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1-空气的成分(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1-空气的成分(5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5-03 16:3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谜 语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 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 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
(打一物质)
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动物、植物在大自然中自由呼吸
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
风筝在飞翔 红旗在飘扬 风车在转动
许多物质在燃烧放出热量
想一想 :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1)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
——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
2)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侧立
——有气泡冒出。
3)扁的密实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
——双手挤压,有压力
4)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 ———有风
5)给车胎打气 ———轮胎涨起来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稀有气体
水蒸气……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利用空气制造氮肥
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逐渐变软

敞口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动植物的呼吸
氮气(N2)
水蒸气(H2O)
二氧化碳(CO2)
氧气(O2)
其他成分1%
氮气(78%)
氧气(21%)
(体积分数)
结 论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氩气 0.934%
二氧化碳 0.003%
其他气体 0.002%
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测什么)
实验原理(测的依据)
实验装置(在哪测)
实验操作(怎么测)
思路1:用药品通过化学反应除去氧气,减少
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
实验探究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
认为空气是一种单
一成分的物质。直
到1775年,法国化
学家拉瓦锡在密闭
容器中加热汞得出
了空气由氧气和氮
气组成的,其中氧
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的1/5的结论。



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汞得出
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消耗掉氧气;
?测出剩余气体的体积。
∴ 实验开始之前首先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把注射器的活塞往外拉到某一刻度处,连接好装置,再往外拉一下,发现活塞又回到原刻度,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实验探究
实验原理(怎么测)
铜受热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导致密闭容器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少,从而测出实验后装置内减少气体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提示:氧气具有助燃性,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所选药品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生成非气态物质。



实验探究
实验装置(在哪测)
① 测量玻璃管的容积。
实验步骤:
②在另一相同容积的玻璃管中装入足量铜粉,塞上橡胶塞,用小气球密封玻璃管口。
③移动注射器活塞,在注射器中留下一定体积的气体,记录体积后插入橡胶塞。
④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后对准有铜粉的部位加热,同时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
⑥停止加热后,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入注射器内。待注射器活塞稳定后,记录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充分消耗空气中氧气。
使铜粉与氧气充分反应。
文字表达式:
实验现象:
①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
②气体体积减小了原体积的五分之一
实验报告
1、完成下列表格:
2、实验小组同学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14mL
硬质玻璃管的容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反应消耗
的氧气体积
50mL 20mL 6mL

1、铜粉的量不足,没将氧气耗尽
2、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外界空气进入
3、反应完毕,未冷却至室温就观察读数
4、加热时间太短,反应不充分
5、活塞推拉次数太少,氧气没充分反应。
6、气球内的气体未全部挤入注射器内。







① 保证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 加入足量的铜粉
不断推拉注射器
加热足够的时间。
⑤ 待试管冷却至室温时开始挤压气球
避免或减少上述误差的方法:
a、装置不漏气
实验关键:
b、药品足量
c、冷却后再读数
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 ?) ?A、稀有气体?? ?B、二氧化碳? 
? C、氧气???? D、氮气
2、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混合物的一组是 ( ? ) A、洁净的空气、稀有气体????B、食盐水、硫酸铜 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D、蒸馏水、矿泉水
3、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 ) ? A、1:4???? ?? B、1:5 ?C、4:5???? ??? ?D、4:1
D
A
A
4、下列气体中不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
  A.氦气  B.氖气  C.氮气  D.氩气
5、最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舍勒  B. 拉瓦锡 C. 普利斯特里 D.道尔顿
6、关于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消耗的是氧气   B.产生大量的白烟  
 C.产生大量的白雾  D.生成五氧化二磷

7、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先在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个事实说明,与空气相比人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水蒸气
B
C
D
C
8、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通常情况下按体积分数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氮气、氧气、X、Y、其他气体和杂质等,其中X、Y依次是(   )
 A.二氧化碳、稀有气体  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水蒸气   D.二氧化碳、水蒸气
9、在庆典活动中,人们常用氦气充灌气球,利用了氦气的哪些性质(   )  a.密度比空气小的多  
b.在空气中不会发生燃烧和爆炸 
c.是一种无色气体 
d.不能供给呼吸  A.abc   B.bcd   C.ab   D.cd
B
C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有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表面会出现白膜,说明空气中有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面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有
4、在食品袋内充入空气中的一种气体可延长食品保质期,这种气体可能是
氧气
氮气
水蒸气
二氧化碳
中考瞭望
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处在刻度5cm处。
1.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 ),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是:白磷(足量)( )活塞先向( )(填左或右)移动。
2.实验结束,恢复常温,活塞停在约( )cm处,据此得处结论是( )
提供热量供白磷燃烧
燃烧冒出大量白烟

4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1)燃烧停止并冷却,若打开止水夹a、c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2)若打开止水夹b、c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3)若先打开止水夹a、b,然后打开c观察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水进入左瓶
消耗氧气,生成固体,气压减小
无变化
消耗氧气,产生气体,气压不变
水进入两瓶中
消耗氧,气压总体减小
迁移升华
如图所示,关闭止水夹a、b、c,使过量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盛有空气的等容积的甲、乙两瓶中同时燃烧,试回答:
(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稳定性)
化工原料
食品充气包装
冷冻剂
超导试验车
保护气
制氮肥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3)用途:保护气、电光源激光技术、低温麻醉
(1)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1.空气中污染物
有害气体: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臭氧(O 3)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
2.污染的三大类型
酸 雨
臭氧空洞
温室效应
SO2、NO2等
氟利昂等
CO2含量增加
3.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危害
煤燃烧排放的烟气
CO2
SO2
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NO2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臭氧层空洞是由于氟里
昂和大气污染引起的
臭氧空洞
温室效应
3.开发利用新能源。



请你说说有关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1.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2.工业废气、汽车尾气要处理后再排放;
4.使用优质煤、脱硫煤
1. 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
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

2. 计入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有哪些物质?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臭氧、
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
下列三表为某市空气污染指数报表,分别来自某公园、某化工厂附近、某建筑工地附近
空气污染指标 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总悬浮颗粒 124 III级 轻度污染
氮氧化合物 45 I级 (优)
二氧化硫 41 I级 (优)
空气污染指标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污染级别 空气污染状况
总悬浮颗粒 56 II级 良
氮氧化合物 86 II级 良
二氧化硫 89 II级 良
空气污染指标 污染指数 空气污染级别及状况
总悬浮颗粒 24 I级(优)
氮氧化合物 26 I级(优)
二氧化硫 25 I级(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