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桃花源记》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桃花源记》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2 23:5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组别
初二语文
人员
初二语文集体备课组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个性要点
9.《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如皆、俱、妻子、交通等。掌握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来叙事的手法。
2.查有关资料,初步疏通文章大意,培养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进一步品味语言。
3.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正确看待世外桃源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价值。
【教学重点】
1.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品味文章简洁凝练、意蕴丰富的语言。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huó ) 屋舍俨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 mó)
  黄发垂髫 (tiáo) 便要还家(yāo)
  刘 子 骥( jì ) 诣 太 守(yì )
2.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创设情景、导入
1.导入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桃花源记》。(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整体感知,学生自学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同学齐读课文。
  3.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
  4.小结
  (1).古今异义词:
  芳草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新鲜
  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来此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不管(连词)
  缘溪行缘 古义:沿    今义:缘故,缘分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古义:请   今义:延长.延伸
  后遂无问津者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寻 :寻找 寻向所志
   房子 屋舍俨然 不久 寻病终
  志: 做标记 处处志之 向: 以前 寻向所志
   (做的)标记 寻向所志 对着 眈眈相向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四.小组交流,翻译课文。
五.课堂检测
  1. 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俨然( ) 阡陌( ) 垂髫( )
  谐太守( ) 邑人( ) 刘子骥(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斜字词的含义。
①芳草鲜美: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阡陌交通:
④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从树上落下的花瓣繁多鲜艳。 ( )
  ②闲适愉快,自得乐趣。 ( )
  ③比喻无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 )
  4.口头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二课时
导入
我们已积累了文言词语、疏通了文章意思,现在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二.自学指导一
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三.合作学习、讨论   
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6.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7.提问: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9.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四.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五.教师寄语
这两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学们,让我们为建设自己心目中和谐的、理想的桃花源而努力吧!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