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语文部编版 八年级下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摘抄和做笔记
新课导入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被视为生活教科书、人生路标和精神补品,受到一代代读者的喜爱。它向我们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保尔的世界,去那里找寻答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有关作家和作品的知识。 (重点)
2.熟悉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了解人物的成长,并从人物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重点)
3.掌握阅读外国小说的方法,学习摘抄和做笔记的阅读方法。(难点)
4.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素养)
作者简介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布尔什维克战士。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因家境贫寒, 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和建设事业,1924年加入共产党。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健康受到严重损害,1927年由于病情恶化而双目失明,全身瘫痪。
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并坚持文学创作。1933年,以他的革命经历为素材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世,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影响,激励了无数革命青年的成长。之后奥斯特洛夫斯基开始创作另一部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但还没来得及完成便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写作背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俄国十月革命前后(1915年至20世纪30年代初)这一段历史时期为背景,描绘了当时的社会变革、阶级斗争和各阶层人物的心态。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沙皇的黑暗统治结束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建立。
新生的苏维埃国家面临着严峻的任务:对内摧毁旧的国家机器,镇压反革命势力,积极开展经济建设:对外抗击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保卫新政权。奥斯特洛夫斯基目睹了剥削阶级对劳动人民施加的种种暴行,亲身遭遇过不公平的对待,这一切在未来作家的胸膛里埋下了阶级仇恨的种子。
题目解说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这一题目运用了比喻的说法,也就是说,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在革命的斗争中才能磨炼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
整体感知
内容简介
保尔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是工人。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受尽了凌辱。十月革命爆发,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在镇上做地下工作。朱赫莱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 朱赫莱被匪徒抓去了。保尔与朱赫莱一起逃跑。由于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投进了监牢。从监狱出来后,保尔跳进冬妮亚的花园。冬妮亚和保尔产生了爱情。 在激战中,保尔头部受了重伤。出院后,他参加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冬妮亚和保尔思想差距越来越大,便分道扬镳。 在筑路工程快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体质越来越坏。1927年,他几乎完全瘫痪了,接着又双目失明。他一方面决心帮助自己的妻子达雅进步;另一方面决定开始文学创作工作。这样,“保尔又拿起了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1)小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2)主人公保尔是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整体感知
保尔失学 枪支风波 结识冬妮娅
残酷的战争 保尔被捕了 机智脱险
投身革命 浴血奋战 伤愈情断
保尔和丽达 抢修铁路 人生的思索
光荣入党 纷争与新生 又见丽达
结识达雅 发奋著书 新书出版
1、少年保尔的生活和反抗;
2、战士保尔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3、建设者保尔的忘我工作;
4、病床上保尔与疾病顽强斗争。
情节索引
怎样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思维导图
2、圈点勾画批注
3、摘抄
4、做笔记
方法指导
合作探究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少年保尔的生活与反抗
2、革命的保尔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3、建设者保尔的忘我工作
4、钢铁战士保尔与疾病顽强斗争
合作探究
阅读方法
1、思维导图
人物关系图
彼得留拉
谢廖沙
朱赫来
达雅
阿尔焦姆
冬妮娅
丽达
维克托
恋人
夫妻
兄弟
朋友
引领
保尔
敌人
告密
初恋情人
合作探究
阅读方法
1、思维导图
合作探究
1、思维导图
恋情(一)与冬妮亚的恋情
初遇冬妮亚
天真、活泼
相识冬妮亚
深厚感情
决裂冬妮亚
牺牲爱情
分手原因
冬妮亚:资产阶级思想和庸俗的个人主义
保 尔:党永远第一位
合作探究
恋情(二)与丽达的恋情
与丽达相爱
共同的理想
与丽达误会
固执
与丽达分手
牺牲爱情
结果
保 尔:固执,以“牛虻的方式” 中断来往
合作探究
恋情(三)与达雅的恋情
向达雅求婚
共同的理想
促达雅进步
成熟、坚强
结果
保尔和达雅:真诚地结为终身伴侣
合作探究
少年保尔
保尔的成长
保尔原是一个淘气、顽劣、敢说敢干、疾恶如仇、革命意识逐渐觉醒、有反抗精神的人,在与冬妮亚的恋情中,由于冬妮亚的资产阶级思想和庸俗的个人主义,保尔毅然与之分手,让我们看到了保尔坚定的理想信念。
因为共同的追求保尔对丽达产生了感情,但又由于误会和固执,以“牛虻的方式”而中断。在与达雅的爱情中,顽强学习、互相进步,让我们看到了保尔的坚强。
青年保尔
合作探究
保尔.柯察金: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出身贫苦,有鲜明的阶级爱憎,从小养成了倔强的个性和反抗精神;参加革命后,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在战场上勇敢、无畏;因病致残后,意志坚强,毅力惊人。在保尔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品质。
人物形象
合作探究
保尔性格:顽强、执着、刻苦、奋进、勇敢、奉献、宽容、诚实、坚强、不为命运所屈服。
保尔精神:自我牺牲的精神,顽强坚韧的意志,坚定不移的信念,热爱读书的精神。
朱赫来:老一辈革命者的形象,老布尔什维克的代表。沉着干练,富有组织能力,是保尔参加革命的引路人。他教会保尔电工技术、英式拳击以及日常生活中保尔所不懂的许多事情。
冬妮娅:保尔的第一个女友,林务官的女儿;纯洁善良,美丽动人。她曾把《牛虻》这部小说介绍给保尔看。但由于阶级出身的关系,她没有和当时许多的青年一样去参加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斗争,因她庸俗的个人主义,保尔放弃了他们的感情。
合作探究
人物形象
丽达:优秀的共产党员。她酷爱工作,善于出谋划策,能够积极应对突发事件,与保尔志同道合。因为丽达的哥哥造成了保尔的误会,丽达最终没有与保尔在一起。
阿尔焦姆:保尔的哥哥,火车司机、钳工,市苏维埃主席。是朱赫来最好的助手。
合作探究
人物形象
谢廖沙:保尔童年时的朋友。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他加入红军,并成为共青团乌克兰区委会书记。在与敌军的抗争中,显示出了顽强不屈的意志,后在一次战斗中不幸中弹身亡。
2、圈点勾画批注。
读书过程中,要有个烂笔头,即笔在手,看到精彩的句段,随手圈点勾画,写景的、叙事的、写人的、评论的等等,圈点勾画可以把重点内容筛选出来,便于日后翻看。
阅读方法
合作探究
2、圈点勾画批注
片段再现:
片段之一:舍佩托夫卡四周到处是战壕,到处是带刺的铁丝网。整整一个星期,这座小城都是在隆隆的炮声和清脆的枪声中醒来和入睡的。只是到了夜深的时候,才安静下来。偶尔有一阵慌乱的射击声划破夜空的沉寂,那是敌对双方的暗哨在互相试探。天刚亮,车站上的炮位周围就又忙碌起来。大炮张着黑色的嘴,又凶狠地发出可怖的吼叫声。人们急急忙忙往炮膛里装新的炮弹。炮手把发火栓一拉,大地便颤动起来。炮弹嘶嘶地呼啸着,飞向三俄里外红军占据的村庄,落下去,发出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把巨大的土块掀到空中。
合作探究
2、圈点勾画批注
合作探究
批注:描写的是红军攻打舍佩托夫卡。“整整一个星期,这座小城都是在隆隆的炮声和清脆的枪声中醒来和入睡的。”这里用的是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当地战况的惨烈,红军攻势之猛与匪军守卫的森严。“大炮张着黑色的嘴,又凶狠地发出可怖的吼叫声。”这里用的是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炮的可怕与敌人的凶残。
2、圈点勾画批注
合作探究
片段之二:城里的生活一如既往。五个小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声音喧嚣嘈杂。这里起支配作用的是两种愿望:一种是漫天要价,一种是就地还钱。形形色色的骗子都在这里大显神通。几百个眼尖手快的人,像跳蚤一样不停地活动着。他们的眼神里什么玩意儿都有,惟独没有天良。这里是一个大粪坑,全城的蛆虫都麇集在这里,他们的目的都是坑骗那些没有见过世面的“傻瓜”。很少有的几趟火车从自己的肚子里排泄出一群群背着口袋的人。这些人都向小集市涌去
2、圈点勾画批注
合作探究
批注:这里描写的是在刚刚得到解放的城市里,秩序尚未得到恢复。人民需要生活物资,于是集市就出现了。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集市的嘈杂和喧嚣,将集市上的小商贩与顾客比作跳蚤,十分形象生动,突出了集市中人们的形象,跳蚤又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了这些人的投机取巧。粪坑和蛆虫又说明了这些人的无耻,和城市在反动势力的统治下,治安的混乱。
2、圈点勾画批注
合作探究
3、摘抄。
摘抄,就是选摘、抄录原文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等。摘录的内容可以是原作的典故、警句、精彩片段等。比如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摘抄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片段、启迪思想的名言警句、写作技巧运用精彩的语段;为了分析评价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可以摘抄描写他言谈、举止、心理的片段以及
各种人物对他的评价。
阅读方法
合作探究
1.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
2.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分类摘抄
奥斯特洛夫斯基经典语录/摘抄(部分)
3、摘抄。
合作探究
1.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弱最容易的一种方法。
2.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3.直到现在,保尔才明白:当一个人年轻力壮时候,做到坚强是比较简单而容易的事;如今,当生活像铁环似的把你紧紧箍住的时候,仍然能够坚忍不拔,那才是光荣的业绩。
心理描写
3、摘抄。
合作探究
4、做笔记。
做笔记,主要有写提要和写心得两大类。写提要,就是用精练的语言准确概括全书的基本内容或要点。所写的提要,可以是语意连贯的成段文字,可以是按层次和要点罗列的提纲,还可以是能够体现作品结构思路的图表。写心得,则是记录自己阅读时产生的体验、感想,如自己对于作品的内容(人物、情节、情感、思想等)和形式(写作技巧、行文风格、艺术特色等)的看法和评价,以及自己在阅读中生发的新认识、新观点。可以针对作品整体发表感想,也可以只对其中某一个或几个点进行发挥和评论。摘抄和笔记除了自己使用外,也可以供他人学习参考。
阅读方法
合作探究
提要式笔记
保尔在发电厂当锅炉工助手,朱赫来在发电厂当电工。保尔不知不觉和这个严肃的电工成了亲密的朋友。朱赫来常常给他讲解发电机的构造,教他电工技术。朱赫来教保尔英国式拳击的打法,为了掌握这套本领,保尔吃了不少苦头,学得不错。在朱赫来拳头的打击下,保尔不知摔了多少个倒栽葱,还是耐着性子学下去。
冬妮亚舒适地坐在柳树边,正在钓鱼的保尔从镜子一样的水面上清楚地看到了她的倒影。两个文科学校七年级学生苏哈里科和维克托朝他们走来。保尔遭到苏哈里科的无礼对待,保尔回击把他狠劲地打倒在水里,冬妮亚为保尔的胜利欢呼。保尔穿着一身新衣服,蓝衬衫,黑裤子,皮靴也擦得光亮,出现在了冬妮亚家门口。他们高兴地一起散步。保尔把他最大的秘密——从德国中尉那里偷了一支手枪的事,告诉了她。
1.与朱赫来相遇:
2.认识冬妮亚:
合作探究
保尔的朋友谢廖沙在印刷厂做工。排字工人门德利告诉谢廖沙城里将发生“虐犹”的烧杀抢劫事件。戈卢勃的卫队长萨洛梅加和他的副官帕利亚内查带着警卫连对福克斯百货店进行抢劫,后又杀死了财主福克斯的女仆丽娃及她的父亲佩萨赫。谢廖沙和父亲一起把印刷厂的一半工人藏在自己家的地窖里和阁楼上。
在一个深夜,朱赫来为了逃避追捕来到保尔家。朱赫来同保尔住了八天。有一天,保尔见朱赫来还没回来,就带上手枪出去等候。他发现朱赫来被一个匪兵用尖刀抵着后背在公路上走着。当黄胡子押送兵走到保尔跟前的时候,保尔猛然朝他们扑去,抓住他的步枪,狠命向下压。那家伙狂怒地从保尔手里往回夺枪,转着枪身,扭绞着手,朱赫来两个箭步,抡起拳头,朝押送兵的头上打击。朱赫来和保尔翻过了一家院子的栅拦,但是,保尔很快就被随后赶来的骑兵抓走了。
3.犹太人遭难:
4.救朱赫来被捕:
合作探究
保尔被关在一个废弃的仓库里。他遇到赫里斯季娜、糖厂的木匠多林尼克、理发师什廖马·泽利采尔。上校到监狱视察,发现几个犯人都是被错抓的,于是他们被释放回家。保尔飞快地跟着大伙儿朝门口冲去,意外地来到冬妮亚的花园。冬妮亚的母亲请保尔讲一讲他的遭遇。保尔和谢廖沙在黑暗中见了面。第二天清早,保尔坐上了去卡扎京的车子。
1920年,骑兵第一集团摧毁了波军在城里的卫戍部队。战斗中,保尔不停地挥舞着马刀,左右砍杀。听到师长列图诺夫牺牲的消息,保尔使劲用马刀背拍了战马,向正在厮杀的、人群最密的地方冲了过去。全连战士个个怒火中烧,誓为师长报仇,把一个排的波军全砍死了。波军的大炮声像一声巨雷在保尔耳边响起,烧红的铁片灼伤了他的头。他被甩出了马鞍,沉重地摔在地上。
5.被捕以后:
6.冲锋陷阵:
合作探究
保尔昏迷了十三天以后,终于恢复了知觉。9月21日,保尔坐着轮椅,第一次被推到医院宽敞的阳台上。在他看着花园、贪婪地呼吸着空气的时候,他是一副什么样的神情啊!保尔的脸上缠着绷带,只露出一只眼睛。这只眼睛闪闪发亮,不停地转动着,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就像是第一次看到这个世界似的。
保尔出院后,起初住在冬妮亚寄宿的布拉诺夫斯基家里。他立刻试着吸引冬妮亚参加社会活动,邀请她参加城里共青团的会议。她打扮得那样漂亮,那样别出心裁,保尔都没法带她到自己的伙伴那里去了。还有一次在俱乐部里,大家都穿着褪色的旧衣服,惟独她打扮得花枝招展。保尔对她的那种庸俗的个人主义愈来愈不能容忍了。他们都很清楚,感情的破裂已经是不可避免的。
7.死里逃生:
8.和冬妮亚分手:
合作探究
暴风雨封住了博尔卡工地,阻碍了铁路的建设。省委要求保尔负责的第五筑路小队要按期完工。正当保尔顶着严寒造成的痛苦挥动着大木锨铲雪时,他偶然发现昔日恋人冬妮亚和她的丈夫站在旁边,冬妮亚戴着一顶海狗皮帽,顶上还有个绒球。冬妮亚认为他早当上了委员,或者是委员一类的首长。而保尔也用惊奇的眼光打量着冬妮亚,没想到她会变得这么酸臭,两个人的追求已大相径庭。
保尔患了肠伤寒,并发大叶性肺炎。潘克拉托夫和杜巴瓦尽一切可能抢救保尔。他们托保尔的同乡阿廖沙·科汉斯基护送他回家乡去。后来保尔脊椎发作剧痛,医生仔细检查了脊椎上的那个深坑。入冬前,保尔不顾患重感冒参加抢救珍贵木材,急性风湿病使他被认定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保尔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心爱的工厂。他拉着手杖,忍着剧烈的疼痛,慢慢地挪着脚步。母亲用草药熏和按摩,医治他那两条肿腿。
9.车站邂逅:
10.健康开始恶化:
合作探究
保尔的健康每况愈下,为了全力以赴地工作,他舍不得浪费时间去疗养。卫生处长巴尔捷利克给他检查身体,命令他必须立即停止工作。直到有一天,他的右膝盖被压坏了,才同意动手术,可是他体内的致命炎症导致他瘫痪了。保尔经受住了这第一次打击,向中央申请继续工作。多次的实践表明,他的身体状况已经不能让他继续工作下去,越来越多的日子只能在病床上度过。
保尔的视力逐步减弱,经过手术,顽强的他挺住了。他住在莫斯科一条僻静的胡同里,并开始投入到《暴风雨的儿女》的创作中。小说写完了三章,保尔把它寄给老战友看,大家都称赞小说写得好,但是原稿却被弄丢了,这对保尔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为了提高写作的速度,双目失明的保尔邀请加莉亚帮他打字。他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小说终于完成了。这部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保尔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新的生活。
11.带着疾病工作:
12.投入新工作:
合作探究
心得式笔记
保尔在烈士墓前的一段沉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应当赶紧生活,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有可能中断生命。保尔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墓。
这是保尔在烈士墓前的所思所感,这些内心独白给读者打开了通向主人公心灵深处的大门,挖掘了保尔崇高的精神世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和为人民、为国家的独立而奋斗的思想。
合作探究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题记
钢铁何来?是生铁经历烈火与严寒而来的。它既坚韧不拔而又柔韧有度。像人一样,需要遭遇坎坷与洗礼才能换来与之相同的秉性。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男主人公就是这样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爱不释手,男主的质量多么让人钦佩!书中写道:他呕心沥血写的稿件丢失了,那是多么的令他失望啊,但他重新振作起来,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而书中最脍炙人口的便是:“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
保尔生活在沙皇暴政的时代,是一位贫穷工人的小儿子。少年的保尔聪明却又调皮捣蛋,因为得罪了虚伪暴戾的神父,让他失去上学的机会。内忧外患,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外国侵略者的入侵,让保尔的生活举步维艰,艰难困苦的生活从未打倒保尔。
在战火的洗礼下,在革命浪潮的冲击下,保尔逐渐成长为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乐于助人,不计较个人得失,以顽强的意志投入到革命事业中。长期的劳累让保尔双目失明,身体瘫痪,他也想到过自杀,钢铁一样的意志让他重生,拿起手中的笔,与命运做斗争,克服万般困难继续着自己的革命理想。
合作探究
蒲公英的种子随风而起,随风而落,只要有一点点湿润,它就会生根发芽,延续着生命。黄山松的种子那怕落在岩缝中,也要顽强地生长。小草的种子绝不畏惧压在它身上的大石,终有一天它会推开大石,破土而出。雏鹰从不畏惧悬崖,勇敢地一次次俯冲,终成为雄鹰。它们都是拥有钢铁一样的意志。
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与生俱来的,世界上没有天生的英雄,多少伟大的人物经历过烈火的焚烧,炼就钢铁一样的意志,为自己的理想而奋不顾身。
我们生活在物质丰富的年代,我们缺少的正是克服困难的信念。我们抱怨作业多,抱怨父母和老师的管束,抱怨一切我们看不顺眼的东西。扎在追星的浪潮中不能自拔,为自己的偶像时哭时笑,爱慕偶像的一切。可是如果世界遭受变故,我们又拿什么来适应恶劣的条件呢?
没有经历过磨难是不会有收获的。没有经历过风雨的锤炼,是不会获得优秀的人生。保尔·柯察金是我们人生的标杆,只要你立下正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就一定会拥有钢铁一样的秉性,拥有精彩的人生。
合作探究
拓展延伸
思考探究“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
示例:
保尔故事的时代背景早已经成为历史,但保尔精神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保尔的精神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这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艰难险阻,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发扬保尔精神,像消灭敌人那样克服困难,以革命的大无畏精神,结合科学的态度,不断取得我国改革和发展的胜利。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把保尔身上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
1、以叙事和描写为主,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使人物有血有肉。
如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保尔头部负了重伤,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死亡。陆军医院的青年医生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在日记中记叙了保尔在疗伤中的过人毅力:
(8月27日)今天检查了保尔的伤,伤口很深,颅骨穿透了,所以整个头部都麻痹了,右眼发肿,眼内溢血,阿托纳利建议取出右眼,以免发炎。阿纳托利说他一定不会活的,老头子生气地嘟哝“我真想不通,几乎还是个娃娃呢,军队怎么把他收下了,这真叫人愤慨……
(9月17日)换绷带的时候,他惊人的忍耐力使我们所有的医生都吃惊,他经常疼得失去知觉,但从不叫一声,我们都知道:要是他呻吟了,那准是他昏迷了……
(10月14日)保尔今天要出院了,那只眼睛是瞎了,但表面看起来还是正常的。临别时,保尔说:“要是左眼瞎了,还好一点儿——现在我还怎么打枪呢?”他还是想着前线。
------从尼娜医生的日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保尔在疗伤过程中惊人的毅力,以及不顾个人安危,始终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小说还借助丽达的日记,交代筑路这一场特殊的战斗,描写保尔不顾个人安危,忘我劳动的英雄行为。
写作特色
2、小说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也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示例:①不知道是哪个有心人,用枞树枝编成的花圈把那一列坟墓装饰了起来,给这小小的墓地围上了一圈绿色的栅栏。笔直的松树在陡坡上面高耸。绿荫似的嫩草铺遍了峡谷的斜坡。 这儿是小镇的近郊,又阴郁,又冷清,只有松树林轻轻的低语和从复苏的大地上散发出来的春天新鲜的气味。……就在这地方,他的同志们英勇就义,为了使那些生于贫贱的、那些一出生就当奴隶的人们能有美好的生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保尔缓缓地摘下了帽子。悲愤,极度地悲愤充满了他的心 。
---“阴郁”、“冷清”、“松树林轻轻的低语”,是公墓的环境特征,同时也透露出主人公沉郁悲愤的心绪;“复苏的大地上散发出来的春天新鲜的气味”是季候的实况,又隐喻着烈士们的牺牲换来了新生活的景象。
----划线的句子是环境描写,表现墓地的整洁庄严,烘托烈士们献身革命的伟大精神,暗示着活着的战士必将前赴后继去争取革命的胜利。
写作特色
3、现实与虚构相结合,既有强烈的自传性,又是小说。
作品写到的重大事件都是真实的,主人公保尔的生活、战斗经历与作者本人的生活、战斗经历又有极多的相似之处,但它又不是自传作品,它是将真实的事件、作者自身经历作为素材,通过想象和艺术加工创造出来的作品。
4、笔调雄浑,场面宏大,展现壮阔的时代画卷。
作品几乎含纳了当时所有重大的事件,如国内战争、经济恢复阶段的各种斗争、党内的矛盾冲突、列宁逝世所引起的震撼等。许多场面的描写也以宏大见长,如波兰边境庆祝十月革命胜利的群众游行场面、列宁逝世追悼会现场群众踊跃入党的场面等。
写作特色
课堂小结
这是一部作家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题是歌颂苏联青年在保卫苏维埃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斗争中的英雄业绩和献身精神。同时,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小说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1、学校将在读书日开展“我读中外名著”的学习活动。请你根据提示完威下列读书卡,和同学交流。
我读中外名著
书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 ① 国籍 ②
主人公 ③
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④
奥斯特洛夫斯基(或: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苏联
(或前苏联)
保尔(或保尔.柯察金)
示例: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课堂检测
2、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从下列两部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具体内容简要评析书名的特点。
《朝花夕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示例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书名中“钢铁”比喻保尔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是信念、意志的象征;“炼”形容保尔一生经历了童年的黑暗、战场的搏杀、感情的波折、工地的艰辛以及疾病的摧残等磨炼。
课堂检测
示例1:《朝花夕拾》,书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鲁迅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各种经历,是“朝花”;鲁迅在晚年回忆这些经历,并抒发了自己的情思,如作者对“猫”的厌恶,对“阿长”“藤野先生”的深情赞美,这是“夕拾”。
3、保尔的一生,历经坎坷,但凭着钢铁般的意志,连死神对他也无可奈何。请用简洁的语句写出保尔战胜死神的一个情节
示例:①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一颗子弹打中了保尔的大腿,后来又得了伤寒,但这些都不能阻止他继续战斗。
②一次战斗中,一颗炮弹在保尔身边爆炸,他头部受了重伤,伤愈后参加肃反工作。
③因身体尚未完全恢复,肃反工作繁重紧张,头痛病时常发作,最终晕倒,但他又很快投入铁路工厂的工作。
④在筑路时,因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保尔得了伤寒,经过抢救,战胜了死神。
⑤因身体瘫痪,双目失明,不能参加工作,曾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振作,开始了文学创作。
课堂检测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书的命运决定着保尔的命运。如果书稿被彻底否定,那他的日子就到头了。如果失败是局部的,通过进一步加工还可挽救,他一定会发起新的进攻。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了邮局。紧张的等待开始了。保尔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待过来信。他从早到晚地盼信。列宁格勒一直没有回音。出版社的沉默逐渐成为一种威胁。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保尔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也就是他的灭亡。那时,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滨海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好多天过去了,正当期待已经变得无法忍受的时候,同儿子一样焦虑的母亲一面往屋里跑,一面激动地喊道:“列宁格勒来信了! 这是州委打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简单几个字: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他的心欢腾地跳动起来。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他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①画线句子中“铁环”“新的武器”各指什么?
②有人认为:到了全书的结尾还写英雄竟然有“如果书稿被彻底否定,那他的日子就到头了。”的消极悲观想法,这有损英雄的高大形象。你的看法如何,并阐述理由。
答案:铁环”指作者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这个制约;“新的武器”指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
答案示例:我认为这样写不仅没有损害英雄形象还使得他显得更加真实可信、生动感人。因为保尔并非是个完人,而是在革命斗争中不断克服自身缺陷逐渐成长起来的,他也有普通人的情感,只是他经受了各种磨练,逐渐被锻炼成为了具有钢铁意志的英雄。
课堂检测
布置作业
1.选择书中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为他写一段赞美词。
2.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读后感。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