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化学合成材料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B.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法封口
C.燃烧法可辨别毛衣的成分是羊毛还是化纤
D.棉花和涤纶都是天然纤维
2.制作汽车轮胎的材料属于( )
A.金属材料 B.合成塑料 C.合成纤维 D.合成橡胶
3.下列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A.黄铜 B.玻璃钢 C.聚乙烯 D.陶瓷
4.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化工产品都是重要的材料。其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
钢筋混凝土
B.
玻璃
C.
PE塑料袋
D.
铜丝
5.化学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用氮气填充灯泡,做保护气 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C.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 D.用灼烧法区别涤纶纵物和纯羊毛织物
6.学习生活中接触到的下列物品是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
A.木质课桌 B.塑料三角板 C.橡皮 D.中性笔芯
7.下列物品是用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制造的是( )
A.木制家具 B.塑料雨衣 C.羊毛毛衣 D.纯棉T恤
8.“信息”“材料”“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有百利而无一害”
B.太阳能、氢能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能源
C.新型材料将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D.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的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9.下列方框内是对某一主题知识的描述.其内容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安全常识:
室内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
B.环保知识:
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一污染水资源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空气污染
C.实验现象:
在酒精灯上点燃棉花--有烧焦羽毛气味
用pH试纸测定酸溶液的pH-一试纸由黄色变为红色
D.物质用途:
熟石灰一一改良酸性上壤、配制波尔多液
磷酸二氢钙[Ca(H2PO4)2]-一用作复合肥料
1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棉纱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5%
11.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测导电性鉴别酒精和糖水B.用紫甘蓝汁鉴别白醋和纯碱溶液C.用灼烧法鉴别羊毛线与棉纱线D.通过磁铁吸引鉴别易拉罐是铝制还是铁制
12.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俗名 B、物质的分类
氢氧化钠的俗名--苛性钠
碳酸钠的俗名--纯碱 HNO3--酸
NaOH--碱
C、物质的物理性质 D、物质的鉴别
干冰能升华
氧化钙加水会放热 化纤与纯羊毛面料--燃烧闻气味
食盐与硫酸钠--加氯化钡溶液
A.A B.B C.C D.D
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燃烧的方法来区分羊毛和涤纶
B.可以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
C.洗发时,先用洗发剂再使用护发剂,这样对头发有保护作用
D.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降低
14.制造下列物品应该用热固性塑料的是( )
A.炒菜用的铁锅手柄 B.食品包装袋
C.雨衣 D.塑料盆、塑料桶
15.小明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人体健康
①人体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症?
②人体缺锌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③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症
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①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②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③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锈蚀实现
C.“低碳经济”的措施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和筷子等
D.日常生活经验
①洗涤剂去油污-是溶解作用?
②区别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
③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后闻气味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1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洗碗时用洗洁精,这是因为洗洁精有______作用。
(2)合成纤维和羊毛是两种重要的服装材料,生活中可以用______法区别。
(3)冰箱里可以用活性炭除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
(4)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5)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7.星期日,小明和家人去春游野炊,爸爸、妈妈携带了铁锅,鸡蛋,面条,西红柿、食盐、生肉、食用油、矿泉水等物品。
(1)上述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
(2)小明了轻便耐摔的塑料水杯,塑料属于______(填序号)
①有机合成材料②金属材料③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三、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8.科普阅读
依据短文回答问题:氦气氦气在空气中含量甚微。通常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的密度为0.1785克/升,大约氢气的2倍,空气的七分之一。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不易爆,使用十分安全。
近年来在塑料及合成纤维工业上,诞生了一种特殊的生产工艺,是氦气的微泡摻入塑料或合成纤维。
制成特别轻盈的泡沫塑料或纤维,例如,风靡一时的“太空服”轻巧,保暖性好,就是因为它的纤维中含有氦气微泡。氦气也可作为焊接金属和冶炼金属时的保护气。
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氦的沸点是-268.9℃,固态氦的熔点为-272.3℃,它与“绝对零度”(-273.15℃)仅一步之遥,因此,液氦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冷的液体”了。液氮的这种超低温特性,在生产与科学研究上有很重要的应用。
(1)氦气的符号是______。氦气代替氢气灌充飞艇,利用氦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
(2)将氦气的微泡摻入泡沫塑料中属于______变化。
(3)通过阅读你已经了解了氦气的一些用途,除此之外,请再举一例氦气的可能用途______。
第二节 化学合成材料
【答案】
1.??D???????2.??D???????3.??D???????4.??A???????5.??B???????
6.??A???????7.??B???????8.??A???????9.??B???????10.??D???????
11.??A???????12.??C???????13.??D???????14.??A???????15.??C???????
16.??乳化? 灼烧? 吸附? 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煮沸???????
17.??鸡蛋、生肉 ? ① ????????
18.??He ? 密度比空气小 ? 稳定 ? 物理 ? 可制造低冷的环境 ????????
【解析】
1.??
解: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故A正确;
B、聚乙烯塑料属于热塑性塑料,所以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法封口,故B正确;
C、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后有烧焦羽毛的味道,所以可用燃烧法可辨别毛衣的成分是羊毛还是化纤,故C正确;
D、涤纶属于合成纤维,而不是天然纤维,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进行解答;
B、根据聚乙烯塑料属于热塑性塑料进行解答;
C、根据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后有烧焦羽毛的味道进行解答;
D、根据涤纶属于合成纤维进行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2.??
解:制作汽车轮胎的材料是一种合成橡胶。
故选:D。
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解答。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合成橡胶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3.??
解:A、黄铜是一种铜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不合题意;
B、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和塑料复合而成的,属于复合材料,故不合题意;
C、聚乙烯是一种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不合题意;
D、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玻璃、陶瓷、水泥等。
本题考查了材料的分类,难度不大。
4.??
解:A.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水泥、沙子、石子,属于复合材料,故符合题意;
B.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不合题意;
C.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故不合题意;
D.铜丝属于金属材料,故不合题意;
故选:A。
复合材料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成一体而形成的材料;复合材料集中了组成材料的优点,具有更优异的综合性能。生活中复合材料应用十分广泛。
材料一般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四大类。
5.??
解: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情况下不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可用作保护气;
B、甲醛能够破坏人体中的蛋白质,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对身体有害。不合理。
C、生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用作食品干燥剂。合理。
D、灼烧纯羊毛织物时能够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而灼烧涤纶织物时不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合理。
故选:B。
A、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判断;
B、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
C、生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用作干燥剂;
D、毛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蛋白质时能够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化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活,与生活、生产有关的内容也是常考的内容之一.
6.??
解:A、木头属于天然材料,故A正确;
B、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B错误;
C、橡皮为橡胶制品,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C错误;
D、中心笔芯为塑料制品,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D错误;
故选:A。
根据材料的类别进行分析,木头属于天然材料,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橡皮为橡胶制品,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中心笔芯为塑料制品,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本题考查了材料饿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知常见物质的类别,以便灵活应用.
7.??
【分析】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可根据各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
区别四种材料要从概念的实质进行分析,合成材料必须是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物质.
【解答】
???????A、木制家具是天然材料制造,不是人工合成的,故A错误。
B、塑料雨衣属于塑料,是一种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
C、羊毛是天然纤维,不是人工合成的,故C错误。
D、纯棉T恤是由天然纤维制造,不是人工合成,故D错误。
故选:B。
8.??
解:A、合成材料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大量的废弃物严重污染了环境,如放弃塑料形成的“白色污染”。所以A错误。
B、太阳能、氢能都是洁净能源,且来源广泛,是未来发展的新能源。所以B正确。
C、新型材料在航天领域被广泛应用,如飞船外壳的高温材料、接受发送信息的记忆材料等。
D、乙醇是可再生能源,可以节省化石燃料,且乙醇中没有硫元素,燃烧后不会污染大气。所以D正确。
故选:A。
本题是一道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的题,可以对选项分析对比,结合资源利用及新能源开发的依据作答.对四个选项分析对比,可知选项A一定不正确,因为任何物质都有对立的一面.
本题考查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的应用,本部分知识在课本中提到的少且不全,平时要多阅读多积累.
9.??
解:A、燃气灶漏气时的处理方法是: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千万不要用电(例如抽油烟机、换气扇、电灯),否则容易产生电火花,因为燃气易燃,就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立即打开排气扇是错误的;因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粘在皮肤上应先用抹布擦拭,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故A不是全部正确;
B、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能造成水污染,由于燃烧化石燃料能产生有害气体,所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能减少污染是正确的,故B正确;
C、蛋白质燃烧才能产生烧焦羽毛气味,棉花属于天然纤维不能产生烧焦羽毛气味,所以C是错误的;
D、复合肥必须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以上,故磷酸二氢钙属于磷肥而不属于复合肥。故D错误。
故选:B。
根据生产生活常识,分析各项中的因果关系,可用排除法,只要发现其中之一不正确,就可否定该项.
A、根据煤气泄漏处理方法、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
B、根据含磷洗衣粉、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的污染来考虑;
C、根据棉花属于天然纤维的性质,酸溶液的特点来考虑做题;
D、根据复合肥的概念做题.
掌握燃气灶漏气的处理方法,一旦发生漏气情况,不要慌,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快的正确选择.了解酸碱的性质,肥料的分类.
10.??
解:A.蚕丝含有蛋白质,灼烧时具有烧焦的羽毛气味,为蛋白质的特有性质,可用于鉴别蛋白质类物质,故A正确;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生成苯并芘等稠环芳香烃物质,可致癌,故B正确;
C.加热可导致蛋白质变性,一般高温可杀菌,故C正确;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故D错误。
故选:D。
A.蚕丝含有蛋白质,灼烧时具有烧焦的羽毛气味;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生成苯并芘等物质;
C.加热可导致蛋白质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
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11.??
解:A、酒精溶液和糖水都不容易导电,因此通过测导电性不可以鉴别酒精和糖水,故方法不正确;
B、甘蓝汁的变色的范围比紫色石蕊溶液更小,比紫色石蕊溶液更加具体,与石蕊相比,紫甘蓝汁可较准确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大小,则紫甘蓝洒可鉴别白醋和纯碱,故方法正确;
C、灼烧棉花没有气味,而灼烧羊毛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现象不同,使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羊毛线与棉纱线,故方法正确;
D、铁能够被磁铁吸引,而铝不能被磁铁吸引,因此通过磁铁吸引可以鉴别铝制易拉罐和铁制易拉罐,故方法正确;
故选:A。
A、根据酒精溶液和糖水都不容易导电分析;
B、根据甘蓝汁的性质、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羊毛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进行分析;
D、根据铁能够被磁铁吸引,而铝不能被磁铁吸引分析
题为物质鉴别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选择的鉴别方法要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
12.??
解:A.氢氧化钠的俗名苛性钠;碳酸钠的俗名纯碱,故A正确;
B.HNO3是酸;NaOH是碱,故B正确;
C.干冰能升华是物理性质;氧化钙加水放热,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所以属于化学性质,故C错误;
D.化纤与纯羊毛面料燃烧产生的气味不同,可以通过闻气味的方法加以区分;食盐的氯化钡不反应,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食盐与硫酸钠可以通过加氯化钡溶液的方法进行区分,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常见物质的俗称进行分析;
B.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
C.根据氧化钙和水作用是化学变化进行分析;
D.根据物质的鉴别方法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知识覆盖面比较广,解答本题要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13.??
解: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后者没有,可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晴纶,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弱酸性有益于头发的健康,应先用略显碱性的洗发剂,再用略显酸性的护发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于水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B、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从弱酸性有益于头发的健康,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羊毛与涤纶的检验方法、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弱酸性有益于头发的健康、常见物质溶于水的温度变化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4.??
【分析】
根据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的区别和性质进行作答.热固性塑料在高温情况下“固”,即高温下形状不变;热塑性塑料在高温情况下“塑”,高温下可以发生形变.
性质决定用途.根据不同的用途来选用热固性塑料还是热塑性塑料.
【解答】
???????热固性塑料是指在受热或其他条件下能固化或具有不熔特性的塑料,如酚醛塑料(俗称电木)等。
雨衣、食品塑料袋、塑料盆、塑料桶要用到热塑性塑料,锅铲塑料把手柄由于需要工作时耐热不能变形的要求,所以需要使用热固性塑料。
故选:A。
15.??
解:A、人体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故选项归纳有错误。
B、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除了防止金属锈蚀外,还有金属的回收利用,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故选项归纳有错误。
C、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和筷子等,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森林的砍伐等,均是“低碳经济”的措施;故选项归纳完全正确。
D、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不是利用了溶解原理,故选项归纳有错误。
故选:C。
本题可以选用排除法是解答,即只要选项中有一项说法错误,即可排除该选项;据此结合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低碳经济”的措施、日常生活经验
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低碳经济”的措施、日常生活经验等,选用排除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捷径.
16.??
解:(1)洗碗时用洗洁精,这是因为洗洁精有乳化作用;
(2)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能够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而灼烧合成纤维时不产生这种气味。
(3)冰箱里可以用活性炭除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4)将煤粉碎或做成蜂窝煤,能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鼓入空气,增加氧气的浓度,都可以使煤充分燃烧。
(5)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故答案为:
(1)乳化;
(2)灼烧;
(3)吸附;
(4)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5)煮沸;
(1)根据洗洁精具有乳环作用解答;
(2)根据灼烧蛋白质时,能够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解答;
(3)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解答;
(4)根据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解答;
用化学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体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考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17.??
解:(1)鸡蛋和生肉中富含蛋白质;故填:鸡蛋、生肉;
(2)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①。
答案为:(1)鸡蛋、生肉;?(2)①。
(1)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2)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时要根据食物中的营养素和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8.??
解:(1)氦气的符号是He;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很多,化学性质稳定;
故填:He;密度比空气小;稳定;
(2)将氦气的微泡摻入泡沫塑料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填:物理;
(3)由于液氦的沸点低,可制造低冷环境。
故填:可制造低冷的环境;
(1)根据题目信息及氦气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回答;
(2)根据物质变化的本质区别进行分析;
(3)根据氦气的性质分析回答。
本题较为简单,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初中化学试卷第2页,共2页
初中化学试卷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