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用途。 2.初步建立“混合”能改变物质性质的化学观念。知道在一种金属中熔合进一种或多种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能得到适合人类不同需要的合金。
学习重点 重点是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合金的概念。
学习难点 难点是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探究活动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金属元素?见过哪些金属制品?有什么用途?利用了什么性质? 【问题1】金属的物理通性 颜色和光泽:银白色金属光泽(金、铜) 密度和硬度:较大 熔点和沸点:较高 导电导热性:良好 延性和展性:良好 状态:固体(常温下,汞是液体) 【问题2】金属的物理特性 铂的延性好:细丝 金的展性好:薄片 钨的熔点高: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银的导电性好:电子制造业(导体) 金特有的黄色象征富有和高贵:饰品 【问题3】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熔点最高的金属、熔点最低的金属导电性最好的金属、延性最好的金属 展性最好的金属—金 观察元素周期表,认识金属元素和非 金属元素,知道金属元素种类繁多,数 目远远超过了非金属元素。 【活动天地3—1】想一想它们各是用什么金属制成的?分别应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 铁制品—铁锅—导热性 铝制品—铝合金门窗— 铜制品—导线—导电性 金—饰品—特有的黄色 银—导体—导电性 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整理金属的物理性质,并与其他同学讨论 【在线测试】 1.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 2.为什么电线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 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一些金属: 如保温瓶胆上镀的是 , 用于制干电池外壳的是 体温计中的液体是 , 包装糖果的金属是 , 刷金属表面的“银粉”是 。 考虑物质的用途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物质的性质 价格 资源 对环境的影响 是否美观、是否便利 给见多识广的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其他同学分享观点并充实自我。 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4】我国冶金工业的发展 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会制造精美的青铜器,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钢,在西汉时期,就会湿法冶金,现在,我国钢产量超过1亿吨,居世界首位。【探究活动二】合金 【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金属制品是纯金属制成的吗? 【问题1】什么是合金? 【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是合金材料而不是纯金属材料? 【问题2】金属与合金性质的比较合金比纯金属的熔点 ,硬度 ,抗腐蚀性能 ,是因为 。 【问题3】常见的合金铁合金:生铁(Fe—C合金)含碳量2—4.3% 钢 (Fe—C合金)含碳量0.03—2% 铜合金: 青铜(Cu—Sn合金)—最早使用的金属 黄铜(Cu—Zn合金)———“药金” 铝合金:门窗、飞机、轮船、火箭等的制造 钛合金:航空、航天以及人造骨——21世纪最重要的金属材料 学生阅读、回答、总结,得出合金的定义。 【实验探究】合金与金属性质的比较 (1)观察铝片与铝合金、铜片与黄铜片、锡片与焊锡的颜色与光泽; (2)将铝片与铝合金、铜片与黄铜片、锡片与焊锡两两互相刻划,比较它们的硬度; (3)将锡片与焊锡加热,比较它们的熔点 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i),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1)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 (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2)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填序号)。 A. 金属的导电性 B. 金属的耐腐蚀性 C. 金属的硬度 D. 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专题讨论,开阔视野。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的冶金史 了解合金的概念,引入一个新问题的探究。 进一步得出纯金属与合金性质的差异 了解常见的合金
分层作业 必做题:课本P66挑战自我第1、2题 选做题:《同步训练》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大胆突破教材的束缚,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充分展现形式进行科学探究的精神。教师想方设法寻找金属与合金,为学生的实验探究做了充分准备;学生最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金属并不是很熟悉。
课题 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2.知道还原反应的概念;3.掌握含杂质问题的计算方法
学习重点 重要的铁矿石和炼铁的基本原理
学习难点 还原反应和含杂质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探究活动一】炼铁的原理 【问题1】.常见的铁矿石:铁矿石 赤铁矿 磁铁矿 菱铁矿 黄铁矿 主要成分 【问题2】炼铁的反应原理: 氧化铁 CO→ 石灰水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入药品并固定; ③向玻璃管内通如CO气体;④给氧化铁加热 ⑤停止加热;⑥停止通CO。 实验现象:① ② ③ 思考:①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CO,再加热,目的是 。②实验结束时,要先撤掉左侧的酒精灯,继续通CO,待玻璃管冷却后,再停止通入CO并撤去右侧的酒精灯,目的是 。③石灰水的作用: 。④装置中右侧酒精灯的作用: 。 1.阅读课本,明确: (1)铁在自然界中大多以 的形式存在于各种铁矿石中。 (2)常见铁矿石的名称及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2.炼铁的反应原理 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 用磁铁矿炼铁的原理是 用菱铁矿炼铁的原理是 3. 现有 ①磁铁矿,②黄铁矿,③赤铁矿三种铁矿石,请你从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两个反面分析三种矿石中哪种不适合用来炼铁(填写序号) , 原因是从环境保护考虑 ,从经济效益考虑 。 让学生知道铁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以及常见的铁矿石 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确炼铁的原理,对于赤铁矿和赤铁矿可用一氧化碳直接还原,二菱铁矿需显分解,再还原。 让学生从经济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老选择炼铁的原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3】工业炼铁: 1.原料: 、 、 。 2.主要反应: 提供热量,达到高温: 产生还原剂: 、 形成生铁: 形成炉渣:CaCO3======CaO+CO2↑ CaO+SiO2高温=======CaSiO34.还原反应: 。 氧化反应: 。 【探究活动二】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1)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都是纯净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相互关系。 (2)进行计算时所含杂质并不遵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所遵循的规律,因此当参加反应的物质含杂质时,要先把含杂质的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再带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1.冶炼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的炼丹家将炉甘石(ZnCO3)、赤铜矿(Cu2O)和木炭粉混合加热至800℃左右,即可得到金光闪闪的与黄金外观相似的“仙丹”。 (1)写出上述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仙丹”的主要成分是 。 2.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炼铜的工艺,他们将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和木炭一起加热就可以得到红色的金属铜,请你写出其中的化学原理 3.用2000t含Fe2O375%的赤铁矿,可炼出多少吨含杂质3%的生铁? 4.要炼出含有2%杂质的生铁1600t,需要含氧化铁质量分数为80%的赤铁矿石多少t? 高炉炼铁与直接还原法的区别,知道关于炼铁的原料及其作用。 我国古代的冶炼技术 让学生知道含杂质的有关计算
分层作业 必做题:课本P66第3、4题 选做题:《同步训练》
课后反思 炼铁原理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熟练,有待于进一步练习,学生对我国古代的炼丹术比较感兴趣,高炉炼铁和直接还原法区别不开。有关含杂质的计算易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