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下物理《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八下物理《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5-04 15:4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子动理论的的初步知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能从课堂内外的活动中猜想出物质的结构模型,并从中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3、知道分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的区别;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固、液、气三态。
4、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难点: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教具:
红墨水、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引入新课
物质由分子所组成,分子的体积十分小,而且分子之间有空隙。物体内部的分子是怎样排列的?它们是否会发生运动?
二、新课教学:
(一)分子运动吗?
活动1:
收集分子运动的实验证据:
如果将红墨水滴在水中,会有怎样的现象?要求学生注意观察。
 现象:发现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开来,不一会儿,整个杯中的水都变红了。
 提问: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结论:说明分子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停的运动着。(填写课本)
 学生讨论: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实可以做为分子是运动的证据?
 讨论后可能进行如下回答。
①?烧好的菜一端上桌,香气扑鼻。说明气体的分子在运动。
②?将糖块投入到水中,糖块会溶化,说明糖的分子在运动。
③?在桂花树下可以闻到桂花的芳香,说明气体的分子在运动。
④?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说明分子在运动。
   得出如下结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做着无规则的运动。
(二)温度对对分子的运动有什么影响?
提问:一切物体的分子无规则的运动的快慢是否不变?
活动2:.如果将红墨水分别滴在冷水和温中,会有怎样的现象?要求学生注意观察。
 现象:发现红墨水在温水中扩散快,不一会儿,整个杯中的水都变红了。
 提问: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学生讨论: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实可以作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的证据?(讨论后回答)。
(三)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提问:小男孩说既然分子间有空隙,而且分子又是运动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许多物体却不是一盘散沙?
猜想:很可能是因为分子之间有吸引力的作用。
活动3?:支持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证据:
 (1)会收缩的液膜
  思考:是谁把棉线拉过去的?
 (2)要求学生猜测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粘在一起吗?(强调要将表面刮到光滑,且要用力挤压。)再将下面挂上个砝码也不会掉下来。
  现象:看到两个铅块粘到了一起。
  结论:分子间的确存在着相互的吸引力。
  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讨论后回答如下)
①?一根钢条要将其拉伸是十分困难的,这说明钢的分子间存在引力。
②?两滴小水珠遇到一起就会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
2、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提问:既然分子间存在引力,那么物体就应该很容易压缩,但事实是为什么一般的物体都很难压缩呢?如铁块。
  活动4:不听话的活塞
  现象:水很难压缩。
  结论:那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同时,还存在着斥力。
  小结:分子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四)固、液、气三态的分子
 1、课本:仔细阅读课本,完成如下表格的填写。
2、阅读后完成表格余下部分的填写。教师再做总结。
(五)小结: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物质由分子组成,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间存在相互的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