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教学课件
语文园地七
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本单元的课文中多处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美丽画卷,今天我们就再来探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吧!
交流平台
回忆本单元的课文,想一想,哪些文章里使用了动态和静态的描写。请你找出这些句子,小组交流一下吧!
交流平台
《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描写了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体现了威尼斯的活力,还描写了威尼斯夜晚的情景,表现了古老水城的静寂。
交流平台
《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荷兰牧场上动物们的悠闲和安详,也描写了人们挤奶、运奶时的平和与从容,突显了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
交流平台
恰当地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够呈现景物独特的魅力。
词句段运用
下面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的动、静之美,读一读,再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动态描写:写夜晚戏院散场时人们的活动情况。
词句段运用
下面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的动、静之美,读一读,再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静态描写:写夜晚整个牧场又恢复了宁静。
词句段运用
放学后的校园
示例:刚放学的热闹情景早已消失不见,仿佛还能听到楼道的说话声,笑声和各种各样的声音,不一会儿,整个校园是寂静无声,连被秋风吹起的杨树叶的沙沙声都能听见,操场上空荡荡的杳无人迹。
群鸟飞过湖面
火车进站
词句段运用
读一读,说说下面的句子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这些文字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和听觉,通过这些极具色彩的景色描写,加上光与影的刻画更细致入微,给人呈现一种立体画面感。高超的表现艺术与表现技巧造就了文章绝美的意境。
意境之美
词句段运用
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眼里看到的是纯白的大理石,脚下踩的是纯白的大理石。你被裹在一片纯白的光辉中,仿佛给这个白色的奇迹压住了,给这纯白的光辉网牢了。
意境之美
用“白色”的意境给人一种“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意境。
日积月累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日积月累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日积月累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日积月累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前两句写自然景象。“绿”,写树木葱郁,“白”,写水光映天。诗人从视觉角度着眼,描绘出明丽动人的山水色彩。第二句不仅以烟喻雨,写出了江南梅雨特有的景致,而且以催耕的鸟声,平添了无限的生机。后两句写农家的繁忙。“乡村四月闲人少”一句,绘尽农家四月人繁忙的景象;而第四句以“蚕桑”照应首句的“绿遍山原”,以“插田”照应首句的“白满川”,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不言“忙”而“忙”意自见。
日积月累——赏析
日积月累
本诗把自然之美和劳动之美和谐地统一在画面里,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也使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劳动的乐趣。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本语文园地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如何运用动静的手法去描写景物,学习了如何营造意境的写作方式,积累了古诗词。希望同学们能在本节课收获多多。
课堂小结
语文园地
板书设计
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写景物
学习营造意境之美的写作手法
学习翁卷的故事《乡村四月》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