个人和这幅画,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找一找,画一画,并说说理由。
3.自己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完成对课文的感悟理解。)
4.最后全班交流,以读促悟,读中感悟。
学生可能会从四个方面的入手谈自己感动之处:
(1)围绕老人的外貌和手的细致描写来谈。
(2)围绕老人的动作描写来谈。
(3)围绕老人的语言描写来谈。体会老人的执着与坚强。
老人的语言很简单,在和我的多次对话中都是回答简单的一个字——“啊”,竟有六次之多;话虽不多但很纯朴的一个老人。
5.围绕老人的那幅画来谈。
“两个小人儿,都握着铁锹,在种树。” 引导学生通过体会“两个”来感受老人内心的孤独。
二、抓重点段落,升华情感。
围绕课文最后一段的情景描写,体会老人的美好情怀。结合重点词语“歌声”“身影”“晚霞”的特殊含义来理解?
三、带着体会到的感情再读全文。
四、拓展练笔
假设老人当选了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你打算怎么给他写颁奖词?练一练。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