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小卷(十)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限时:______分钟 总分:________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5分)
(1)__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岱宗夫如何?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3)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4)《爱莲说》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洁身自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有些花儿已经开始________(diāo xiè)了,可是还凝望( )着蔚蓝的天空和金色的太阳,丝绒似的花瓣在微风中瑟瑟地摇动,散发出甜丝丝的香味。
(1)根据要求检索上面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字。(2分)
①用音序检字法查“丝”: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②用部首检字法查“甜”: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2)根据拼音写词语或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2分)
①diāo xiè ________ ②凝望( )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态果园里的桃花鳞次栉比,悄然绽放,静待游客的到来。
B.面对各路强手的围堵,足球劲旅巴西队想要夺取冠军也并非十拿九稳。
C.他的学说在当时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每个见到他的人都对他肃然起敬。
D.这些年代久远发黄褪色的照片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发展,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散发出强大的吸引力,于是全球兴起了汉语热。
B.《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选用精美的文字,用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C.路旁增设阅报栏,不但能够美化环境,树立城市良好形象,而且可以方便市民阅读。
D.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就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5.下列句子的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
①这就是工匠的价值。
②即使不受市场青睐。
③也无怨无悔地坚守着,不让古老的技艺在自己的手中失传。
④他们从来不计较经济上的得失。
⑤他们掌握着先人传承下来的技艺。
⑥走进幽静醉人的古朴村寨,就会发现深山里藏着一个又一个匠人。
A.⑥⑤④②③① B.⑥⑤③④②①
C.⑥⑤④③②① D.①③④②⑤⑥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古人将“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作“阴”,《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是指“到达汉水的南面”。
B.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他的《济南的冬天》表达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C.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D.散文《最后一课》表现了法国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作者对祖国浓浓的深情。
7.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1)请在横线处填写对应的人物。(2分)
__A__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__B__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2)老舍的《骆驼祥子》真实地揭露了当时中国底层人民的生存处境,祥子最后成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浩荡离愁白日斜 (2)齐鲁青未了 (3)学诗谩有惊人句
(4)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2.(1)①S si(sī) ②舌 5(五)
(2)①凋谢 ②nínɡ wànɡ
3.A 【解析】 “鳞次栉比”,多形容房屋等密集。
4.A 【解析】 B.结构混乱;C.语序不当;D.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5.A 【解析】 从第①句“这就是工匠的价值”可判断,承前总结,①句可作为总结句。⑥句引出描写对象,可做首句。②③④⑤句讲述“匠人”的特点,根据分句间的关系可排出顺序。由上述分析,可排序为⑥⑤④②③①。
6.D 【解析】 《最后一课》是小说。
7.(1)刘四爷 虎妞
(2)祥子成为一个自甘堕落、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的市井无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