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 辛亥革命和
中华民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次历史巨变孙中山 毛泽东邓小平 三位伟人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理论成果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人风采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江苏课程标准: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一)、探究三民主义的背景
思考:从《时局图》中,
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材料一:1895年~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平均每年设厂十五家以上。材料二: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经济上: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政治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材料三:思考: 1900年后中国思想界有什么新的变化?思想上: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1900年以后,在国内外掀起了出版介绍西方资本主义的翻译著作,创办革命报刊,发行革命书籍,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热潮。
----《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提出了哪些救国主张?结果如何?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孙中山《上李傅相书》 (1894年6月)1、背景:(1)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3)政治:民族危机加深,反帝反封建运动高涨(4)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6)孙中山丰富的革命实践和对欧美革命广泛
而深入的研究(5)资产阶级改良方案的失败 (2)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壮大(二)、探究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革命即以暴力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争取实现民族独立(1)含义:(3)评价:(2)实质:反封建(清王朝)反清与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相结合,
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政治革命即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含义:(2)实质:反君主专制统治(3)意义:理论上解决了革命党人迫切需要解决的
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核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社会革命具体办法:核定地价,涨价归公,做到“家给人足”(1)含义:(2)实质:资产阶级土地革命纲领(3)意义:反映了孙中山维护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和对
世界潮流的明锐观察。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暴力推翻清王朝
实现民族独立自主推翻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核定地价
国民共享前提核心补充和发展≠平分土地 (三)、 评价⑴性质: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
⑵积极:
①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②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⑶局限:(这是由孙中山所处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决定的)
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②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一)、背景:1、政治:2、经济:3、阶级:4、个人:
小结1、三民主义的提出(二)、提出: 1905年 中国同盟会 《民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内容: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四)、评价:
1、进步性:①性质: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②表达了……反映了……推动了……
2、局限性:没有……,也没有 ……1、发动辛亥革命:1911、建立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1911、10、10 武昌起义1912、2、12溥仪退位二、三民主义的实践A.时间:
B.内容:
C.意义: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国家主权属于
国民全体,国民在政治
上一律平等······ 对建立资产阶
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
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二次革命3、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护国运动—袁世凯复辟护法运动失败时(1917年)“南与北一丘之貉!”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第一次护法运动 第二次护法运动 刺杀宋教仁及“善后借款” 袁世凯复辟帝制 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为了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1913年7月,孙中山组织发动讨袁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积极参加 孙中山于1917年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 1920年底,他在广州重组军政府,1922年5月北伐 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和革命力量分而失败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遭到滇、桂军阀的排挤而失败 因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而失败 三民主义的实践辛亥革命失 败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临时约法》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活 动结 果孙中山第二次伟大转变三、新三民主义(一)、提出背景 (1)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屡次失败。(2)十月革命胜利使孙中山认识到苏俄是可以学习和联合的反帝力量。(“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3)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4)孙中山本身与时俱进的精神。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变,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 从材料看:20世纪20年代前后,孙中山的思想学习对象有何变化? 以欧美为师以俄为师出谋划策放弃or继续?材料一:“若夫革命主义,为吾辈所倡言……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材料二:“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决不可能。”
——1924年孙中山《在神户欢迎会上的演说》(二)主要内容:
从1912年到1924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明确反帝主张;认清帝国主义面目,提出明确反帝主张。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一是给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以自由权利;二是剥夺效忠于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团体或个人的自由权利。使政治机构民主化,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实行新的选举制度,使人民能够真正参加管理政权。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缺少具体的可操作性,只是些抽象的概念民权具有普遍性、具体性和可行性“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的生活”
“农民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 关注工人和农民生活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①不反帝→反帝②反满→民族平等①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平民共有②普遍平等的民权关注农民和工人生活新 三 民 主 义反帝国主义侵略民权为平民所有承认耕者有其田
关注工农生活状况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 大 政 策民族民权民生(一)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其目标皆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中国共产党……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反帝、反封建军阀统治(三)新三民主义的历史作用 (1)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促进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2)是国民大革命的纲领和旗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开展。阅读小故事,思考下列问题几个同学在讨论孙中山和三民主义的时候进行的一段对话:
同学甲:孙中山确实伟大。他在上世纪20年代提出的新三民主义是那么的完美,堪称当时最先进的思想理论成果。
同学乙:完美谈不上,最先进也未必吧?要么中国革命怎么不是在三民主义旗帜下取得最后胜利呢?
同学丙:怎么不完美、不是最先进?如果不是蒋介石、汪精卫背叛孙中山的革命事业,那中国不就可以少走几十年的弯路,提前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吗?
同学丁:是啊,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不就是在新三民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取得的吗?同学甲、丙、丁的观点均有错误,你能找出来吗?结合教材学习延伸的内容,思考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和新三民主义的原则区别。分析新三民主义的历史作用。三、三民主义的发展——新三民主义(一)、背景:(1)客观因素:(2)主观因素:(二)、标志: 1924年,国民党一大、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三)、内容(四)、评价新民生主义新民权主义新民生主义局限性进步性小结2、三民主义的发展——新三民主义精神的传承三民主义的光芒孙中山先生一生的两次重大转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弃资产阶级改良走革命道路,提出指导革命的三民主义,建立中华民国
2、20世纪20年代,改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完成国共合作,实现其一生最伟大的转变。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
奋,再接再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
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聆听伟人语录 谨遵伟人教诲三民主义的提出三民主义的发展
——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实践小结3:独立、民主、富强三民主义1、 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质的飞跃”主要表现是它( )
A.超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B.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C.增加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
D.坚决反对封建专制统治B课堂检测:2、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是因为 ( )
①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②它反映了中国人们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③它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④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者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B3、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 )
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③“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B4、 “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 )
A.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B.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 D.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5、毛泽东指出:“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须,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
A.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统治
B.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C.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D.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