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1课堂讲解2课时流程响度
用波形比较振幅
音色课后作业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当堂检测振动会发出声音,可是,在生活中,你听到过蝴
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吗?听到过蚊子发出的声
音吗?你猜想是什么原因呢?不同的声音有强弱、高低之分,这就是我们这节
课所要探究的内容。知1-讲1知识点响度知1-讲思考:用锤敲鼓,用力不同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结论: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又叫音量。?
决定响度强弱的因素是什么呢?
1、振幅决定响度。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知1-讲声音大小与振幅知1-讲【例2】 在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红做了以下实验,但忘记了记录,请你帮她把记录填写完整 :(1)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是不同的,说明响度与音叉的 有关;
(2)用同样的力度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出相同的声音,距离不同时,听到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 有关;
(3)使用听诊器和不同听诊器在同样远处听小红的心脏跳动声,发现听到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声音的 有关。振幅距声源的距离分散程度知1-讲【解析】运用转换法,通过乒乓球的弹开幅度大小体现音叉的振动幅度大小;采用控制变量法,只改变距声源的距离,听到的声音不同,探究响度跟距声源的距离的关系;同理,听诊器的使用可以减少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的分散程度,改变响度。知1-讲1. 响度知1-讲2. 增大听到声音响度的常用方法:
(1)增大发声体振 动的幅度;
(2)减小声音传播的距离;
(3)让声音尽可能集中传播,即尽量减少发散,如医生
用的听诊器;
(4)通过共鸣增大听到声音的响度,如听诊器、弦乐器;
(5)利用回声来增大原声。知1-练1【中考·宿迁】《宿迁文明二十条》中第七条是“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频率 B.响度
C.音调 D.音色B知1-练2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
A.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B.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B知2-讲2知识点用波形比较振幅用波形比较振幅知2-讲甲音叉振动的幅度小,它产生的声波经示波器显示
出来,其振幅较小,响度也较小;
乙音叉振动的幅度大,它的声波显示出来的振幅较
大,响度也较大。知2-讲响度的单位——分贝(dB)响度还跟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小。知2-讲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例2】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A知2-讲【解析】根据波的振幅可以判断响度,可以看出甲、乙、丙响度相同;根据波的疏密程度判断音调,可判断出甲、乙、丙的音调相同;根据波形的形状判断音色,甲、丙、丁的音色是一样的。知2-讲 用波形图比较频率和响度,振动次数多的,
频率大,音调高; 振幅大的,响度大。知1-练1【中考·常州,信息题】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即响度较________,音调较________。图中甲、乙两曲线为科考船声呐系统收录的500 kg的海豚和100 t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________(填“甲”或“乙”)是蓝鲸发出叫声的波形图。大低甲知3-导3知识点音色思考:两个声音相同吗?为什么?【解析】不同;一个是二胡声,一个是钢琴声。
发声体不同。知3-导知3-讲音色—声音的特色,也叫做音品。
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定义知3-导1. 音色反映了物体发出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的发
声体即使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响度都相同,它们的声
波也有所区别,这是由于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
色不同。
2. 决定音色的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自身因
素。知3-讲【例3】 [中考·攀枝花] 在2018年《歌手2》的总决赛中,来自英国的歌手Jessie·J获得了冠军,当她在台上与帮唱嘉宾李玟一起高歌时,她们两人声音最大的不同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解析】 声音的三个特征是指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与频率有关,既然是同一首歌,频率应是相同的,即音调相同;响度与振幅有关,既然是帮唱,不是伴唱,她们唱歌的响度应该差不多;不同的发音体有不同的音色,她们两人是不同的发声体,所以她们声音最大的不同是音色;她们同唱一首歌,声速应是相同的。C知3-讲(1)每个人发出声音的音色都不相同,是由于不同人
的声带和发音习惯不同。同一个人的音色会随着
年龄的增长而改变,为保持优美的音色,歌唱家、
戏曲演员等要经常练声。
(2)音色是区分不同发声体(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等)
的重要依据,“闻其声而知其人”就是这个道理。【中考·衡阳】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知3-练1C【中考·丹东】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鸟能抓住一根木棍打击树干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这声音是由树干的________产生的,人们能区分鸟叫声和树干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知3-练2振动音色1. 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对比:2. 声音特性中的波形图:对于乐音的波形图,图线上
某个最低点到下一个最低点,表示发声体振动了一
次,判断音调高低,可数相同时间内最低点的个数,
或者观察图线的疏密程度,越密说明发声体振动频
率越高,音调越高;图线上最高点(或最低点)离横
轴的竖直距离越大,说明发声体振幅越大,响度越
大;波的形状表示音色,即使波形图中振动频率和
振幅相同,波的形状不同,音色也就不同。人们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物体发出的声音,这是描述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以上三个特性1B “女高音”“男低音”和“高声呼叫” “低声细语”、这两组词语中的“高”和 “低”的物理含义( )
A. 相同
B. 不同,前者指音调 ,后者指响度
C. 不同,前者指响度 ,后者指音调
D. 不同,前者指音色 ,后者指响度2C3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用不同的力度拨动,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调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B4【中考·鄂州】《中国好声音》是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也是深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的唱歌类娱乐节目。在节目中常常听到导师们说:“某某某,你的声音有很强的辨识度,我很喜欢。”这里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以上说法均正确C5【中考·益阳】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
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A请完成教材习题 T3、4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