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5课 钢铁长城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阅兵仪式上展出的武器装备,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 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向世界展现了盛大的阅兵场面:战车载着长空利剑,金戈铁马一往无前;战鹰呼啸搏击长空,徒步方阵威武刚健。这展国威、扬军威的场面令人自豪,更令人深思:我国是怎样依靠科技强军锻造了捍卫共和国尊严的利剑和盾牌的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 ——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空军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敌机。改革开放后,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发展导弹核武器。1966年,中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这是中国人民加强国防力量的重大成就。同年,中国组建了第二炮兵部队,主要负责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
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例1】右图是小强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整理的提纲,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应是( )
A.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
B.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
C.导弹部队的发展与进步
D.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B【解析】整理的提纲内容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国防建设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本题答案为B。A、C、D都只是提取了提纲内容的一部分,未能涵盖全部的提纲内容,以偏概全,都是错误选项。【例2】某军事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图片展,在第一展馆展示了下列图片。该展馆的主题应是( )
A.90年磨砺利剑出 科技强军换新颜 B.90年英雄辈出 长征精神永远传承
C.90年不忘初心 传承红色服务人民 D.90年披荆斩棘 本色不改为国为民A【解析】四张图片的主旨是反映我国国防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武器装备成为保卫祖国的钢铁卫士。1966年,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导弹武器试验;1970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运-20是中国研究制造的新一代军用大型运输机,于2013年1月26日首飞成功。本题答案为A。B、C、D三个选项都与图片信息不符,未能反映图片信息的主旨,都是错误选项。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成立于( )
A.19世纪80年代
B.新中国成立前夕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B2.201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在山东青岛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华东军区海军
B.北海舰队
C.东海舰队
D.南海舰队A3.下列各项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中国国防建设成就的是( )
A.组建北洋舰队
B.研制导弹驱逐舰
C.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D.仿制歼-5型歼击机C4.中共十八大以后进行的强军改革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改组成火箭军,作为我军的独立军种。第二炮兵部队创建于( )
A.国共政权对立时期
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D.二十世纪九十年代C5.“第二炮兵部队”指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
A.海军部队
B.陆军部队
C.空军部队
D.导弹部队D6.强大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包括( )
①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
②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民空军
③空军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辉煌战绩
④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B7.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军种有( )
①装甲兵 ②防化兵 ③陆军 ④海军 ⑤空军 ⑥火箭军 ⑦战略支援部队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⑦
D.③④⑤⑥⑦D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要努力实现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中国军队必须坚持的战略是( )
A.科技强军战略
B.自主研发战略
C.西部大开发战略
D.科教兴国战略A9.以下图片反映了中国人民海军不同时期的主战装备,这说明人民军队( )
A.形成海陆空防御体系
B.成为友好交往的使者
C.实战化训练不断加强
D.武器现代化水平提高D10.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国防现代化道路上不断迈进,日益强盛。下列各项有关国防现代化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科技强军是国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B.经济发展为国防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
C.现代化战争取胜的关键是军队的规模和数量
D.国防现代化需要发扬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C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70年奋斗历程波澜壮阔,新时代崭新征程气壮山河。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海军在战火中诞生,在发展中壮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路劈波斩浪,纵横万里海疆,勇闯远海大洋,逐步发展成为五大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战略性军种。进入新时代,人民海军坚定不移加快现代化进程,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加速向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迈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正以全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摘自新华网2019年4月21日报道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人民海军在战火中诞生,在发展中壮大”的史实。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20世纪70年代,海军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舰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我国海军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70年奋斗历程波澜壮阔,新时代崭新征程气壮山河。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海军在战火中诞生,在发展中壮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路劈波斩浪,纵横万里海疆,勇闯远海大洋,逐步发展成为五大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战略性军种。进入新时代,人民海军坚定不移加快现代化进程,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加速向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迈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正以全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摘自新华网2019年4月21日报道
(2)分析我国海军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 原因:民族独立、政治稳定;国家和政府重视海军建设;海权海洋意识增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科技进步,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家重视发展教育、重视人才培养;工业制造水平提高;中国海军官兵的努力等等。谢谢观看!课件21张PPT。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了解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你知道什么是“国书”吗?国书是一国元首为派遣特命全权大使而签发的外交文书。内容包括任命大使目的,对该大使评介,请对方接待、信任等。由大使抵达驻在国后,当面递交给驻在国国家元首。大使只有在正式递交国书之后,才能正式履行其国家外交代表的职责。你知道下面这两份国书背后的历史吗?这两份国书的接受与签署意味着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但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在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例1】20世纪50年代,《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指出:“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
A.参加万隆会议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与苏联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解析】从题干信息“20世纪50年代,《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可判断,这是指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本题答案为B。1955年,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在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因此,A、C、D三项都与题干信息不符,都是错误选项。【例2】60年前,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在万隆举行的第一次亚非国际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改变了会议航向。这里的“同”指的是( )
①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②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
③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④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愿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B【解析】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同”指的是亚非国家都曾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都有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及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愿望。“异”是指不同的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因此本题答案为B。1.1949年10月—1950年10月,新中国同苏联、保加利亚、朝鲜、瑞典、丹麦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新中国在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下( )
A.只注重与近邻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B.努力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封锁
C.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D.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2.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参加中印双边谈判的印度代表时,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求同存异”的倡议
D.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A3.“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与上述材料有关的史实是( )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D.中国参加万隆会议A4.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求同存异”的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B5.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这一时期中国的主要外交活动成就有(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为万隆亚非会议的成功作出重要贡献
③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④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C6.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创造了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和平解决争端的范例。这一方针的提出( )
A.促进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推动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广泛交往
C.改善了中国与欧洲国家的外交关系
D.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封锁B7.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这一原则体现了中国政府主张( )
A.消除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国家不论强弱一律平等
C.发挥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8.下列关于万隆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会议在印度召开
B.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美国在会议中居于主导地位
D.会议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D9.“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材料说明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
A.提倡“求同存异”
B.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实行全方位外交
D.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D10.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部分成果。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B.只关注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C.开始实行对外开放
D.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封锁D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50年代,亚洲发生了两大事件。一件以东北亚的朝鲜为焦点,一件以东南亚印尼的万隆为中心。新中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这两个事件。一个是战争方式,其结果是东北仍然是中国人的,未受侵犯,中国的国际威信由此大为提高。一个是会议协商,它促使亚洲和非洲的政治家们陆续来北京作友好访问。
——摘编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亚洲发生了两大事件”具体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抗美援朝战争;亚非万隆会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以“万隆为中心”的事件中,中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作用:在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谢谢观看!课件21张PPT。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右图是经典照片《乔的笑》。图中开怀大笑的这位人物是中国外交部部长乔冠华。这是中国人前所未有的豪迈之笑,同时也是让全世界震撼的笑,当时西方几乎所有有影响力的报纸,都登载了这张照片,有报道甚至夸张地说,“乔的笑”把日内瓦大厅的玻璃都震碎了。是什么事情让乔冠华如此开怀大笑?这照片背后记载的是新中国怎样的一段外交历史呢?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例1】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从敌对到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原因主要有( )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改善两国关系成为共同的要求
③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
④中日建交推动了中美关系改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B【解析】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中美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转机。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本题答案为B。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促进了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因此,④中日建交推动了中美关系改善的表述不正确。【例2】下表为1949—2017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这反映了中国( )
1949—2017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
A.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增强与亚非国家之间的联系
C.实行改革开放打破外交僵局 D.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A【解析】从统计表的数据可得知,新中国成立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越来越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本题答案为A。表中数据只是反映了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越来越多,并没有显示是与哪些国家建立关系,所以B项不成立。从表中数据可得知,新中国成立后就积极开展外交工作,在改革开放前就有许多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C项不符合史实。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D项表述与统计表的主旨不符。1.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右图反映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是( )
A.确立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B.促进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2.20世纪中期,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感慨地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指的是( )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开始步入国际舞台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3.1971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美帝国主义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这是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的胜利,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该社论评述的是( )
A.“求同存异”方针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D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有( )
A.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中国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5.毛泽东曾对来访的尼克松说:“(我们)过去22年总是谈不拢,现在从打乒乓球起不到10个月就谈成了。”“谈成”的直接结果是( )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6.1972年2月底,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联合公报》的签署,标志着(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7.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为490万美元,出口则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230万美元,对华出口额为6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两国关系得到了改善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B8.下面的示意图列举了20世纪某一时段中国外交史上的三项史实,以此为线索归纳的主题应是( )
A.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B.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
C.改革开放推动外交发展
D.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B9.截至2018年,中国已同178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多个重要国际组织,还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这说明中国( )
A.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
B.促进同亚非各国团结协作
C.中国跨入发达国家行列
D.谋求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A10.下面的年代尺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主要外交成就”。其中,年代尺中的1953年和1979年分别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应是( )
A.周恩来率领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B.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方面表示: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各国人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本国的社会制度,有权维护本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来侵略、干涉、控制和颠覆……
美方声明:各国应该互相尊重并愿进行和平竞赛……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摘自1972年2月28日《中美联合公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在国际关系准则及台湾问题上分别达成的共识。(2)分析《中美联合公报》发表的影响。 共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个中国”的立场。 影响: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促进了中日建交;国际上出现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
1943年11月至1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伊朗德黑兰举行会议。会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提议战后建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1945年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又决定把德黑兰会议拟议的国际组织命名为“联合国”。1945年4月25至6月26日,51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制宪会议,会议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参加《联合国宪章》签字的51个国家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同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宣告了联合国的成立。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也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共产党曾派董必武参加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并作为中国代表之一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但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却长期被台湾国民党当局窃据。由于美国的阻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2年之后,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才得以恢复。
搜集资料,了解中国政府为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所作出的努力。 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本单元学习应着重把握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所作出的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以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从而更好地理解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