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时同步训练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第1课时 杠杆及杠杆的平衡条件
要点感知 基础达标
要点1 杠杆
1. 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杠杆一定是一根直的硬棒
B. 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且在杠杆的中间位置
C. 力臂可能在杠杆上,也可能不在杠杆上
D. 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它们的方向一定是相反的
2. 如图,这款图钉来自一位初中生的创意,翘起部分为我们预留出施力空间,图钉作为杠杆,其支点是(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O点
3. 如图所示,小明用苹果和橘子来玩跷跷板。他将苹果、橘子分别放在轻杆的左、右两端,放手后,杆马上转动起来。使杆逆时针转动的力是( )
A. 苹果的重力 B. 橘子的重力
C. 杆对橘子的支持力 D. 苹果对杆的压力
4. 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就是一个杠杆,如图所示,它的支点是 点,动力的作用点是 点,阻力是吊桥的 。
5. 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AB。线段 表示力F的力臂。(选填“OA”“AB”或“OB”)
要点2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6. 小梦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所示,他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
A. 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 B. 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拉力
C. 便于正确认识力臂 D. 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7.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甲 乙 丙
(1)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 。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 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的方向各移动一小格,则杠杆的 (选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3)如图丙所示,在A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0.4N,则在A点应挂 个钩码。
课后集训 巩固提升
8. 如图所示,杠杆AOB用细线悬挂起来,分别在A、B两端挂上质量为m1、m2的重物时,杠杆平衡,此时AO恰好处于水平位置,AO=BO,不计杠杆重力,则m1、m2的关系为( )
A. m1<m2 B. m1>m2 C. m1=m2 D. 都有可能
9.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物体A和B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杠杆仍能平衡 B. 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
C. 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 D. 无法判断
10. 如图甲所示,长1.6m、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一拉力———位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据图可知金属杆重( )
甲 乙
A. 5N B. 10N C. 20N D. 40N
11. 如图是自行车手闸示意图,手闸是一个简单机械,这种简单机械的名称是 ,当图中手对车闸的作用力F=10N时,刹车拉线受到力的大小为 N。
12. 如图所示,小明正在做俯卧撑,把他的身体看作一个杠杆,O为支点,A为重心,他的体重为550N。地面对手的支持力F的力臂是 m,大小为 N。
13. 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杠杆,等距标注了刻度,可绕A端转动,当在B处施加30N竖直向上的拉力F时,杠杆刚好平衡,则杠杆自重为 N。
14. 如图是挖井时从井中提升沙土的杠杆示意图。杠杆AB可以在竖直平面内绕固定点O转动,已知AO∶OB=3∶2,悬挂在A端的桶与沙土所受的重力为200N,悬挂在B端的配重所受的重力为80N。当杠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加在配重下面绳端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是 220 N。(不计杆重和绳重)
15. 如图所示为生活中使用的“开瓶起子”,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
16. 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已知动力F1和阻力臂L2,请作出动力臂L1和阻力F2。
参考答案
1. C 2. C 3. D
4. B A 重力
5. OA
6. C
7. (1)右 力臂 (1)6 右 (1)2
8. A 9. C 10. B
11. 杠杆 40
12. 1.5 330
13. 50
14. 220
15. 如图所示。
16. 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