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习题课 牛顿运动定律的四类典型问题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习题课 牛顿运动定律的四类典型问题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5-02 19:1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多选)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向右传动.将一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以v、a、x、F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位移大小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解析:选AB 物体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加速运动,当达到共同速度后再做匀速运动,A、B正确.
2.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测力计称得其体重为490 N.他将弹簧测力计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电梯运行的v-t图象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  )
解析:选A t0~t1时间段内,人失重,应向上减速或向下加速,B、C错;t1~t2时间段内,人匀速或静止;t2~t3时间段内,人超重,应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A对,D错.
3.(多选)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假设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上升、下降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9
B.上升、下降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0∶1
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之比为9∶1
D.物体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之比为10∶1
解析:选AD 上升、下降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上=11 m/s2,a下=9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阻=ma上,mg-F阻=ma下,联立解得mg∶F阻=10∶1,A、D正确.
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物体A,通过绳子与物体B相连,假设绳子的质量以及绳子与定滑轮之间的摩擦力都可以忽略不计,绳子不可伸长.如果mB=3mA,则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大小为(  )
A.mBg         B.mAg
C.3mAg D.mBg
解析:选B 对A、B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Bg=(mA+mB)a,对物体A,设绳的拉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a,解得F=mAg,B正确.
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水平恒力F作用在小车上,使小车和木块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质量为M,木块质量为m,它们的共同加速度为a,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在运动过程中(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μmg
B.木块受到的合力大小为(M+m)a
C.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D.小车受到的合力大小为(m+M)a
解析:选C 把小车和木块看成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木块水平方向只受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故A错误;对木块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ma,故B错误;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与Ff大小相等,故C正确;对小车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F车合=Ma,故D错误.
6.
(多选)如图所示,已知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1=4 kg、m2=1 kg,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5,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g取10 m/s2,在水平力F的推动下,要使A、B一起运动而B不致下滑,则力F大小可能的是(  )
A.50 N B.100 N
C.125 N D.150 N
解析:选CD 对B不下滑有μ1FN≥m2g,由牛顿第二定律FN=m2a;对整体有F-μ2(m1+m2)g=(m1+m2)a,得F≥(m1+m2)g=125 N,选项C、D正确.
7.(多选)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mC,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μC,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F分别拉物体A、B、C,所得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图线如图中甲、乙、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μA=μB,mA<mB B.μB<μC,mB=mC
C.μB=μC,mB>mC D.μA<μC,mA<mC
解析:选ABD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ma,得a=-μg,则a-F图象的斜率k=,由图象可看出,乙、丙的斜率相等,小于甲的斜率,则mA<mB=mC.当F=0时,a=-μg,根据图象可看出,μA=μB<μC,故选项A、B、D正确.
8.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正在以v=4 m/s的速度匀速顺时针转动,质量为m=1 kg的某物块(可视为质点)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将该物块从传送带左端无初速度地轻放在传送带上(g取10 m/s2).
(1)如果传送带长度L=4.5 m,求经过多长时间物块将到达传送带的右端?
(2)如果传送带长度L=20 m,求经过多长时间物块将到达传送带的右端?
解析:物块放到传送带上后,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先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由μmg=ma得a=μg,
若传送带足够长,匀加速运动到与传送带同速后再与传送带一同向右做匀速运动.
物块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1===4 s,
物块匀加速运动的位移x1=at=μgt=8 m.
(1)因为4.5 m<8 m,所以物块一直加速,由L=at2得t=3 s.
(2)因为20 m>8 m,所以物块速度达到传送带的速度后,摩擦力变为0,此后物块与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
物块匀速运动的时间t2== s=3 s.
故物块到达传送带右端的时间t′=t1+t2=7 s.
答案:(1)3 s (2)7 s
「能力提升练」
9.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由这两个图象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  )
A.0.5 kg,0.4 B.1.5 kg,
C.0.5 kg,0.2 D.1 kg,0.2
解析:选A 由F-t图和v-t图可得,物块在2 s到4 s内所受外力F=3 N,物块做匀加速运动,a== m/s2=2 m/s2,F-Ff=ma,即3-10μm=2m ①,物块在4 s到6 s所受外力F=2 N,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Ff,F=μmg,即10μm=2 ②,由①②解得m=0.5 kg,μ=0.4,故A选项正确.
10.如图所示,物块在静止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0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在此传送带的速度由零逐渐增加到2v0后匀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物块下滑的速度不变
B.物块开始在传送带上加速到2v0后匀速
C.物块先向下匀速运动,后向下加速,最后沿传送带向下匀速运动
D.物块受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上
解析:选C 在传送带的速度由零逐渐增加到v0的过程中,物块相对于传送带下滑,故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仍然向上,故这段过程中物块继续匀速下滑,在传送带的速度由v0逐渐增加到2v0过程中,物块相对于传送带上滑,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物块加速下滑,当物块的速度达到2v0时,物块相对传送带静止,随传送带匀速下滑,故选项C正确.
11.如图所示,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
B.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C.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D.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解析:选D 木炭包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因此径迹在其右侧,A错误;设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μ,传送带的速度为v,则木炭包与传送带共速时,所用时间t=,运动的位移x1=t=,传送带运动的位移x2=vt=,径迹长L=x2-x1=,由此可知D正确,B、C错误.
12.(多选)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三块材料完全相同的木块A、B、C,质量均为m,B、C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C上,三者开始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某一木块上面,系统仍加速运动,且始终没有相对滑动.则在粘上橡皮泥并达到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粘在哪个木块上面,系统的加速度都将减小
B.若粘在A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减小,A、B间摩擦力不变
C.若粘在B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增大,A、B间摩擦力增大
D.若粘在C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和A、B间摩擦力都减小
解析:选AD 因无相对滑动,所以,无论橡皮泥粘到哪个木块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都有F-3μmg-μΔmg=(3m+Δm)a,系统加速度a减小,选项A正确;若粘在A木块上面,以C为研究对象,受到F、摩擦力μmg、绳子拉力FT这三个力的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FT=ma,a减小,F、μmg不变,所以,绳子拉力FT增大,选项B错误;若粘在B木块上面,a减小,以A为研究对象,m不变,所受摩擦力减小,选项C错误;若粘在C木块上面,a减小,A、B间的摩擦力减小,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有FT-2μmg=2ma,FT减小,选项D正确.
13.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斜面上,质量m=1 kg的小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14 N作用下,由斜面底端从静止开始运动,2 s后撤去F,前2 s内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求:(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
(1)小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撤去力F后1.8 s时间内小物体的位移.
解析:(1)由题图乙可知,0~2 s内物体的加速度a1==4 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gsin θ-Ff=ma1,
FN=mgcos θ,而Ff=μFN,代入数据解得μ=0.5.
(2)撤去F后,-mgsin θ-Ff=ma2,得a2=-10 m/s2,
设经过t2时间减速到0,根据运动学公式有0=v1+a2t2,
解得t2=0.8 s,
在0.8 s内物体向上运动的位移为x2,
0-v=2a2x2,得x2=3.2 m.
物体到最高点后向下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3,则
mgsin θ-Ff=ma3,解得a3=2 m/s2.
再经t3=1 s物体发生位移x3,x3=a3t=1 m,
撤去F后物体在1.8 s内的位移x=x2-x3=2.2 m,方向沿斜面向上.
答案:(1)0.5 (2)2.2 m,沿斜面向上
14.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45°的光滑楔形滑块A的顶端P处,细线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重力加速度为g).
(1)当滑块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向右运动时,线对小球的拉力刚好等于零?
(2)当滑块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小球对滑块的压力等于零?
(3)当滑块以a′=2g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线中拉力为多大?
解析:(1)当FT=0时,小球受重力mg和斜面支持力FN作用,如图甲,则
FNcos 45°=mg,FNsin 45°=ma,
解得a=g.故当向右运动的加速度为g时线上的拉力为0.
(2)假设滑块具有向左的加速度a1时,小球受重力mg、线的拉力FT1和斜面的支持力FN1作用,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水平方向:FT1cos 45°-FN1sin 45°=ma1,
竖直方向:FT1sin 45°+FN1cos 45°-mg=0.
由上述两式解得FN1=,FT1=.
由此两式可以看出,当加速度a1增大时,球所受的支持力FN1减小,线的拉力FT1增大.
当a1=g时,FN1=0,此时小球虽与斜面接触但无压力,处于临界状态,这时绳的拉力为FT1=mg.所以滑块至少以a1=g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小球对滑块的压力等于零.
(3)当滑块加速度大于g时,小球将“飘”离斜面而只受线的拉力和重力的作用,如图丙所示,
此时细线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α<45°.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T′cos α=ma′,FT′sin α=mg,
解得FT′=m=mg.
答案:(1)g (2)g (3)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