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累积
1.写同音字组词。
yòu 人 左 一次 儿园
jiàn 宝 射 面 设
chéng 凉 功 市 真
2.看拼音,写词语。
(1)在一个阳光 (càn làn) 的日子,(guān yuán) 带着一批人去(qí mǎ) ,路上遇到了 (xiōng měng) 的老虎,吓得大家一哄而散。
(2)(xiǎo zhèn) 上有一座 (sì miào) 。
3.下列语气最强的句子是( )
A.明天的郊游你非去不可!
B.明天的郊游你去不去?
C.明天的郊游,你还是去吧!
D.明天的郊游,你得去呀!
4.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写。
(1)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拟人句)
(2)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排比句)
游乐场的设施多种多样,有 ,有 ,还有 ……
二、阅读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滥竽充数
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到齐宣王那里,请求参加吹竽队。齐宣王给他很高的待遇,把他编在吹竽队里。其实,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演奏的时候,他就敲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伍里充数。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被人察觉。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是他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而是喜欢大家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
听到这个消息,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溜走了。
(1)齐宣王和齐湣王都喜欢听吹竽,但是他们的爱好不同:齐宣王喜欢 ,齐湣王喜欢 。
(2)南郭先生开始时“混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原因是什么?
(3)这则寓言讽刺了 。(多选)
A.像南郭先生那样不会吹竽的人
B.像齐宣王那样喜欢讲排场的人
C.像南郭先生那样靠蒙混过日子的人
D.像齐湣王那样喜欢独奏的人
三、作文
6.一旦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它们的生命会有什么变化呢?又会发生哪些事情呢?请以小猫和大老鼠为主角,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累积
1.【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同音字的辨析与应用,同音字,音同形不同,义也不同,完成时要结合题目中已知的语素,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
【解答】诱人:对人有吸引力。故填“诱”;左右:左面和右面。故填“右”;又一次:连续,接着的意思的意思。故填“又”;幼儿园:一种学前教育机构,通常招收四岁至六岁的儿童。故填“幼”。
宝剑:原来指罕见而贵重的剑,后泛指普通剑。故填“剑”;射箭:用弓的弹力把箭射出去。故填“箭”;见面:是会面、碰面的意思。故填“见”;建设:创立新事业;增加新设施;充实新精神。故填“建”。
乘凉:为避热而在阴凉处歇息。故填“乘”;成功:成就功业、政绩或事业。故填“成”;城市: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是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故填“城”;真诚:真实诚恳。故填“诚”。
故答案为:
诱 右 又 幼
剑 箭 见 建
乘 成 城 诚
【点评】要想掌握好词语,首先就要对字进行区分,无论是同音字,还是形近字,都要熟练掌握并运用。认清同音字,关键是能根据它们表示的不同意思,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
2.【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1)灿烂 官员 骑马 凶猛;
(2)小镇 寺庙。
【点评】此题根据拼音写汉字,考查对字形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多写,多练,对于易错的形近字,难写字要重练习。
3.【分析】本题考查了朗读,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正确处理语言的断和连(停顿),轻和重(重读),扬和抑(语调),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还使语言具有表现力和音乐性。
【解答】从句子的形式可知,A.是双重否定句,表肯定语气更强烈。B是问句,语气较弱,C、D是请求别人的语气,都不如A语气强。因此语气最强的句子是A。
故选:A。
【点评】正确把握朗读节奏和语气有利于获得思想熏陶,有助于情感的传递。要结合内容理解。
4.【分析】考查了句子的仿写和补充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解答】(1)考查拟人句,写一个某事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的句子。如:太阳害羞了,偷偷地躲进云里。
(2)考查补充排比句,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就叫做排比句。可补充为:游乐场的设施多种多样,有海盗船,有旋转木马,还有碰碰车……
故答案为:
(1)太阳害羞了,偷偷地躲进云里。
(2)海盗船 旋转木马 碰碰车。
【点评】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感叹。
二、阅读
5.【分析】这则寓言故事讲了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请求为齐宣王演奏,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继位。他喜欢一个一个地听独奏,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这则寓言讽刺了没有真实本领的人,混在行家队伍里充数。
【解答】(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齐宣王和齐湣王都喜欢听吹竽,但是他们的爱好不同:齐宣王喜欢大家一齐吹给他听,齐湣王喜欢大家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
(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结合句子“演奏的时候,他就敲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伍里充数。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被人察觉。”可知答案。
(3)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文章讲了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请求为齐宣王演奏,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继位。他喜欢一个一个地听独奏,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这则寓言讽刺了像齐宣王那样喜欢讲排场的人和像南郭先生那样靠蒙混过日子的人。
故答案为:
(1)大家一齐吹给他听;大家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
(2)一是齐宣王喜欢大家一齐吹竽给他听,二是南郭先生混在队伍里装吹竽装得很像。
(3)BC。
【点评】完成此题目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1.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
2.了解短文后,带问题读短文,可边读边做。
3.深入了解主题,完成拓展。
三、作文
6.【分析】本次习作要求编写童话,以小猫和大老鼠为主角,让它们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童话首先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其次立意要新,要注意人物和故事有新意,有新颖的情节,语言要生动形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来反映生活。 童话的故事情节要富于幻想,人物活动要尽量曲折离袭奇,要有趣味。写童话时要把“物”人格化。童话一般描写动植物,我们要通过拟人法把“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具有人的思想行为、语言动作以及感情,同时也要保留它作为“物”的本质特征。比如写小白兔,既要突出小度白兔的生长习性,同时又要有人的语言、情感和行动。
【解答】范文:
猫和老鼠
有一只猫和一只老鼠原本是敌人,而现在却成为了一对好朋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有一天晚上,一只猫出去觅食,它在人们的仓库发现一只小老鼠在偷吃粮食,而且还拿了一个袋子去装。旁边的动物看见了也是敢怒不敢言,真不明白是为什么呢?是怕惹祸上身吧!真是可恶,猫可没想那么多,只是扑上去把老鼠捉了起来。正在猫想吃掉老鼠,为民除害的时候,老鼠却用它那又细又轻的嗓子哀求道:“猫叔叔,您心地善良,就请你大发慈悲,不要惩罚我吧,我以后再也不敢偷了,而且还会好好为您服务。”猫见老鼠能知错就改,就没有吃它,把老鼠放在自己家里进行管教。
从那以后,猫出去觅食,老鼠都很甘心地待在家里帮猫打扫房间,还要拔草、种菜。老鼠叹气说:“这都是我自找的啊。”日子悄悄地过去了。老鼠似乎明白了“要勤劳不能懒惰,更不能偷”这个道理。
一年以后,小老鼠渐渐地长大了,它变得勤劳了,去外面也很安分守已,不做坏事了。大家也都喜欢它了。猫看到老鼠这些可喜的转变,决定给小老鼠自由。它高兴地对小老鼠说:“你可以离开我了,以后就独立生活吧,但是你一定得记住:要做一个自食其力的老鼠,多做对别人有益的事,这样才可以让大家都喜欢你,自己也能过得很快乐!”就这样,小老鼠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猫家,自己在附近安了家并使出看家本领免费帮人挖水井。动物们都称赞它是个乐于助人的小老鼠。
小老鼠就这样快乐地生活着,和猫自然就成了好朋友啦!
【点评】小作者想象奇特,大胆,选材有新意,文章中心明确,层次清楚,是一篇不错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