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六下古诗词诵读《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课题 春夜喜雨 单元 综合学习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1.有节奏地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能背诵这首诗。2.以字词的品析为切入点,理解诗句含义,体味字句的妙处,了解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3.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重点 1.以字词的品析为切入点,理解诗句含义,体味字句的妙处,了解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难点 2.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学宝库中的珍品,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我们在优秀诗歌文化的滋养下,逐渐成长为“志存高远”、“腹有诗书”的中华少年!今天,让我们一起继续品诗意人生。 看图感受诗词文化。 通过教师的激情导入,感受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学宝库中的珍品,提升学习诗词兴趣。
讲授新课 一、走进雨诗,理解诗题1.首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经典咏流传这个栏目中的一个片段)。 2.这是一首描写春雨的诗。在中国古诗词中,描写雨的实在太多了,你能背出一两首吗? 3.在这些描写雨的诗词中,我们既能感受到“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那种闲情逸致;也能感受到“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淡淡哀怨;我们既能感受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那种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能感受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份雨中行路的愁绪。那么在唐代大诗人杜甫眼里这会是一场怎么样的雨呢?(示全诗和注释)4.今天我们学习语文书109页的这首五言诗。引导理解题目。这是诗人的内心情感。从字面上看,喜代表着多种含义。(欣喜、喜欢、高兴、愉悦、惊喜……)。5.题目除了告诉我们诗人的情感喜之外,我们还知道哪些信息。写诗时间春夜,描写对象雨。那诗人为何而喜呢?二、初读识雨,读出韵味 1.经典咏流传栏目评价这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让我们好好的朗读一番。请同学们自读古诗,读准字音,做到字正腔圆。2.重点交流潜是第二声qián,径是后鼻音jìng根据注释我们知道野径是田野间的小路。重zhòng是个多音字,我们联系注释可以确定读音。看花重指的是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所以这里确实读重。你再来读读整首诗,注意这三个字哦。3.读古诗要读出节奏和韵味,请大家边听录音边试着画出节奏线。你们是这们画的吗?4.我们带着喜的感觉,和着音乐也来读读,体味节奏韵味。三、品读喜雨,理解诗意 1.一遍遍地朗读,你应该发现,这首诗句句写雨,处处写喜。请你默读圈画出让你感受到“喜”的字词或诗句,然后想象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2分钟)2.好,同学们我们开始交流。(诗句一):小结:多好的春雨啊!请看注释1:发生指使植物萌发生长。乃是:于是,就。这句诗含蓄地写出了诗人热切期盼春雨的焦急心绪。这句中还有哪个字是诗人对这场雨的整体评价?小结:是的,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春雨人的智慧和感情。短短两句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雨发生图,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春天正是万物生长的时节,人们多么盼望雨水从天而降啊。难怪诗人会喜。让我们带着欣喜来赞美这知时节的春雨吧。3.这雨好在知时节,还好在哪里让诗人欣喜呢?(1)小结追问:是啊,潜是悄悄地,不被察觉的意思,而细则写出了春雨的什么特点?是的,非常小、轻柔的特点。(2)看如果下的雨是这样的雨(示图),这样的狂风暴雨还能润物吗?如果是你眼前看到的雨,不仅不能滋润,可能要涝灾了。(3)现在你觉得这又是一场怎么样的雨? 这真是一场好雨,我们看到了春雨润物图,这是一场默默无闻的雨,这是一场无私奉献的雨。(4)原来春雨还蕴涵着这样的精神。诗人的描写真是传神入化。这句诗,现在还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和赞美老师对学生的爱。第二句从听觉上,我们感受到这真是一场令人欣喜的好雨啊!我们一起轻轻的,慢慢地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4.我们继续交流(诗句三):小结:是的,诗人惊喜春雨的来临,既希望春雨快下,又担心春雨会止,这才起身远望。诗句中俱指都全,俱黑指都是漆黑,独明指独自明亮。这一黑一明,从视觉的角度描写了一幅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雨中夜景图。5.此时诗人想到了什么喜悦的事呢?小结:对啊,诗人在想天亮后景象,这里的晓是天刚亮的时候。诗人想到整个成都都生机勃勃了。一起看注释,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因成都曾是主持织锦官员的官署所在地,所以叫锦官城。红湿处:被雨水打湿的花丛,花重就是花因为饱含露水而显得沉重。那会是怎样的花呢?瞧,一夜的春雨滋润,花朵多么娇美红艳,朵朵沉甸甸的。一个重字,用得多妙啊,我们仿佛看到了天亮后的一幅什么图?是的那是雨后生机图。这“花重锦官城”的瑰丽景色,都是知时节、润万物的“好”雨的恩泽啊!同学们,作者借助想象,描绘了雨后富有生机的美景图,这一句看似写花,实则还是写雨。诗人听着春雨润物声,看着雨中夜景,心中满怀欣喜。不知不觉的想象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同学们在这首描绘赞美春雨的诗中,我们一起感受了诗人的喜。让我们带着欣喜,带着喜欢,带着愉悦,和着音乐,再读全诗。7. 你一定发现全篇句句是雨,处处是喜,但全诗中却没有一个喜字,诗人写景,是情中之景。写情,又是景中之情,这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写法。 8. 真是出神入化的好诗,也因为如此这首诗成为吟咏春雨的名篇。人们称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大文学家韩愈评价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的这首诗是耐人寻味的。四、感受情怀,背诵古诗 1.同学们一定会想为什么这样一场雨会带给诗人那么多的欣喜呢?来看一段资料。(自由默读想想:诗人更欣喜的是什么?)。 2.是呀,对于一介农夫来说,这场雨直接关系到百姓的收成,当诗人看到春雨,联想到黎民百姓的收成,国家的安宁,能不喜吗?如果说前面的是小喜,那现在的才是大喜。在你心目中,杜甫是一位怎么样的诗人? 这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好诗,许多人喜欢吟诵,还有人喜欢各种版本的吟唱呢。来我们想象看到的画面,春雨发生-春雨润物-雨中夜景-雨后生机给你2分钟时间,你可以选择读读背背古诗,也可找自己喜欢的调欢快地唱唱!老师喜欢吟唱。(播放)好听吧,诗和歌一样令人愉悦,你也跟着吟唱吧。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愿诗词常伴你左右,愿你在诗词的滋养下成为更好的自己! 看视频。 回忆写雨的诗。 理解题目。 自读古诗。 读准重点字词。 读书划节奏。 圈出感受到“喜”的字词或诗句,想象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理解诗句朗读诗句。 想象说话。理解诗句。 和着音乐,再读全诗。 阅读资料,感受诗歌。 阅读资料。 练习不同形式的背诵或者吟唱。 【设计意图】如何上出古诗词特有的韵味呢?本课设计,从动听的歌声中感受诗词的美感,从同样写雨的诗歌中感受不同诗不一样的情感,从诗眼“喜”展开解题,均为激趣、自读奠定基调。最后设计四个层次的朗读,逐渐深入,提升读的品质。其中第三层次地听读画节奏,是在名家朗诵中模仿,最后配以欢快的音乐朗读。 【设计意图】要进入这首诗的情境,须重点解读“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一句。解读的层面不仅仅停留在诗意的疏通,而在于重构作者匠心独运选取的绚丽图景。我们都知道诗句的精彩之处在于作者对色彩的描绘,常见的教学过程是分析这句话什么意思。可这样的分析并不深入,眼界也不够开阔,学生对“俱黑”、“独明”的想象仅仅停留在表面,眼前的画面生动不足,缺乏感染力。想象并重构诗句中的画面,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繁花似锦的雨后风景图,雨后生机勃勃美景便跃然纸上,作者对于春雨的“喜”也流泻而出。讲解到此处,相信学生对诗的理解一定是鲜活而生动的。 【设计意图】词韵是诗人在遣词造句方面准确凝练与否的体现。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中的一个“知”字,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春雨人的智慧和感情。此处要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通过交流感受古诗词中的每个字、每个词都是经过诗人千锤百炼,并以言简意赅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从这些特殊的词句入手,引领学生细品、揣摩、感受,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古诗词的语句美,这时候的赏读有时 一个层次了。
板书 春 首联——知时节 乃发生 拟人夜 颔联——潜 润 悄然而至喜 颈联——黑 明 滋润万物雨 尾联——红湿处 锦官城 想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4张PPT)
春夜喜雨
统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
古 诗 词 诵 读
我知道的描写雨的古诗词……
我知道的描写雨的古诗词……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欣喜、喜欢、高兴、愉悦、惊喜……
欣喜、喜欢、高兴、愉悦、惊喜……
春天的夜晚下了一场雨,诗人内心很高兴,非常喜欢这场雨。
欣喜、喜欢、高兴、愉悦、惊喜……
春天的夜晚下了一场雨,诗人内心很高兴,非常喜欢这场雨。
/
/
/
/
/
/
/
/
默读圈画出让你感受到“喜”的字词或诗句,然后想象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于是,就
拟人
春雨发生图
春雨发生图
悄悄地
小、轻柔的特点
春雨发生图
悄悄地
小、轻柔的特点
春雨润物图
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
春雨发生图
春雨润物图
春雨发生图
都是漆黑
春雨润物图
独自明亮
雨中夜景图
春雨发生图
天刚亮的时候
春雨润物图
雨中夜景图
想 象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雨发生图
天刚亮的时候
春雨润物图
雨中夜景图
雨后生机图
想 象
春雨发生图
春雨润物图
雨中夜景图
雨后生机图
欣喜、喜欢、高兴、愉悦、惊喜……
【情景交融】
大文学家韩愈评价“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默读思考:诗人更欣喜的是什么?
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到洛阳探亲。家乡遭遇了一场旱灾,土地干涸,粮食颗粒无收。祸不单行,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饥荒和战乱让无数百姓饥寒交迫、流离失所。杜甫一家人也过起了流亡生活。后来在朋友帮助下,他在成都浣花溪畔搭建草堂安身。饱经战乱之苦的杜甫,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过上了短暂的安稳日子。此时,一场春雨悄然降临,久旱逢甘霖,诗人内心无比喜悦,挥笔写下了——《春夜喜雨》。
春雨发生图
春雨润物图
雨中夜景图
雨后生机图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