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 (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5-03 08:0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七?年级?地理??学科教案

课题 自然环境 课型 新课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亚洲的地形、地势特征及河流分布概况。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亚洲自然风貌的学习以及用歌曲强化氛围,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亚洲的自然环境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基本方法。 难点:使学生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 个性思考
[播放《亚洲雄风》歌曲,提问]:从这首熟悉的歌曲里,你听到亚洲的大自然里有什么了吗?你感受到了亚洲的骄傲在哪里了吗?(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 我们亚洲河象热血流 我们亚洲树都根连根 我们亚洲云也手握手 莽原缠玉带田野织彩绸 亚洲风乍起亚洲雄风震天吼
我们亚洲江山多俊秀 我们亚洲物产也富有 我们亚洲人民最勤劳 我们亚洲靳更风流
四海会宾客五洲交朋友 亚洲风四起亚洲雄风震天吼)[副板书]:有什么——地形、河流(就先说说地形和河流) [复习地形图的阅读方法]:地形图依据什么来分层设色的?每种颜色各代表什么高度?(读海深陆高表)基本地形有哪五种? [活动]: 结合读图6.5和P.5阅读材料,全班分成两组做一次亚洲之旅: 沿途说出你将经过哪些国家?哪些地形区?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有可能见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 1.请一组同学沿东经80度,从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前后左右同学可“结伴而行”)请沿途纪录所经国家、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组织:活动中各小组要选出书记员纪录所经地区的特征。) 2.每组学生依次上前指挂图描述所经地区名称、景观及海拔高度。全班对描述最全面、语言最流畅的同学予以鼓掌激励。 3.“造型活动”: (教师课前准备好以上地区的名称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如绿色、红色、黄色) 以上同学手拿卡片依次站成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排,交叉成十字。(视教室空间情况而定,也可分别在讲台前一字排开,但说明一组表示的是东西方向,另一组表示的是南北方向。) 教师提出“造型要求”: 各人以膝盖处为海平面,腰部为海拔2000米,头部为4000米,请以上同学将手中的地形卡片举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提问]: 从同学们的描述及演示,能否得出亚洲地形大势有什么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引导学生阅读地形剖面图]: 同学们演示的地形高低起伏,即地势状况,大家一目了然。如科学的按垂直坐标和水平坐标标注在图上就成为沿北纬30度和沿东经80度的地形剖面图。(见p.6图6.7) [提问]:亚洲河流众多,依据以上特点,亚洲的河流大多应从哪个方位发源,流向哪里?(呈辐射状,由中心流向四周) 读书P10“亚洲气候类型图”,回答: 1、亚洲共有9种气候类型,其中分布面积最大的是 气候;亚洲大陆东部、南部和东南部分别是 气候、 气候、 气候;因此,亚洲的气候具有 、 显著和 分布广的特点。 2、某气候特点主要是通过读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来归纳。首先看一年整体情况,气温看年较差大小,降水看季节分配差异;变化显著的要明确其变化和时间(季节)的关系;最后用恰当的词语归纳表述。 读上图,分析气候特点,并分别判断是和气候类型: 左图:气候终年 ,属 气候 右图:气候终年 ,降水季节分配 ,集中 季,属 气候。
板书设计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分布广、季风显著
教学反思
备注:
1.个性思考(按照个人对共案的研究与思考,结合学生以及教学执行情况,提出相关的改进和补充等。必须手写,是检查备课的依据。)
2.教学反思(主要记录如下方面:1、记成功之举2、记"败笔"之处3、记教学机智4、记学生见解5、记再教设计)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