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三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一、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每题2分,共24分)
1.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水就干了,这是因为( )
A.水变成水蒸气了 B.水蒸气变成水了
C.水消失了
2.下列服装中,透气性最差的是( )
A.棉衣 B.羽绒服 C.橡胶雨衣
3.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
A.5摄氏度 B.0摄氏度
C.零下5摄氏度
4.温度计液柱的变化和水温的关系是( )
A.水温低,液柱上升 B.水温低,液柱下降
C.水温高,液柱下降
5.不易降解,会造成白色污染的是( )
A.塑料 B.纸 C.木头
6.下列属于人造材料的是( )
A.石油 B.塑料 C.铁矿石
7.下列做法能加快蔗糖在水中溶解的是( )
A.增加蔗糖 B.增加水 C.搅拌
8.盐从水中分离的方式是( )
A.沉淀 B.蒸发 C.过滤
9.下列关于浮力,说法正确的是( )
A.浸没在水中的石块会受到水的浮力
B.浸没在水中的石块不会受到水的浮力
C.浮力是间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10.火箭发射采用的原理是( )
A.弹力 B.摩擦力 C.反冲
11.下列不属于固体体积单位的是( )
A.立方厘米 B.立方米 C.平方米
12.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待测物体应该放于( )
A.左托盘 B.右托盘 C.底盘
二、辨一辨: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0分)
13.蒸锅上出现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判断对错)
14.羊毛衫比丝绸服装保温性好。 (判断对错)
15.冰融化后变成水,质量会改变。 (判断对错)
16.架高压线时要保持电线一定程度的下垂。 (判断对错)
17.废旧塑料不能作为原料再生产了。 (判断对错)
18.生活中常用的碗、花瓶、瓷砖等物品,很多都是由陶瓷材料制成的。 (判断对错)
19.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判断对错)
20.水火箭尖端的形状,影响水火箭飞行的时间。 (判断对错)
21.生活中常见的刻度尺有直尺、皮尺、卷尺等。 (判断对错)
22.计时工具只有停表。 (判断对错)
三、想一想、填一填(每空1分,共8分)
23.水变成水蒸气是由 变成 。
24.因为水没有 ,利用 可使水结成一定形状的冰。
25.(1分)通过实验我们得知:一般情况下。液体、固体、气体都具有 的性质。
26.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碰到 和 。
27.(1分)测量力的大小的常用工具是 。
四、快乐连连看(8分,每线2分)
28.将分离混合物与其方法用线连接起来。
将轻的麦壳和重的麦粒分开 利用筛子
将不同颗粒大小的物体分开 利用风力
将盐水中的盐分离出来 通过过滤
将沙土从水中分离出来 利用蒸发
五、实验(30分)
29.仔细观察,比较两个杯子形状(粗细、高度)的不同,并填空。
(1)甲图所示: 相同、 不同的两个杯子, 杯子能装的水多;
(2)乙图所示: 相同、 不同的两个杯子, 杯子能装的水多。
30.减少的水哪里去了?
实验目的:水沸腾后,减少的水哪里去了?
实验器材:铁架台、烧杯、石棉网、 、 。
实验步骤:
(1)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 ;
(2)用一块比烧杯口稍大的玻璃片盖在烧杯上面(注意不要 )
(3)10秒后,拿开玻璃片,观察玻璃片上出现的现象。
实验现象: 。可能的原因是 。
实验结论: 。
六、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10分
31.陶瓷材料是怎样加工成的呢?请将它制作步骤的顺序排列好 。
①成型 ②装饰 ③揉泥 ④高温烧制 ⑤陶土
32.小明把底部粘有纸团的杯子倒扣在水中,纸团不会湿,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每题2分,共24分)
1.【分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根据蒸发的概念解答即可。
【解答】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水就干了,这是因为水变成水蒸气了。
故选:A。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水的蒸发的概念以及应用。
2.【分析】不同的面料具有不同的透气性,吸湿性,保暖性等性能,比如棉织物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穿着舒适,保暖性好,是最理想的童装面料。
【解答】根据对服装面料透气性的认识,棉衣、羽绒服和橡胶雨衣相比较,透气性最差的是橡胶雨衣。
故选:C。
【点评】掌握常见面料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分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所以冰融化时,处于的状态是冰水共存状态,所以冰融化的温度是0℃,冰融化的温度不管是大块还是小块,融化过程的温度都是一样的。
【解答】根据对冰水混合物温度的认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
故选:B。
【点评】识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分析】液体遇热也会膨胀,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设计的。
【解答】温度计液柱的变化和水温的关系是水温低高,液柱上升,水温低,液柱下降,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
故选:B。
【点评】掌握温度计的设计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分析】不易腐烂的塑料袋,在自然界很难降解,随意丢弃会造成环境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会破坏土壤、影响动植物生存,对环境影响较大。
【解答】根据对塑料的认识,塑料不易降解,会造成白色污染。
故选:A。
【点评】掌握塑料不易降解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分析】在常见的材料中,有的材料直接来自大自然,如羊毛、木材和石料等,属于天然材料;有的材料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由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如纸、铁、玻璃、塑料等,属于人造材料。
【解答】石油和铁矿石都是直接来自大自然的天然材料,塑料属于人造材料。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区别,是回答此题的关键。
7.【分析】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
【解答】根据对加快溶解的认识,给出的方法中能够加快溶解的是搅拌,增阿蔗糖、增加水都不会加快溶解速度。
故选:C。
【点评】掌握加快溶解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溶解就是一种物质完全进入了另一种物质里。
【解答】食盐能够溶解在水中,根据溶解的特征,溶解后的物质是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一般采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
故选:B。
【点评】掌握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分析】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解答】A、浸没在水中的石块会受到水的浮力,说法正确;
B、浸没在水中的石块不会受到水的浮力,说法错误;
C、浮力是间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对浮力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分析】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生活中,利用反冲力的例子有喷气式飞机、火箭、烟花、爆竹、鞭炮等。
【解答】根据对反冲力的认识,火箭发射采用的原理是反冲力。
故选:C。
【点评】掌握反冲力的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分析】体积的国际单位制是立方米。计算物体的体积,一定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计算容积一般用容积单位,如升和毫升,但有时候还与体积单位通用。
【解答】根据对体积单位的认识,立方厘米、立方米都是体积单位,平方米是面积单位,不符合。
故选:C。
【点评】识记体积单位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分析】实验室里用的天平一般是托盘天平,被称量的物体放在左侧的托盘里,这样符合使用习惯,便于计算。
【解答】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待测物体应该放于左侧的托盘中,符合使用习惯。
故选:A。
【点评】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辨一辨: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0分)
13.【分析】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当水蒸发后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如果把水加热至摄氏一百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把水冷却至摄氏零度的低温下,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块。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水了。
【解答】水有三态,分别是水蒸气、液态水和冰。三者之间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蒸锅上出现的“白气”就是水蒸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态的水。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水的三态变化,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14.【分析】不同的面料具有不同的透气性,吸湿性,保暖性等性能,比如棉织物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穿着舒适,保暖性好,是最理想的童装面料。
【解答】根据对服装面料的认识,羊毛衫厚,采用羊毛等制作而成,保暖性较好。丝绸穿着舒适,透气性好,保温性略差。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服装面料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分析】检测冰融化成水后的质量是否变化,可以把冰放入塑料袋里密封,放在天平上测量;再将塑料袋放入温水中,待冰融化后,再把塑料袋放在天平上测量,比较两次测量的结果。
【解答】根据实验可知,称量的冰的重量和融化后水的重量相等,说明冰融化后变成水,质量不会改变。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分析】大多数金属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使用金属时需要避免该性质的负面影响。
【解答】金属有热胀冷缩的,架高压线时要保持电线一定程度的下垂,不要拉得太直,是防止冷缩,电线松一点防止冬天冷缩太紧造成线断。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热胀冷缩,才能做出正确解答。
17.【分析】生活中可回收利用的垃圾主要有废纸、塑料瓶、啤酒瓶、废铁、易拉罐等,它们主要是由树木、塑料、玻璃、金属等材料制成的。
【解答】根据对可回收材料的认识,塑料属于可回收垃圾,废旧塑料能够作为原料再生产。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识记可回收材料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分析】陶瓷的形状不一,陶器表面不如瓷器光滑,比较坚硬,韧性不好,陶器吸水性不如砖瓦,挂釉的一面不吸水,不挂釉的一面吸水性比较弱,瓷器不吸水,放在水里会沉。陶瓷的主要用用在日常生活装饰及盛放东西。
【解答】根据对陶瓷的用途,生活中的碗、花瓶、瓷砖等物品,都是由陶瓷材料制成的,是黏土经过烧制而成的。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对陶瓷的认识及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分析】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相当于它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是滚动还是滑动)等因素有关。
【解答】根据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认识,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受到的摩擦力越大。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分析】水火箭是一个利用质量比和气压作用而设计的器具。
【解答】水火箭各个部分的材料、制作工艺、整体设计等都可能影响水火箭飞行的高度、飞行的时间,所以水火箭尖端的形状,影响水火箭飞行的时间。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水火箭,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21.【分析】将被测长度与已知长度比较,从而得出测量结果的工具,简称测量工具。长度测量工具包括量规、量具和量仪。
【解答】根据对长度测量的认识,常用的测量工具有直尺、皮尺、卷尺等,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刻度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分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解答】根据对计时工具的认识,秒表、钟表、电子表、机械摆钟等都是计时工具,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对计时工具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想一想、填一填(每空1分,共8分)
23.【分析】在常温下水会变成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解答】水变成水蒸气是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水的蒸发。
故答案为:液态;气态。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水蒸发的认识。
24.【分析】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
【解答】因为水没有固定形状,且具有流动性,利用模具可使水结成一定形状的冰。
故答案为:固定形状;模具。
【点评】掌握水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
【解答】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液体、气体、固体大都有这样的特性。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热胀冷缩,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26.【分析】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后,观察到的现象有食盐全部进入水中,所以说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解答】在溶解实验中,搅拌能够加快溶解,注意玻璃棒不要碰到杯壁和杯底。
故答案为:杯壁;杯底。
【点评】掌握搅拌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分析】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在生活中常常被叫做弹簧秤。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
【解答】测量力的大小的常用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
故答案为:弹簧测力计。
【点评】掌握对弹簧测力计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四、快乐连连看(8分,每线2分)
28.【分析】要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常用的分离方法有过滤、沉淀、蒸发三种。根据混合物分离的方法,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体会有沉淀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解答】根据混合物的特点选择分离的方法,比如麦壳较轻、麦粒较重,可以用风力把麦壳吹走,剩下的就是麦粒。不同颗粒大小的物体可以用筛子筛,细小的颗粒物漏下去,较大的留在筛子里。盐能够溶解在水中,应该用蒸发的方法,把水蒸发掉得到食盐结晶。沙土不溶解于水,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五、实验(30分)
29.【分析】像水在杯子中会占据空间一样,物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称作物体的体积。
【解答】(1)甲图所示:高度相同、粗细不同的两个杯子,粗的杯子能装的水多;
(2)乙图所示:粗细相同、高度不同的两个杯子,高的杯子能装的水多。
故答案为:
(1)高度;粗细;粗的;
(2)粗细;高度;高的。
【点评】掌握对液体体积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0.【分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会形成小水滴,这叫凝结。根据蒸发与凝结的概念解答即可。
【解答】减少的水哪里去了?
实验目的:水沸腾后,减少的水哪里去了?
实验器材:铁架台、烧杯、石棉网、玻璃瓶、酒精灯。
实验步骤:
(1)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
(2)用一块比烧杯口稍大的玻璃片盖在烧杯上面(注意不要盖得太严)
(3)10秒后,拿开玻璃片,观察玻璃片上出现的现象。
实验现象:玻璃片上出现了很多水珠。可能的原因是蒸气遇冷变成了小水滴。
实验结论: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变成水,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
故答案为:玻璃片;酒精灯;沸腾;盖得太严;玻璃片上出现了很多水珠;蒸气遇冷变成了小水滴;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变成水,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水的蒸发以及应用。
六、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10分
31.【分析】陶瓷是特殊的黏土经过烧制而成的,要遵循一定的步骤来完成。
【解答】根据对陶瓷材料的认识,经过陶土一揉泥一成型一装饰一高温烧制五个步骤完成。
故答案为:⑤③①②④。
【点评】识记陶瓷烧制的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分析】空气的特点是: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
【解答】小明把底部粘有纸团的杯子倒扣在水中,纸团不会湿,是因为杯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空气出不来,水就进不去,所以纸不会湿。
故答案为:因为杯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空气出不来,水就进不去,所以纸不会湿。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占据空间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