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马说习题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马说习题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2 23:2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23马说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衹(zh)辱于奴隶人之手
B.骈(pian)死于槽枥之间
C.食(sh1)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才美不外见(xan)
【点拨】sh-s。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马)一同死
(2)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喂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同,一样
(5)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6)策之不以其道
马鞭,文中是动词,用马鞭驱赶方法
(7)执策而临之面对
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其”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A.其真无马邪(副词,表示推测的语气,相当于“可
能”“恐怕”)
B.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相当于“它”)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代词,相当于“它的”)
D.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相当于
“还是”)
【点拨】副词,表示加强诘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A.“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
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以伯乐和千里
马为喻,对当权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
才的行为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B.《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
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性作
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
结全文。
C.古人常以号显示某种志趣或情感,如李白号青
莲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
D.“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
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王安
石、曾巩、范仲淹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点拨】唐宋八大家”中没有范仲淹,应该是欧阳修。
5.默写填空。
(1)袛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
千里称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我们应有一种因理想而坚定的情怀,坦然面对
人生逆境,摒弃“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
常有”的怀才不遇之感。
(4)莫言曾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中感谢恩师徐
怀中先生,可以说,有了徐怀中才有莫言。这让
我们想起韩愈在《马说》中同样的感慨:世有
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
养它。
(3)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