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22《礼记》二则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1)不知其旨也味美
(2)虽有至道最好的道理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所以
(4)教然后知困困惑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6)选贤与能指品德高尚
指才干出众
7)讲信修睦培养
(8)男有分,女有归职分,职守
女子出嫁
(9)盗窃乱贼而不作兴起
2.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A.学学半
B.选贤与能
C.矜、寡、孤、独、废疾者
D.虽有至道
【点拨】A.第一个“学”同“敩”,教导;B.“与”同“举”,推举
C.“矜”同“鳏”,老而无妻。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C
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B.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C.弗学,不知其善也
D.处处志之
【点拔】A.“亲”“子”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B.“老”“壮
幼”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D.“志”是名词用作动词。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
项是
B
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
A.于我如浮云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C.舜发于畎亩之中
D.鹏之徙于南冥也
【点拨】例句和B项中的“于”都是“介词,在”的意思。A
介词,对于;C.介词,从;D.介词,到。
5.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
强也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出自战国时期法家的经
典著作之一《庄子》。
B.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
《大学》提出的八条目。
C.“年”在甲骨文中写作“℃,表示一个人扛着成熟
的庄稼,最初是“丰收、收获”的意思。
D.儒家经典《礼记》中有对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
名为“大同”。
点拔】《庄子》是道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7.翻译下列句子。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
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
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给大家办事),(人人)讲
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