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项复习:文化常识五学案及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专项复习:文化常识五学案及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2 16:4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专项复习:文化常识
训练五
【知识积累】 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古人将十二地支(记录时间的有顺序符号)与十二生肖按照顺序一一对应,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

传统节日
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有农历正月初一的春节、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清明、三月初三的上巳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七月初七的七夕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冬至节和腊八节等等。
除夕
农历最后一天,全家团聚吃“年饭”“守岁”。
◆传统习俗:人们会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守岁”,零点之时燃放烟花爆竹等。
◆文化内涵:以新桃换旧符寄寓对新一年的期盼,蕴涵着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意义,成为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
春节
正月初一最早叫元旦,因为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有如日之初升,所以叫元旦,也叫元日、元春、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俗称新年。后来采用公历纪年把1月1日定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也有把从农历腊月最后一天(除夕)一直到正月初五都叫“过年”的。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传统习俗:舞龙舞狮、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拜年贺喜。
◆文化内涵: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是阖家团圆的重要时刻。
◆诗词链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元宵
元宵节,又称元夕、元夜、上元。因元宵节有燃灯、观灯的习俗,故又称灯节。这是一个象征团圆美满的节日,同时也是女子们最盛大的节日,因为这一天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可以出来夜游观灯。于是这一天也成了青年男女约会的日子,宋代有一首《生查子》词“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的就是正月十五的这种习俗。
◆传统习俗:吃元宵(南方吃汤圆)、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猜灯谜、放天灯等。
◆文化内涵:张灯为戏,普天同乐、庆祝一家团圆、祭神。
◆诗词链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清明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是中国农历 “二十四节气” 中 “清明” 这一节气的那天。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唐朝时,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故清明又称寒食节。
◆传统习俗: 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文化内涵: 以扫墓的形式祭奠祖先、怀念故人。
◆诗词链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五、端阳、午日节、重午、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等。
◆传统习俗: 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香袋、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
◆文化内涵: 一是驱瘟避毒、防灾祛病,二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诗词链接: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梅尧臣《五月五日》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仲秋节、八月节、月夕、八月会、拜月节等,。因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传统习俗: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文化内涵:期盼阖家欢乐,团圆安康。
◆诗词链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望月怀远》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嫦娥》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又名重九节、九月九、登高节、菊花节等。《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称“重阳”。
◆传统习俗: 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
◆文化内涵: 一是呼吁尊敬、关爱长辈及老人,二是追求健康长寿,三是追求高雅志趣。
◆诗词链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上巳
?这个节日人们去水边用香草水沐浴,踏青郊游、宴饮游玩,和元宵节相似的是,这也是一个男女可以自由交往的节日。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写的就是长安城郊曲江风景区游人踏青的盛景。
七夕
又称乞巧节,杨朴《七夕》诗云:“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又《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冬至
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流传了几百年的《九九歌》与冬至有关,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腊八
十二月八日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这一天还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除此之外,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正月初五的路神生日,正月初七的“人日”,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又称中和节,二月十五的花朝节,四月初八的“佛诞日”又称浴佛节,六月初六的天祝节又称翻经节、姑姑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也称鬼节,十月十五的下元节,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节”俗称“过小年”等等。

专项训练
1.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
A.2017年10月28日是周六,小明打开朋友圈一看,都是爬山、赏菊、聚会的,还有带着外公外婆去散步的,原来是重阳节啊!她马上打开外卖软件,定了一瓶雄黄酒。
B.妈妈24岁时生下了小白,2017年小白就要满十三周岁了,所以妈妈的生肖是狗。
C.如果小兰顺利买到票,就可以在腊月三十的晚上赶回家吃年夜饭,第二天早上领到外婆给的超大压岁钱红包,再带着弟弟出去拜年。
D.七夕成为了中国情人节,人们一边吃着月饼,一边和爱人手牵手在街上散步赏月。
2.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表述存在错误的一项( ???)
A.2000年时小戴的父母给他添了一位“小龙女”妹妹,据此推断1994年出生的他是健壮的“小狼狗”。
B.著名的诗人、画家明朝的唐寅,字伯龙,原因是十二地支与生肖对应后寅对应龙。
C.端午节是夏天昆虫活动期,所以人们选择佩戴装有艾草、菖蒲等驱虫药草的香包。
D.小杨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她喜欢节日特色食物,如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
3.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 ???)
A.龙马精神这一成语的由来是因为龙马是两个前后相接的生肖。
B.《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白龙马都保护着唐僧取经,他们在十二地支与生肖中的排序是申猴、辰龙、亥猪。
C.清明节除了是上山祭祖的时候,也是人们放风筝、赏春色、插柳条的好时节。
D.最伤心的莫过于老人家独自在家守岁、贴福字、洒雄黄粉,等啊等,等到元宵年都过完了也等不回儿女。
4.从下列选项中选出表述有错误的一项( ????)
A.隋炀帝的诗句“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写的是元宵。
B.“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反映了清明节的踏青游玩习俗。
C.浩浩的妈妈是一位温柔的“兔妈妈”,她23岁那年生下浩浩,浩浩的生肖是小老虎。
D.和中秋相关的传说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鹊桥相会等。
5.【2015·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神农架林区】
2015年是农历羊年,老师要求学生在寒假期间完成主题为“喜迎羊年到来,感受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作迎春对联。大年三十那天,请用下列所有词语组成一副对联,用红纸书写后贴在你家大门上(不添字、不减字;上、下联不颠倒)。
岁月??似剪??辉煌??羊笔??裁成??江山??如花??写就??春风??锦绣
上联:?????????????????????下联:?????????????????????
横批:三阳开泰
(2)送祝福话语。全家人吃团年饭时,请你以茶(饮料)代酒,向辛劳一年的父母(长辈)敬酒,说一句祝福的话。或在除夕之夜用手机给你喜爱的老师发一条祝福短信。(祝福语中要含有“羊”字或与“羊”同音、谐音的字;不超过30字。)


(3)品羊字书法。 春节庆祝活动期间,书法家创作了一组“羊”字书法(如下图),你最喜欢哪一幅?请说出理由。


?? A        B        C


6.班级开展以“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对联集锦
  请根据同学们收集的节日对联,写出相关的传统节日。
元夕玉烛千门乐,宵月花灯万户明。____________ 携手接队放风筝,怀亲垂泪烧纸钱。____________
活动二:节日探源
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的一则调查材料。
  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菖蒲,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意;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
  材料反映出一种什么现象?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端午采风
  继四年前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中国已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遗程序。日前,该项目已由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递交申报表,申报端午节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假如荆州电视台《有么子,说么子》栏目记者就此活动采访你,你将发表怎样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中秋赏月
  欣赏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下面各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__________,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2)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理解。

参考答案
1.C 2.B3. 4.D5.【2015·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神农架林区卷】
(1)只考虑每联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其它平仄可放宽限制。添字、减字无分;组合不恰当,上下联结构、词性不对称无分;上、下联颠倒无分。)
示例如下(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①羊笔如花写就辉煌岁月???春风似剪裁成锦绣江山②如花羊笔写就辉煌岁月??似剪春风裁成锦绣江山
③春风似剪裁成江山锦绣??羊笔如花写就岁月辉煌④似剪春风裁成江山锦绣??如花羊笔写就岁月辉煌
⑤辉煌岁月如花羊笔写就??锦绣江山似剪春风裁成⑥岁月辉煌如花羊笔写就??江山锦绣似剪春风裁成
(2)示例:①对父母(长辈):您又辛苦了一年!祝您羊年天天喜洋洋,牙好胃好身体好!(祝您羊年吉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②对老师:金马辞旧岁,银羊贺新春。祝老师合家欢乐,羊年鸿发,阳光健康!(符合特定场合和对象;含有“羊”字或与“羊”同音、谐音的字;不超过30字。)
(3)示例:①我喜欢A,这是一个变体、象形的“羊”字,犹如一只真实的羊站立面前,形象生动,富有创意。??
②我喜欢B,这是草书的“羊”字,运笔流畅,洒脱奔放,富有动感。??
③我喜欢C,这是正楷的“羊”字,工整端庄,方正稳重,美观易认。(言之有理即可。只答“我喜欢×”不给分。)
6.活动一 元宵节 清明节
活动二 现象:传统民俗文化在不断丧失,越来越多的人崇尚西方文化。
原因:①媒体宣传不够;②有关部门没有定期组织相关的活动;③西方文化的影响;④审美价值的多元化。(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
活动三 示例:中国“申遗”活动,虽然迟于韩国,但意义重大:①与国际接轨,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欣赏中国;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充分展示了民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发扬;④有利于亲情、乡情、民族情感的培养;⑤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的凝聚力;⑥有利于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
活动四(1)对月怀人
(2)唯愿(兄弟)彼此珍重,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够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大意相同即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