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 《17.跳水》 人教部编版(共27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 《17.跳水》 人教部编版(共27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3 12:5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教学课件
跳水
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跳水皇后”郭晶晶
新课导入
起跳、旋转、入水……跳水是中国体育运动项目的强项之一,我们引以为傲。但是在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笔下,跳水却成了一个惊险的故事,这是为何呢?今天我就走进《跳水》。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4.可以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整体感知——作家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列宁称他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整体感知——生字正音

wéi











liě






miáo



整体感知——我会写















整体感知——我会写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完成下列小任务。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试着为课文划分层次。
整体感知——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1)
讲帆船上由于水手们拿猴子取乐,一只猴子十分放肆。
第二部分:(2-3)
讲猴子戏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
第三部分:(4)
讲孩子走上最高横木,遇到生命危险。
第四部分:(5-6)
讲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
深入探究---诵读课文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课文讲述了一艘外国轮船上发生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孩子跳水,水手及时下水抢救,终于使孩子转危为安。
深入探究
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


水手拿猴子取乐
起因
经过
猴子戏弄孩子,
孩子走上横木。
结果
船长命令孩子跳水,孩子得救。
深入探究
阅读第一部分,思考:猴子为何会放肆起来?
“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来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深入探究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
默读第二部分,想一想,水手的笑和故事情节有什么关系?
孩子生气、无奈
深入探究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默读第二部分,想一想,水手的笑和故事情节有什么关系?
水手的笑声加上猴子的戏弄,使得孩子更加生气,致使孩子做出冲动的举动——爬桅杆追猴子。
深入探究
水手们的“笑”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深入探究
阅读第三部分,找一找,哪些语句表现出了孩子是危险的?
“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接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深入探究
阅读最后一部分,想一想,船长为什么要拿枪对着孩子?
逼着孩子跳水
深入探究
此时船长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焦急、紧张、担心



深入探究
危急时刻,船长的想法是什么样的?你认同么?
孩子处境危险

横木上走回去,跌下来,必然粉身碎骨,没有生还可能。

跳入水中,有水手相救,可以不受伤害且脱离危险。
深入探究
你认为船长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临危不惧
当机立断
急中生智
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机智勇敢、当机立断,运用智慧救下孩子的船长父亲。希望同学们学习完本课后要吸取教训,不要像文中的小孩子一样意气用事。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列夫﹒托尔斯泰名言
1.一个有良知而纯洁的人,觉得人生是一件甜美而快乐的事。
2.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
3.不应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应是为了真理而活着。
4.天才是指异乎寻常的忍耐者而言。
5.身边永远要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板书设计
跳水

起因——水手戏猴、猴子放肆
发展——猴戏孩子、孩子追猴
经过

高潮——走上横木、生命危急
结果——船长举枪、孩子得救

船长沉着镇静、机智果断
布置作业
如果你是文章中的小孩子获救后你有怎样的感想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吧。(字数不限,要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