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课件 (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课件 (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4 14:1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谁是小小奥运迷?她们是谁这是什么标志奥林匹克五环标志 奥运五环代表着世界五大洲。亚洲是黄色的,非洲是黑色的,欧洲是蓝色的,美洲是红色的,大洋洲是绿色的。 五环连在一起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见。谁是小小奥运迷?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顾拜旦 1.掌握字词、作者有关情况等基础知识。 2.结合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历史和演讲的时代背景,把握演讲的内容。 3.理清演讲的思路,理解演讲者阐述的奥林匹克精神内涵。 4.感受演讲语言的庄重典雅风格。学习目标预习检测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浩劫(hào jié ) 指摘(zhǐ zhāi) 襁褓(qiǎng bǎo)
萦绕(yíng rào) 绚丽(xuàn lì ) 枷锁(jiā suǒ)
拙劣(zhuō liè) 肤浅(fū qiǎn ) 目睹(mù dǔ )
奠定(diàn dìng) 挚爱(zhì ài) 钟爱(zhōng ài)
分崩离析(fēn bēng lí xī)
暴风骤雨(bào fēng zhòu yǔ)
担惊受怕(dān jīng shòu pà )
自圆其说(zì yuán qí shuō)
行将就木(xíng jiāng jiù mù)
相辅相成(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 读准字音
浩劫( ) 指摘( ) 襁褓( )
萦绕( ) 绚丽( ) 枷锁( )
拙劣( ) 肤浅( ) 目睹( )
奠定( ) 挚爱( ) 钟爱( )
分崩离析( ) 暴风骤雨( )
担惊受怕( ) 自圆其说( )
行将就木( ) 相辅相成( )
襁褓:
行将就木:
分崩离析:
暴风骤雨:
相辅相成:
自圆其说:词语解释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了。木:棺材。
分崩离析: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暴风骤雨: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自圆其说: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词语解释 顾拜旦(1863—1937),出生于法国巴黎。他是近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他是奥林匹克五环标志、会旗的设计者,运动员誓词的起草者。他赋予奥运火炬崭新的时代意义,他主张奥林匹克运动是“自由超越的领域”,并确立了他终生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1928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有著名诗作《体育颂》。背景资料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古奥运会停办约1500年后复兴起来的。古奥运会在公元4世纪末被废止,举办古奥运会的圣地奥林匹亚也因地震等原因成为一片废墟。
19世纪末,顾拜旦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奥林匹克遗址考古的重大发现等诸多有利条件下,积极推动奥运会的复兴。1894年,在顾拜旦的积极斡旋下,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并通过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议。1896年,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
1916年本应在德国柏林举行第六届奥运会,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停办。本文是顾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作者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涵。
思考探究——理清思路 把握内容(第1段)(第8—10段)(第2—7段) 文章共10个段落,可分为三部分,请根据提示快速找出各部分的起止段落。 速读第一段,思考:“五年前”具体是指哪一年?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这一年有什么重大事件?作者为什么要回顾奥林匹克运动过去5年的历史? 本文写于1919年4月,五年前是指1914年,这期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五年来,战火把奥林匹克精神粉碎了,回顾过去5年的历史,在内容上,说明奥林匹克运动的现状,强调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重要意义;在结构上,引出下文,为听众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做铺垫。平和与自信一般体育运动注重个人胜利感
奥林匹克运动注重愉悦和美大众参与促进人的全面成长第一层(2—4)第二层(5)指出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意义第二部分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两个重要内涵点明奥林匹克运动与一般体育运动的区别第三层(6、7)指出了奥林匹克运动另一个特点阳光、丰收盛赞盛会→五重声誉第三部分(8-10)憧憬未来→历史自觉性、公民精神、自然性、青春、艺术性思考探究——品味语言 ①准确性。演讲使用的语言一定要确切、清晰地表现出所要讲述的事实和思想。
②简洁性。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多的内容。
③通俗性。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演讲的语言要个性化;要说自己的话。
④语言要生动感人。好的演讲稿,语言应该是生动感人的。要使语言生动感人, 必须做到用形象化的语言,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能打动听众, 富有感召力。 演讲稿的语言特点主要有哪些? 1. 这凸显了它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1段) (用词准确,“崭新角色”把“奥林匹克”当作人来写,准确阐明了奥林匹克主义在当今的意义与以往不同。)
本文的语言特色主要有哪些? 2.在他们的想象中,勇气之花在我们当代人的手中早已残败凋零了。(2段) 3.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成。 (3段) (将“勇气”以“花”的形象展示出来,具体形象。) (将“自信”与“平和”比作“姊妹”,美好融洽。)
4.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

(将“愉悦”比作泉水般“喷涌”,将“奥林匹克精神”比作“阳光”“音乐”和“珠宝”,营造美好的境界。)第4段 5.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 (两个形象,形成对比,展现对美好未来的畅想。) 6.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一“蓝”一“黄”,遥相呼应;以“麦穗”为喻,形象美好。)表达生动感人,富有感召力。第10段 1.用词准确。 2.表达生动感人,富有感召力。小结:本文语言特色 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形成诗意的语言风格。 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认为奥林匹克主义能使人养成平和与自信的品质,包括但又超越一般的体育运动精神,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属于大众的。主旨归纳 顾拜旦的一生,是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奉献的一生,他不惜倾家荡产、奔走呼号。他光辉的一生可以说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世界文化史和体育史留下了不朽的篇章。现代奥运走过了百年历史,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也成功举办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现如今更快、更高、更强已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深入人心。
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奇迹的诞生吧!
课堂小结 1.查阅有关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资料,找到突出反映奥林匹克精神的例子记录下来。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国在奥林匹克中的表现情况。 拓展延伸教师寄语——读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