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 《13.人物描写一组》 人教部编版(共58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 《13.人物描写一组》 人教部编版(共58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3 12:4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8张PPT)

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
人物描写一组

摔 跤
徐光耀
新课导入
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今天,我们要走进一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们所塑造的那些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识读生字,理解词语。
2.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句子感受小嘎子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整体感知—— 走近作者
徐光耀,生于1925年2月,曾用笔名越风。河北雄县人。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1958年写成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和同名电影文学剧本,小说曾被译成英、印、德、泰、阿拉伯、朝、塞尔维亚等文字。著有长篇小说《平原烈火》,中篇小说《少小灾星》等。
整体感知—— 我会读





gǎ bàn jiū
bān wàn
整体感知—— 我会写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大意,完成以下任务:
1.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围绕什么展开的?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怎样划分?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第一部分
写小嘎子和小胖墩儿准备摔跤
第二部分
写两个人摔跤的场面和结果
摔跤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阅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刻画小嘎子这个人物形象的?
《摔跤》中作者是通过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课文是用很多精彩的语言来描写小嘎子的,请同学们找一找描写小嘎子的句子。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心理描写)

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动作描写)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 摔跤是由小嘎子提出来的,自然是他自认为能胜过胖墩儿的法宝,但他清楚两人在体形上的差距,认识到“单凭力气”是无法胜过“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的胖墩儿。于是,当胖墩儿提出“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的问题时,小嘎子很自然地选择了“随便摔”。表现了小嘎子的聪明而富有心计的性格特点。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课文是用很多精彩的语言来描写小胖墩儿的,请同学们找一找描写小胖墩儿的句子。
“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动作描写)
这句写了小胖墩儿摔跤时的动作、神态,可以看出胖墩儿经验老到、沉着细心,他在以静制动,等候时机。

深入探究---问题归纳
小嘎子聪明、机灵、富有心机,为什么还会失败呢?
因为他沉不住气,求胜心切,让胖墩儿有机可乘。
说一说《摔跤》中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小嘎子:争强好胜、机敏、富有心机。
小胖墩儿:经验老到、沉着稳重、随机应变。

深入探究---主题归纳
《摔跤》主要写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的情景,表现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
课堂小结

作者采用动作描写的方法,准确运用一系列动词,同时也运用了语言描写,生动刻画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整个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活灵活现!
拓展延伸---《小兵张嘎》
《小兵张嘎》主要内容:在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了替奶奶报仇、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

板书设计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摔跤
小嘎子聪明有心计
小胖墩儿冷静沉着
布置作业

展开想象,想一想假如小嘎子和小胖墩儿进行第二次摔跤,会发生哪些趣事呢?结局又是怎样的呢?在作业本上写一写吧!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老舍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聪明、机敏、争强好胜的小嘎子,这节课我们在一起走进课文,一起来认识老舍先生笔下的祥子!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识读生字,理解词语。
2.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句子感受祥子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整体感知—— 走近作者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其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剧本《茶馆》等。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整体感知—— 作者作品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所著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经历,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
整体感知—— 我会读

quán bā

整体感知—— 我会写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大意,完成以下任务:
1.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围绕什么展开的?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怎样划分?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第一部分
写了祥子身材高大、健壮的特点
第二部分
写了祥子的五官等,表现他“挺脱”的特点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说说你对课题“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的理解。
“挺脱”是方言,指强劲结实,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标新立异,夺人眼球。
深入探究---品味语言
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

句中的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说明祥子虽然很大很高,肢体还在长,但是年龄不大,还有孩子气。
深入探究---品味语言
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

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了祥子自信、坚强、积极面对生活的心态。
深入探究---品味语言
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祥子认为自己的穿着打扮,自己的身体素质都完全能胜任出色的车夫,以后的日子就会有着落了,想到这里,他不由自主地笑了。表现出他的乐观和努力上进。
深入探究---品味语言
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这个句子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祥子的坚定性格与锲而不舍的精神。

深入探究---主题归纳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这个片段主要写了祥子初入城市时的外貌特点和他想要成为一个出色的车夫的梦想。体现了他健壮结实、精气神十足的特点,表现了祥子乐观坚定的精神。
课堂小结
作者采用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方法,生动刻画了车夫祥子乐观坚强、锲而不舍的性格特点。使整个人物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拓展延伸---《骆驼祥子》中的句子
1.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
2.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预备反抗。
3.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4.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5.苦人是容易死的,苦人死了是容易被忘掉的。

板书设计

外貌描写
心理描写





乐观坚定的祥子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想一想祥子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和同学交流一下。

两茎灯草
吴敬梓
新课导入

我们认识了机智聪明的小嘎子,坚强乐观的祥子,我们再来走进课文《两茎灯草》,一起认识一下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识读生字,理解词语。
2.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句子感受严监生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整体感知—— 走近作者

吴敬梓(1701-1754)汉族,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
整体感知—— 我会读





jiān zhí tán kǎi
整体感知—— 我会写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大意,完成以下任务:
1.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围绕什么展开的?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怎样划分?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两茎灯草》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根灯草,伸着两个手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根,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作者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阅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刻画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的?
《两茎灯草》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如 “他把两眼睁得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是神态和动作描写,形象刻画了严监生焦急的样子,表现了他吝啬、爱财胜过爱生命的特点。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严监生吝啬、爱财胜过爱生命,从“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可以看出。
从课文中你能体会到严监生是个怎样的人?
深入探究---品味语言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这是作者对严监生咽气前的一段描写。此时,严监生已气息奄奄,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并不重要的两茎灯草。这样的笔法真是犀利!一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跃然纸上。
深入探究——问题归纳
从严监生病危不能说话之时,还伸着两个指头,你能体会到什么?
从这个简单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严监生人都将死,仍恐费了灯油,是多么吝啬。
《两茎灯草》中作者是怎样刻画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的?
《两茎灯草》中作者是通过严监生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课堂小结
作者采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的方法,生动刻画了一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将整个人物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拓展延伸——《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清代现实主义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长篇章回小说,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 作者以写实主义描绘了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批判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和礼教的虚伪;一方面歌颂少数人物坚持自我、守护人性,以此寄寓作者的理想。
板书设计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严监生爱财如命
两茎灯草
布置作业---课后思考
想一想,如果严监生能说话,他会说什么?

他会说:“那灯盏里的两茎灯草正在燃着,该费多少油呀,这哪是在烧油,分明燃烧的都是银子,这样白白糟蹋银子,叫我如何断得了这口气。”
布置作业

读了《两茎灯草》你有什么感想呢?在作业本上写一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