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中考限时小卷训练(十三)(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3中考限时小卷训练(十三)(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3 11:1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限时小卷(十三)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限时:______分钟 总分:________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钱塘湖春行》中直接抒情的诗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在世界的边缘,俯瞰(   )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2)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
(3)他的游记里,十分________(tuī chónɡ)这座桥。
(4)墙上________(màn yán)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________,从营养成分、________、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最终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________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鉴别 色泽 适量
B.鉴别 色彩 适当
C.甄别 色泽 适当
D.甄别 色彩 适量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
①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
②因为年长方学的人不能像从小就学起的人能屈伸如意,这是真的。
③除非从未固定自己的心志,并准备好了接收不断改良的人们,那算是例外。
④但这种情形是非常之少的。
⑤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个我们叫作教育。
⑥所以我们常见,在言语上,幼年时代比幼年以后舌头较为柔活,能学一切的语法及声音,并且四肢关节也比较柔活,适于各种的竞技和运动。
A.①⑤②⑥④③ B.⑤①⑥③②④
C.①⑤②⑥③④ D.⑤②①⑥④③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14分)
方山子传(节选)
苏 轼
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③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④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⑤,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注释】 ①方山子:即下文的陈慥,字季常。②光、黄:光州、黄州,两州连界。③折节:改变原来的志趣和行为。④方山冠:古代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士多戴这种形状的帽子。⑤矍然:吃惊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①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   慕:________
②晚乃遁于光、黄间  乃:________
③适见焉   适:________
④余既耸然异之  异: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3分)
弃 车 马 毁 冠 服 徒 步 往 来 山 中 人 莫 识 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山子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本文内容阐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无可奈何花落去 (2)芳草萋萋鹦鹉洲
(3)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2.(1)fǔ kàn (2)xiān yú (3)推崇 (4)蔓延
3.C 【解析】 “鉴别”,辨别(真假好坏);“甄别”,审查辨别(优劣、真伪)。“色泽”,颜色和光泽;“色彩”,颜色。“适量”,数量适宜;“适当”,合适,妥当。
4.B 【解析】 通读语段可知,语段中心是习惯与教育的关系。⑤句是总起句,放在开头,可排除A、C项;①句是紧接⑤句的教育说的,应放在⑤句之后,排除D项。由上述分析,可排序为⑤①⑥③②④。
5.(1)①羡慕、仰慕 ②于是,就 ③恰巧、正好 ④对……感到诧异
(2)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3)①这是我的老朋友陈季常(或陈慥),为什么在这里?
②(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众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4)方山子弃财富而独来穷山,说明他是个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