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2 23:3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断、楚。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据形索义,识字解题
出示“天、门、望”的甲骨文,揭题板书,齐读课题 
二、以读求义,整体感知。
1.师:这李白的望天门山到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呢?拿出你们的课文,自由的、反复的读上几遍,注意字音读准确,这是古诗,咱们还要把节奏读清楚。(出示自读提示)
生读,师巡视
2.师:好,读几遍了?反复读了,谁能独自响亮的读读这首诗,咱们一块认真听,他是不是字字咬准(PPT显示古诗)
师:读得很认真,咬字很清楚,真棒,特别是断和楚读得非常准,我们一起来学习生字断和楚。
3.师:孩子们,请先认真观察生字表里的断和楚,老师待会儿请同学来分享,写这两个生字要注意哪些。
4.展示学生的字,指名学生评价。
师:你有一双火眼金睛。伸出你们的右手食指,跟着老师一起书空。
5.师:孩子们,生字我们学好了,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也能把古诗学好,我们一起先欣赏这首诗,大家一定要认真听,听听是怎么读的?
6.师: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老师知道我们班孩子的朗读非常好,谁愿意来试试
7.师:你真棒,把这首诗的节奏读出来,你们看(出示画斜线的古诗)老师想让你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这首诗。
8.师:听你们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孩子们,这望天门山一句一景,有人说,他是连环画,这样,请大家拿出课文,静静的默读这首诗,看看他每一句都写了什么景?用笔圈画出来。可以把你找到的美景与同桌分享(板书:景)巡视
9.师:谁来分享你们找到的美景?
 三、举象悟义,以景传情
1.师:现在就让我们一块坐上小船,去感受天门山的景,去感受天门山的那份气势。(PPT出示天门中断楚江开)
2.师:读得真有气势,那从哪些动词,你感受到了那股气势?
生:开、断
3.师:读古诗很有感受力。我们一起来看中断这个词。什么叫中断?(中断就是从中间断开,)让我们来看这个断字,这是它的小篆写法,你们看左边是一把刀,把两束丝完全砍断了,右边是一把锋利的斧子,就这个断字,你能想象到天门山可能是被什么分开的吗?
师:真有想象力,这把刀这把斧就是长江水,这就是李白大胆的想象。
4.师: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开字,(出示开小篆)你们看,一双大手把门栓给拉开了,如果说,天门山就是这扇门的话,谁是那双有力的大手?
5.师:楚江是利斧,楚江是大手,楚江把天门山都给冲断了,这样的气势,谁来读?
师:老师被这样的气势震撼了。
6.师:孩子们,楚江就像一把巨大的斧头把天门山从中间砍断了。(简笔画山)小船近了,李白又看到了,(课件出示:碧水东流至此回)读:碧水东流至此回。同学们,你们看(播放视频)天门山如此坚固,楚江仍然把它冲开了,山水在相互较量,哪个小组来读读这种力量(PPT出示两句诗)
7.师:老师被你们折服了。浩瀚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小船更近了,李白看到了,(读:两岸青山相对出)(板书简笔画)
8.师:孩子们,唐玄宗开元十三年,25岁的李白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来欣赏天门山。如果说,这是岸边的一座山,与他相对的是(一共站六个同学,两两相对站起来,)同学们,你们看,这两两相对的山是不是就像一扇扇门,今天老师来当李白,带着你们体会这两岸青山相对出。谁愿意来当李白,感受下这两岸青山相对出。“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李白“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暗示了李白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板书:情)
9.师:带着这样高兴的心情,李白会说什么呢?多么浪漫的李白,也许他就是这么想的。
师:是啊,当船在青山间穿行的时候,李白抬眼向远处望,他的眼前一片开阔。李白非常高兴,他陶醉在山水中,所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我们合作着读一读,老师读前面一句,你们读后面一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孩子们,你们刚才读的过程中,眼前出现怎样的景象,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10.师:同学们,一千多年过去了,如今的游客,来到天门山,都会情不自禁的吟诵起李白的这首《望天门山》,我们一起来配乐朗诵这首诗,大家边读边想象这首诗中描绘的景色。 孩子们,我们换个形式,来试试叠读。你们读一句,老师跟着你们的节奏重复后三个字。
师:真好,我们来换下,老师读一句,你们重复后三个字。太棒了,请给你们自己掌声。
11.背诵古诗。
四、渲染情绪,走进诗境
同学们,一千多年过去了,山还是这座巍峨的天门山,但是这座山已不仅仅是名山,它还是文化,如今。附近郊游的孩子们,来到这都会情不自禁的唱起这样一首歌,(放歌)孩子们,你们可以轻轻地跟着哼。今天也让这首诗,这支歌,这座山,在我们的心头荡漾。
五、读画结合,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把《望天门山》这首古诗美美地诵读给家长听,并试着把诗中描写的美景画下来。也可以收集李白其他描写山水的古诗,读一读。
六、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李白
景 ← →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