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文化常识
训练一
【知识积累】 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社稷、轩辕:国家 3、南冠:囚犯 4、烽烟:战争 5、巾帼:妇女 6、须眉:男子
7、丝竹:音乐 8、婵娟、嫦娥:月亮 9、手足:兄弟 10、汗青:史册 11、伉俪:夫妻 12、桑麻:农事13、白丁、布衣:百姓 14、伛偻,黄发:老人 15、提携,垂髫:小孩 16、膝下:父母 17、华盖:运气 18、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19、庙堂:朝廷
文化常识
1.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3.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6.“四史”指《史记》(西汉·司马迁)、《汉书》(东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
7.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9.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0.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1.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12.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13.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4.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15.三言二拍:“三言”指明代冯梦龙写的三个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指明代凌濛初编的两个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6.元杂剧的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17.中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刘鄂《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1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19.岁寒三友:松、竹、梅。 20.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21.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22.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23.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24.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25.三从四德:三从是未嫁从(听从)父、既嫁从(辅助)夫、夫死从(抚养)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红)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主要作品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东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广泛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先生称它为“名士教科书”。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体现了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先秦杂家代表著作,共26卷,160篇。《刻舟求剑》、《循表夜涉》等寓言故事流传至今。《穿井得一人》出自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中的一段。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所作。里面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纪昌学射》等。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本书编写的目的“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孙权劝学》出自此书。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壁”。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所以也称《诗三百》。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运用赋、比、兴等手法。《风》又叫“国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雅音,是宫廷乐歌,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被儒家奉为经典。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与《诗》《书》《易》《春秋》合称“五经”。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全书共33篇,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着重记录了谋臣策士的策略和言论。“画蛇添足”、“亡羊补牢”、“南辕北辙”等寓言故事都出自此书。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根据孔子编订的鲁国史书《春秋》所编。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全书共三十五卷,记述了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共255年的史事。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如:“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
《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诗句与人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 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唐代诗人别称
诗仙:李白性格潇洒不羁,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而他的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后人誉为“诗仙”。
诗圣:杜甫心系苍生、心怀国事,他的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在写作技巧上,他讲求炼字炼句,语言精炼,格律严谨。不论是人格还是文学成就,杜甫被称为“诗圣”当之无愧。
诗佛:王维笃信佛教,从他的字号可见一二。王维字摩诘,而摩诘是佛教用语。
诗鬼:李贺有一类诗描述光怪陆离的鬼魅世界,在神仙鬼域中熔铸词采,驰骋想象,创作了许多知名的诗篇,后世遂称李贺为“诗鬼”。
诗骨 :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诗杰 :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诗狂 :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诗家天子: 王昌龄,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誉为“诗家天子”。?
诗魔:白居易一生爱好诗文,他有每天朗诵和抄写诗文的习惯,长此以往,他的舌头因过度诵读而生了疮,手指也由于过度书写而长了老茧。他曾写过一句诗用来自嘲:“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鉴于白居易对诗歌的狂热,后人根据他的诗意称其为“诗魔”。
诗囚:孟郊、贾岛二人做诗,同以“苦吟”著名,都强调诗歌的精神事业,喜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后人以“郊寒岛瘦”并称。金代元好问在《放言》诗中说:“长沙一湘景,郊岛两诗囚。”便成了孟贾二人的别称。?
诗豪:刘禹锡性情豪迈,善于写带有政治色彩的讽刺诗。白居易在《刘白唱和集解》中称道:彭城刘梦得,(刘禹锡的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
诗奴 :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史书体例
(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2)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3)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4)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5)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6)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六种史书体例是按不同标准划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可能同时属于多个不同史书体例。如《史记》属于纪传体、通史;《三国志》属于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
专项训练
1. 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古代文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欧阳文忠集》《柳河东集》《太史公书》就分別用了谥号、籍贯、官职来命名。
B.淸代文学家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他写的《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以谈鬼说狐的方式反映现实。
C. 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她的词作在艺术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是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
D.19世纪的俄国涌现了一批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并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巨著,如列夫?托尔斯泰和契诃夫,以及他们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和《羊脂球》等。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按内容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B.《马说》《陋室铭》《醉翁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C.古代把山的南面或江河的北面叫做阳,山的北面或江河的南面叫阴。如“河阴”便是黄河南岸。
D.生活中,我们常用到一些尊称和谦称。如:谦称自己“鄙人”、“不才”等;而“令尊”、“令堂”则是对自己父母的尊称。
3.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孔乙己》《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
B.《骆驼祥子》是茅盾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通过主人公祥子由最初老实坚忍、吃苦耐劳到后来麻木狡猾、爱占便宜的变化,无情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不让好人有出路。
C.《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国别体史书,《曹刿论战》便选自这一著作。
D.对联,也称对子,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一致,内容相关,平仄相对.贴对联是我国春节最富特色的传统习俗之一。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述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不用韵的,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B.古人将“水的南面,山的北面”称作“阴”,《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是指“到达汉水的南面”。
C.在中国灿烂的文化中,对人物和地方有许多别称或雅称。比如:国家的别称:华夏、社稷;书信的别称:鸿雁、尺素。
D.古人有多种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苏轼为苏子瞻;号,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如欧阳修号醉翁;也可以用谧号,比如范仲淹为范文正公;还可以用籍贯,如柳宗元是河东人,故而人称柳河东。
5. 下列对名著的评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身上凝聚着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B.《水浒》生动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主要人物有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等。
C.《繁星》《春水》的作者是中国现代女作家冰心,她在作品中把母爱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
D.《骆驼祥子》中,祥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朱熹抽取其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B.“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风骚”作名词时泛指文学,“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
C.“总角”“垂髫”均代指童年;“豆蔻”指称十三四岁的少女;“及笈”指古代男子到了十五岁时,把头发簪起来表示已成年。
D.词,兴起于唐五代,极盛于宋代。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又称“乐府”“诗余”“长短句”等。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唐宋八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大,这八个人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苏 洵、苏辙、王勃、曾巩、欧阳修。
B.《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与俄国作家契诃夫,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司马迁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D.《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寓言小说,其作者是英国著名文学家、讽刺作家丹尼尔·笛福,被高尔基誉为“世界伟大文学创造者”。
8. 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岳阳楼记》《出师表》《爱莲说》《陋室铭》中的“记”“表”“说”“铭”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其中“表”是奏议的一种。
B.“秋日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艳阳跳跃”。
C.“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针眼儿大”,该句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D.“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该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9.下面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有人用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嵌入了悼念他的挽联中,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野草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C.《马说》《醉翁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D.“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描写的是端午节。
10.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物。出自《庄子》的成语有鹏程万里、越俎代庖、游刃有余和井底之蛙等。
B.契诃夫,十九世纪末期俄国小说家、戏剧家。他的小说坚持现实主义传统,塑造了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反映出当时俄国社会现状。代表作有《变色龙》《套中人》。
C. 我国古代史书有不同的体例,如《史记》是纪传体,《春秋》是编年体,《战国策》是国别体。
D.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中的“三父子”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
1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琐记》、《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B.《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C.《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305首诗,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蒹葭》一诗出自“小雅”,表现了少女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D.《论语》、《孟子》均为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辑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语录,而《孟子》则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论.。
答案:1.D2.C3.D4.A5.A6.C7.C8.B9.B10.B11.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